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用舊思維管媒體

爲打擊假訊息行政院透過「防制假訊息危害專案」一口氣草擬出7項修法,同時,政府又指示NCC執行「人民媒體信任民調」,將依調查結果進行後續政策擬定。

近年來媒體資訊網路社羣而瑣碎化,公民的媒體素養要怎樣做民調?你相信這臺或那臺的新聞報導?哪臺新聞較客觀?該媒體政黨屬性偏藍、偏綠或無色?政府打假新聞又來問人民對媒體的信任,如果受衆都不信任各類媒體,難道政府要「指導」媒體怎樣才能達到人民的「信任」?

現在的新聞已經不是傳統媒體樣貌,「新聞進行式」是由記者網民智慧型手幾、監視工具,以及社羣自媒體多方產製而成。行車記錄器車禍爆料公社分享影片韓國瑜夜晚直播花絮,到各種檢舉或正妹正義哥的各種消息,都算是新聞。當然,也會有媒體嚴謹的調查報導和評論。什麼是新聞,每個人的定義可能不一樣,但無論如何不該由政府來問人民對媒體的信任度。

新聞網路化後,因爲網路「去抑效應」,網友會更加大膽而不受抑制,更容易依據所見所聞而反映自己的意見,加上網路匿名的同溫層羣聚,網民可輕鬆快速找到「網路聯合」下的議題,這纔是當前假消息頻繁的原因

因應新聞環境變化傳播相關法令當然需要配合新時代調整,但當權者沒有考量網路文化結構的改變,卻還在用舊時「管控」的思維管理媒體,可說是民主倒退的作法

政府必須學習面對資訊多元性,做到保障新聞自由與資訊平臺自律模式民衆分辨真假資訊的能力雖說還需要努力提升,但政府透過大量立法來打擊新聞和言論自由絕對是不智的作法。

作者開南大學資訊傳播學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