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豹數量增加後,人獸衝突矛盾該怎麼解決?
新京報訊(記者張建林)在我國首批設立的五個國家公園中,只有東北虎豹國家公園是以虎豹等頂級捕食者爲主要保護對象的國家公園。虎豹數量增加,面對人獸衝突矛盾該怎麼辦?在9月5日國家林草局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管理局局長段兆剛解答了這一問題。
東北虎豹國家公園劃定的園區是我國東北虎、東北豹種羣數量最多、活動最頻繁、最重要的定居和繁育區域,也是重要的野生動植物分佈區和北半球溫帶區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之一。
段兆剛介紹,目前穩定生活在公園內的野生東北虎豹數量已經從試點前的27只和42只,分別增長到70只和80只左右,虎豹的主要獵物——野豬、狍、梅花鹿的種羣數量也都增長了1倍以上。
不過,他也提到,隨着虎豹等野生動物數量的不斷增多,人獸衝突的矛盾和風險也確實在增加。“過去數十年難得一見的野生虎豹,現在經常光顧道路和村屯,野豬、狍子、梅花鹿等也經常啃食莊稼和幼苗幼樹,象山野菜採摘、種養殖等生產經營活動,也因爲村民擔心人身安全受到一定影響。”
緩解人獸衝突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基本要求。據介紹,公園建設了人虎衝突預警體系。依託“天地空”一體化監測系統,優化紅外相機佈局,實行24小時預警預報,實時發佈虎豹預警信息,有效提升了主動預警能力。
另外,開展人虎衝突系統建設試點,建立網格化包保責任體系,構建紅外探測、振動光纖、無人機驅離三道屏障,人防、物防、技防三防聯動,虎豹靠近村屯立即報警,監測員、村主任、巡護隊同步信息羣,做到快速響應,保證虎豹等猛獸入侵早發現、早預警、早驅離。
同時,開展物理圍欄防範工程試點。在16個虎豹經常出沒的核心區重點村屯、林場場部建設物理圍欄,把居民生產生活區基本包圍在裡面,用最直接的方式,守住羣衆生命安全。目前已完成11個村屯和場部的建設任務。
“我們還實施了虎豹等野生動物損害補償。從2020年起開始實施,2022年引入保險機制,2023年又擴大了損害補償範圍,現在是公園內、包括‘天窗’區域內由野生動物造成的人身傷害和財產損失,吉林和黑龍江兩省全域由野生虎豹造成的人身傷害,生態管護員在工作期間受到的意外傷害,野豬等非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造成的農作物損失全部納入理賠範圍,並擴大農作物理賠種類,充分保障原住民和職工人身財產合法權益,兜住安全底線。”段兆剛說。
此外,當地還推行了生態管護員“一戶一崗”政策。一方面引導原住居民參與保護巡護工作並在保護中受益,另一方面補償原住民因保護虎豹而受到的經濟影響或者潛在的經濟影響。
段兆剛表示,上述主要措施在內的一系列措施的推行,有效降低了人獸衝突矛盾與風險,使他們基本管住了虎,也保護了人,初步實現“虎豹歸山、人虎兩安”的目標。
編輯 劉夢婕
校對 張彥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