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守住風險底線 勇立開放潮頭

喜迎二十大

海南扭住“最關鍵變量”,確保既“放得開”又“管得住”

守住風險底線 勇立開放潮頭

海南日報記者 袁宇 李磊

9月6日清晨,在文昌清瀾港漁政碼頭,等待出海的漁民一早就來到港口疫情聯防聯控點,進行出港前的報備以及核酸採樣。同時,出海歸來的漁船滿載魚蝦緩緩停靠在碼頭,碼頭恢復了往日的熱鬧。

“管得住才能放得開”,隨着開漁季到來,海上疫情輸入和漁業安全生產風險陡增。我省沿海市縣多部門聯動,從嚴抓好海上疫情防控,持續加強進出港報備登記以及漁民核酸檢測、實時掌握漁船航行軌跡等管控工作,及時化解海上疫情輸入和安全生產風險。

在海南自貿港建設的進程中,將伴隨着各類風險,既有可以預測的“灰犀牛”,也有難以預測的“黑天鵝”,主動發現、及時化解各類風險成了謀求戰略主動的關鍵。

風險防控,是事關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成敗得失的最關鍵變量。海南堅持底線思維,牢牢把握“管得住”才能“放得開”原則,把重大風險防控擺在自貿港建設全局來抓,抓實風險防控措施,不斷提升風險防控能力,確保風險找得準、防得住、控得牢。

把牢正確方向守住安全底線

對於正在揚帆遠航的海南自貿港來說,做好風險防控工作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

近年來,省委認真總結海南歷史上“大起大落”的深刻教訓,要求克服急於求成心態和投機僥倖心理,高度重視政策實施早期風險防範。

省第八次黨代會報告指出,今後五年,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八個重點任務之一,便是堅持守牢底線,建設安全有序、風險可控的自由貿易港。

“我們現在手拿一副好牌,只要不出錯牌,就能贏得全局。”省委書記沈曉明指出,風險防控是我們這一代自由貿易港建設者的最重要任務。

省長馮飛要求,風險防控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要把其貫穿自貿港建設全過程,做到主動發現問題、掌握問題。

全省上下也深刻認識到,只有提高統籌發展和安全的能力,守住風險底線,才能勇立開放潮頭。

去年6月1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南自由貿易港法》(以下簡稱海南自由貿易港法)的出臺,爲高水平開放進一步構築了牢固的法治屏障。

海南自由貿易港法在反走私、金融風險防控、網絡安全等級保護、人員流動風險防控等方面作出規定,形成海南自由貿易港風險防控體系法律規則的頂層設計。

同時,我省在省委自貿港工委框架下,成立走私、金融、投資、數據流動、服務貿易、生態等15個由分管省級領導牽頭的風險防控專項工作組,高位統籌各專項領域重大風險防控。實施自由貿易港建設重大風險防控三年行動方案,分11個領域列出36項風險防控工作任務,風險防控工作機制和體系基本成型。

“找得準”“防得住”“控得牢”

拿起任何一件離島免稅商品,只需掃一下商品溯源碼,就可查詢到該商品銷售方、購買者、是否提貨等信息。如果免稅商品被轉賣,執法部門會及時發現,並通過信息系統實施追蹤溯源。

伴隨着離島免稅熱度不斷提升,“套代購”走私風險也日益增加。海南通過強化源頭管理,優化溯源碼設計,抓好線上線下免稅商品監管等多種方式,健全精準打擊“套代購”走私長效機制。

做好風險防控,重要的是及時預判預警風險隱患,能夠“找得準”——

爲了提前一步找準隱患,海南高度重視政策實施早期風險防範,針對潛在風險進行模擬實戰,做好壓力測試。2021年7月23日,《海南自由貿易港跨境服務貿易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21年版)》正式發佈,這也是國家在跨境服務貿易領域發佈的第一張負面清單。

海南充分發揮服務貿易風險防控專項工作組的作用,堅持底線思維,從服務貿易中的人員、資金、信息三個要素出發梳理風險點,並相應制定了防控措施,切實防範服務貿易領域的重大風險。

做好風險防控,還要能精準應對風險挑戰,必須“防得住”——

海南在分行業、分領域、分層級管控風險,嚴防風險裂變、傳導、疊加,精準施策、高效處置各類風險隱患的同時,充分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提高監管效能,以合理的監管成本實現不發生重大風險的目標。

已經實戰化運行的海南省社會管理信息化平臺,通過無感、快速、高效的監管信息系統,對進出島人流、物流、資金流進行全天候、全方位精準管控,爲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築牢“防火牆”。

爲有效應對金融風險防控的壓力,海南超前謀劃部署成立金融風險防控專班,堅決守住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隨着重大風險聯防聯控的良好局面基本形成,海南還通過完善制度,確保“控得牢”——

在自貿港建設的實踐中,海南研判要從一開始就做好防範稅收風險的文章,強化源頭管控,把好登記註冊關,建立和完善風險識別和發現機制,堅決不讓海南自貿港成爲“避稅天堂”。

反走私工作在海南自貿港建設中起着關鍵性作用。海南着眼於有效防控自貿港走私風險,織密海上、岸線、島內三道反走私防控圈,構建環島岸線閉環管控體系。此外,海南還與中央及國家有關部門開展合作,聯合部署打擊“套代購”走私等專項行動,並建立瓊粵桂反走私聯防聯控機制,初步形成打擊走私、防控風險的合力。

以制度保障強化風險防控能力

近期,一項名爲“風險官”的制度被外界普遍關注——海南省直各部門在提出政策需求時,同步研究政策實施風險,在上報政策建議時,同步上報政策風險評估報告。

無論是風險防控中的“堵漏洞”還是“強弱項”,制度保障都是確保在風險挑戰面前贏得主動的基礎性、關鍵性因素。2018年,海南自貿港建設啓動,迄今已推出120多項制度創新成果。

2018年以來,海南正通過一項項制度創新成果,風險防控融入自貿港建設各個環節——

按照紅、橙、黃、藍設定風險等級,動態評估各領域風險點的最新風險等級,爲開展精準防控奠定基礎。

搭建全國首個資金流信息監測系統,實現對進出島“每一筆資金”精準監測,找準資金流動中的“暗礁”和“風浪”。

生態環保風險防控方面,全力推進中央環保督察和國家海洋督察反饋問題整改、污染防治攻堅和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全面提升突發生態環境應急準備響應能力。

公共衛生風險防控方面,佈局建設公共衛生預防、救治、保障和應急“四大體系”,紮實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務實有效的風險防控,保障了政策順利實施。2018年以來,涉及原輔料、交通工具及遊艇、生產設備“零關稅”、“兩個15%”所得稅、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等150多項政策在我省落地實施。

實踐證明,只有做好風險防控,才能搶抓“窗口期”,吃透用活政策,才能引得進“香花”,擋得住“毒草”。

隨着封關運作時間日益臨近,海南將堅持以“一本三基四樑八柱”戰略框架爲引領,全面鋪開封關運作準備工作,有序推進壓力測試相關工作,下功夫抓好政策落地見效、制度集成創新、重大風險防控、政策宣傳解讀等重點工作,奮力推動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進入不可逆轉的發展軌道。

(本報海口9月12日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