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龍水尾牽罟班 全苗僅存的最後一班

水尾牽罟班成員僅剩19人,多半是7、80歲的老人。(謝明俊攝)

水尾牽罟班擁有全國唯一一艘牽罟膠筏。(謝明俊攝)

水尾牽罟班班長洪竹勝帶領着老班員維繫牽罟傳承。(謝明俊攝)

水尾牽罟班最年輕的成員也已60多歲。(謝明俊攝)

「阮一班是全苗栗僅存的最後一班,其它攏散去呀啦!」後龍鎮水尾牽罟班班長洪竹勝掰指一算,他們水尾牽罟班只剩19人,今年初才走了一個94歲的老班員,成員逐漸淍零,洪竹勝擔心再不趕快傳承下去,全苗最後一的牽罟班未來恐將消聲匿跡了。

將近80歲的洪竹勝,加入水尾牽罟班已經是第3代了,這個牽罟班從他阿公就開始加入,班員固定維持20幾人,洪竹勝回憶時候,整個後龍10幾班,每個牽罟班都要搶早,牽罟規矩,沒有地盤之分,全憑早到先下網,晚到就只能跟着後面等人抓完再下。

早年的牽罟班是一個小型經濟體,班員沒有能力買船出海打漁,就靠大家合力牽罟,所得魚獲除了少部分帶回家加菜,其餘多數都是賣了變現均分補貼家用,早年沿岸魚獲量好,豐收時一網下來上萬斤,網才拉回來一半,沙灘上已經佈滿了魚,還得用畚箕拼命鏟進大竹簍內。

牽罟班的班員是固定的,忠誠度很高,以前年代很少有跳槽,只要班長一吆喝,班員都會自動到齊,各就各位,如果家中真的有事,至少也得派個小孩代表,班員都會認可,還有牽罟班口中所稱「海腳仔」都是臨時插個花,口頭報名,幹活時不一定認真全程做,但過去人們純樸念情,還是給算一分,完全不計較。

50年代,苗栗沿海北自竹南,南至苑裡,因都是沙岸,所以牽罟班非常盛行,最多時時,全苗栗沿海有幾10的牽罟班,有時一個裡因聚落不同,還分出好幾個班,碰到潮流好的時候,迴游魚類大量靠岸,整個沙灘都是牽罟班在作業,盛況空前。

隨着漁撈作業技術工具的進步,牽罟勞力老化,苗栗沿海牽罟班一一解散,去年,後龍大山地區一支牽罟班解散後,全苗栗竟就只剩後龍水尾的牽罟班了。

據洪竹勝表示,目前全班還有19名班員,最老的班員94歲,今年初才過世,最年輕的2個班員也已60幾歲,後繼無人是牽罟班的最大隱憂,像他今年召集了許久,也只有11名老班員出席,缺席的老班員有事請假,但最大的原因還是沒魚可抓。現在都只能表演一下,讓大家瞭解什麼是牽罟?再沒人接棒,牽罟班早晚要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