“活下來”,不止任正非

▣作者:老範

1

任正非最新表態:華爲未來三年只求“活下來”!

有媒體報道,華爲內部論壇22日下午上線了任正非的文章《整個公司的經營方針要從追求規模轉向追求利潤和現金流》。

文章表示,全球經濟將面臨着衰退、消費能力下降的情況,華爲應改變思路和經營方針,從追求規模轉向追求利潤和現金流,保證渡過未來三年的危機,把活下來作爲最主要綱領,邊緣業務全線收縮和關閉,把寒氣傳遞給每個人。

上一次聽到這樣的喊話,時間要拉回到2018年,當時房地產還是一片欣欣向榮。

在萬科月度例會上,掌門人鬱亮喊出“萬科未來三年的目標是活下去”。

4年前鬱亮喊出“活下去”的時候,業內很多人包括許老闆似乎都當作了笑話來聽,之後......地產寒冬降臨,友商死的死、傷的傷,萬科活了下來。

作爲國內最有影響力的企業家,或許沒有之一,任正非此番表態,一石激起千層浪。

讓很多人都感覺到了凜冬將至,想起了那句爛大街的話:或許當下是未來幾年中最好的一年。

2

任老在文章中表示:

2023年和2024年是華爲的生命喘息期,這兩年我們能不能突圍,現在還不敢肯定,‍‍每個口都不要再講故事,一定要講實現,‍‍不要再抱幻想,講故事騙公司,損失要從你們的糧食包中扣除,‍‍首先要活下來。

喊出這樣悲壯的口號,離不開當前的宏觀大勢。

未來一段時間,三年、五年抑或十年,全球依然面臨諸多不確定性,是一個非常痛苦的歷史時期。

全球進入高成本時代,疫情、通脹、能源、糧價、衰退、戰爭、衝突......各種黑天鵝、灰犀牛滿天飛。

過去三年,疫情反覆、老美製裁等多重壓力,確實也給華爲帶來很大的不確定性,華爲在漫長的補胎自救路上匍匐前行。

憂患意識是烙印在華爲的基因裡的一種東西。

“活下去”、“有質量的活下去”成爲華爲財報發佈會的主基調。

華爲的業績在2020年上半年見頂,已經連續2年下滑。

最新財報顯示,2022年上半年,華爲實現銷售收入3016億元人民幣,同比下滑5.87%;淨利潤率5.0%,去年同期爲9.8%,淨利潤150.8億元,同比下滑51.97%。

三大板塊:

運營商業務收入爲1427億元人民幣,同比上升4.2%,

企業業務收入爲547億元人民幣,同比上升27.5%,

終端業務收入爲1013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25.4%。

企業業務成爲唯一仍在快速增長的板塊,但規模還不夠大,終端業務最近兩年下滑最爲嚴重。

“活下去”、“有質量地活下去”、“把寒氣傳遞給每個人”,其實就是烙印在華爲骨子裡或者基因裡的危機意識。

3

文章裡還有個核心點:高度重視現金流。

“要先想辦法度過三年艱難時期,‍‍生存基點要調整到以現金流和真實利潤爲中心,不能再僅以銷售收入爲目標,寧可銷售收入下滑一些,但利潤和現金流要增長,財務要做好現金流的規劃。”

任總雖然年年喊冬天來了,但是這次如此重視和強調現金流,確實少見,只能說他真實感覺了凜冬已至,全力儲糧過冬。

現金流對一個企業,甚至個人都太重要了。

想想恆大,還有其他規模很大企業是怎麼轟然倒下的?

不停加槓桿、擴規模,一旦經濟週期下行,收入下滑,大廈瞬間土崩瓦解。

但他也強調,收縮陣線不意味着降低產品質量,同時在戰略關鍵機會點上,生存危機點上,華爲仍可以不惜代價投入。

市場結構會有所調整,徹底放棄一部分國家或市場。

大家都明白,很無奈,此時想想老美西方他們一直標榜的自由貿易、公平競爭是多麼可笑。

同時裡面也提到了華爲發力的大方向,可能對於投資者來說會是未來的財富密碼。

比如,雲計算、數字能源、智能汽車。

4

至少未來幾年,全球經濟確實不容樂觀,除了經濟週期,一個重要又不太可控的風險就是,地緣衝突,全球和平發展的紅利期已經結束。

面對不樂觀的宏觀環境要學會控制風險、槓桿、現金流,做好防守問題。

在這種情況下,不管是公司,還是個人,保持良好的現金流,一定的現金儲備,都是比較重要的。

連華爲這種巨無霸都要重視現金流,作爲普通人就更不用說了。

最近有些人,選擇提前還房貸,其實也是在降槓桿、降負債。

當前新興一代的年輕人,處在經濟幾十年的景氣大週期,其實沒有遭遇過真正的危機,在很多人的意識裡,就是經濟一直增長,房價永遠漲,槓桿瘋狂加,借貸不停歇......

60、70、80後,分別經歷過價格闖關、國企下崗、亞洲金融風暴、08金融危機。

有句話叫每一次危機,往往只能教育一代人。

也許後面幾年,我們真的需要勒緊褲腰帶過苦日子,不管是投資,創業,還是生活。

我之前講過,企業家對實體經濟的嗅覺,要比滿大街都是的“經濟學家”要靈敏的多。

降低預期,先活着,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