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海鷗》貨幣定義的破綻與流弊

陸很多邏輯思路都從蘇聯引進,儘管改革開放取得了偉大的成果,但是在貨幣發行上的邏輯和產權還非常需要理順。(shutterstock)

通常人們只看見英國工業革命的輝煌,卻忽視在此之前,「風能進、雨能進、國王不能進」的價值觀崛起,只有產權明晰貫穿於所有的領域,工業革命成果歸屬明確,財富才能像火山一樣爆發出來。大陸很多邏輯和思路都從蘇聯引進,儘管改革開放取得了偉大的成果,但是在貨幣發行上的邏輯和產權還非常需要理順。

按照蘇聯貨幣銀行學教科書的邏輯,貨幣是固定充當一般等價物特殊商品。這個定義前提是等價交換,但該交換動機不成立,技術做不到。因爲貌似與對方產品的交換,本質上卻是各自得失的比較。不僅因爲資訊不對稱,大家都很難知道對方的耗費,更要緊的是隻要自己有賺,管人家的勞動耗費幹什麼?所以交換隻能是各自財務收入與成本的比較,利潤纔是王道。沒有等價交換,何來一般等價物呢?

正是從這個完全非常可疑的前提出發,蘇聯理論提出要實現貨幣流通爲商品流通服務。也就是貨幣量要與商品量保持適當的比例關係中國歷史上有1元貨幣要有8元物資保證的認定。也許這是當時緩解經濟矛盾的權益之計,但不能作爲貨幣發行的基本理論。因爲貨幣與商品的系列交織在一起不斷延長,貨幣不僅有法幣電子貨幣,還有遊戲幣;商品不僅有當令走紅的,還有冷背殘次的,甚至有鹹魚翻身的;此兩者通過虛擬世界甚至與真實世界連接起來,並變得越來越撲朔迷離。在商品與貨幣都面目不清,數量飄忽的情況下,想要保持它們之間某種比例關係,這基本是件不可能完成的工作。

更不用說,貨幣流通爲商品流通服務已經違背現代逆經濟風向行事調控規律。一般來說,宏觀調控就是在經濟低迷時增加貨幣供給,經濟過熱時減少貨幣供給,以緩解經濟的波幅。而按照貨幣流通爲商品流通服務的理論,則只能是在經濟過熱時增加貨幣供給,經濟偏冷時減少貨幣供給,以保持商品與貨幣的相適應。經濟因此被火上澆油或雪上加霜,從而不是緩解波幅,而是加劇它的上躥下跳。

除了上述前提不成立,後果很嚴重外,貨幣流通與商品流通相適應還侵犯公衆財產權。按照蘇聯的理論,與商品對立的價值形態是貨幣,所以貨幣要隨商品數量相應變動外匯代表外國商品,所以買外匯發人民幣,以促進和實現商品流通,保持價格穩定。這就是根據商品量的變動,相應調節貨幣量。而按照現代金融理論,貨幣是政府債務憑證,政府只能以自己的,而不是公衆的資產作爲發行貨幣的擔保,貨幣發行的擔保是政府的償還能力,即未來的稅收,它與公衆財富無關。

顯然,按照現代金融理論,只有公衆的資產都屬於政府,才能成爲政府發行負債的擔保。可見,蘇聯體制的本質是「率土之濱莫非皇土」。如果公衆是獨立的存在,他們是自己財產的主人,誰再拿他們的資產作爲自己負債的擔保,這一定是對公衆財產的侵犯。中國改革開放幾十年,從人民公社到土地承包,從國有企業股份制企業等等,都是在努力掙脫蘇聯體制,最大限度地尊重公衆的財產權。只是貨幣發行問題過於深層有關理論未來得及鑑別和梳理,以致有關操作至今還沒有明顯的改變。

繼續貨幣流通爲商品流通服務的理論和實踐一定會阻礙經濟的健康有序發展,首先,政府可以以天下的資產作爲自己發行貨幣的擔保,則貨幣發行量幾乎沒有上限,實際發行量只能「命懸」管理層良知與壓力,發行過多和通膨將難以避免。但如果政府要以自己的資產爲發行的擔保,資產不夠而要增發,難度很大,通膨可能大幅度下降。其次,如此發行勢必是財富向政府轉移,公衆所得隨之下降,他們的購買和消費減少,總供給賣不掉,經濟低迷,稅基減少,政府所得也下降。反之,以政府負債爲發行擔保,財富不向政府轉移,公衆購買和消費不下降,再生產迴圈健康有序,政府稅收增加就能建立在穩妥的基礎上。可見,只有尊重公衆財產權,貨幣發行才能最大限度地維護全社會的共同利益

作者爲大陸學者,授權中時新聞網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