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國·運載千秋】環球網評:心懷“國之大者”,續寫大運河文化時代篇章
來源:環球網
一條大運河,半部華夏史。在中國大運河申遺成功10週年之際,由中央網信辦、國家文物局、人民日報社、江蘇省委網信委聯合主辦的“何以中國·運載千秋”網絡主題宣傳活動6月22日在江蘇揚州啓動。
網絡賦能,傳承運河千年文脈。“何以中國·運載千秋”網絡主題宣傳活動通過對千年運河的文明基因進行當代轉化,開啓大運河保護傳承利用的互聯網新篇章。深入挖掘歷史文化資源,通過線上線下聯動、大屏小屏共振,解讀中華文明數千年延續不斷的精神密碼;把行進式探訪和沉浸式體驗相貫通,積極運用新技術新應用,挖掘報道鮮活動人的故事;積極開展多語種、多渠道、跨平臺、跨文化傳播,續寫中外文明美美與共的動人故事……“何以中國·運載千秋”網絡主題宣傳活動以古今互聯、促中外互鑑,爲億萬網民砥礪奮進新徵程提供文化滋養和精神力量,用全新互聯網視角讓世界瞭解當代中國發展中的民族精神和文化資源。
古韻新風,挖掘運河精神內核。在中國歷史的宏大敘事中,大運河不僅是一條地理上的水道,更是連接着華夏文明古今的文化紐帶。當處身於大運河中,讓人“醉”思憶的,不僅是兩岸的山水,更是千年傳頌的詩篇,是絃歌不絕的文脈。近年來,爲更好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各地積極開展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的學術研究,讓大運河文化演變成普通人可知可感的運河故事。北京舉辦“河之端”系列文化活動,浙江推出大運河世界文化遺產宣傳週,江蘇舉辦中國大運河曲藝文化藝術節,以及大型交響組歌《大運河》、歌劇《運之河》、美術精品創作《中國大運河史詩圖卷》等等,一批批大運河主題的文藝作品、文藝活動不斷涌現,挖掘和弘揚千年大運河的當代價值和時代特色,印證着“讓大運河的故事在探索中傳承、在交流中共鳴”的種種努力。
心懷“國之大者”,寫好運河惠民篇章。大運河承載着情感寄託、精神標識,濃縮着文化張力、時代活力,讓傳統以新生,給歲月以文明。作爲活態線性文化遺產,從古代漕運到今天的文旅產業帶,大運河沿線城市聚焦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正在運河的保護和利用之間取得新的平衡。江蘇揚州,漫步中國大運河原點公園,古邗溝碼頭、古邗溝展示館等鱗次櫛比,花廊、牌坊、步道錯落有致,啤酒屋、咖啡廳、夜市集熱鬧非凡;浙江杭州,老廠房變身文化創意產業園,吸引年輕人蔘觀打卡;山東聊城,東昌湖畔建起書房,公共文化空間點亮美好生活……當下,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正在建設,沿線璀璨文化帶、綠色生態帶、繽紛旅遊帶建設持續推進,市民公園、文創園區等多元文化空間不斷增加。
千年運河奔流不息,古往今來日新月異。十年,是一個嶄新的新起點,面向未來,更好擔負起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大運河文化,這條千年運河定將繼續煥發出時代新風貌,爲我們解鎖更多“何以中國”的文明密碼。(甄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