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戰會論壇》阿富汗變局 王毅爲何胸有成竹(羅慶生)

7月28日王毅在天津會見塔利班政治委員會負責人巴拉達爾,與前兩天王毅和美國副國務卿雪蔓會晤的同個大廳,巴拉達爾坐在雪蔓的同個位置,王毅穿同一套西裝。兩張同個角度拍攝的照片對比給人強烈暗示:中國視巴拉達爾與雪蔓爲同等地位。(圖/新華社)

雖然各方都預料甘尼(Ghani)政權在美國撤軍後支持不了太久,但阿富汗局勢變化之快仍令人瞠目結舌。從攻佔第一個省會城市扎蘭季(Zaranj)開始,塔利班的迴歸只用了9天就進入首都喀布爾,並於4天后宣佈恢復「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的國號。

塔利班進城後的表現也令人驚訝。高層命令聖戰士們不得進入民宅,預期中的報復、劫掠、公開殺戮…等人道主義災難並沒有發生。各地雖傳出零星衝突,基本上維持穩定。通常武裝革命都會出現動亂、暴力與流血,聖戰士們能嚴守紀律,非常難得。

上臺後,原教旨主義的塔利班表現出世俗化傾向。首次的公開記者會,塔利班強調他們和20年前已經不同,宣稱大赦前朝官員,不追究親美人士責任,尊重婦女權利,並且允許女子接受教育。不過,塔利班雖表達意向,能否落實還要觀察。經過20年西化教育成長的喀布爾人,已經和保守的伊斯蘭傳統產生巨大的價值觀差異,磨合期將很長而且不容易。

塔利班的迴歸雖然出奇快速,但並未完全控制全境。阿富汗族羣複雜,仇恨積累甚深,各派系談判還在進行,動盪或內戰的可能性仍不能排除。

無論如何,阿富汗形勢的變化已經改變了當地的地緣政治格局。美國總統拜登非常清楚的表明,從阿富汗撤軍是爲了因應與中國的競爭。以下分析阿富汗變局對美中競爭的影響。

形勢發展對中國有利

到目前爲止,阿富汗形勢的發展對中國有利。這可以從兩個面向理解:一個是對美國不利的部分,可以緩減中國承受的競爭壓力;另一個是中國本身可能獲得的實質利益。

喀布爾意料之外的快速淪陷,帶給拜登政府巨大的公關災難。大使館人員搭直升機撤離的視覺效果,讓人聯想到當年的西貢時刻。機場撤離行動造成難民的喪生,更是讓人怵目驚心。各方質疑美國只顧自己,拋棄盟友。而拜登之前曾強調這種事不會發生、阿富汗政府軍能抵擋塔利班攻勢,則顯示拜登政府的失能與情報部門的嚴重誤判。

這造成美國兩個層次的信譽折損。第一個層次是拜登政府。歐洲盟邦已質疑美國遵守承諾的可信度、質疑美國提供的安全保障、質疑20年阿富汗行動的意義,也不滿美國未與盟邦商量就決定全面撤軍的「單邊主義」。影響更大的部分是美國非西方世界的盟友,他們擔心類似事件發生在自己身上。這將衝擊拜登聯合盟邦抗中的競爭策略,但影響多大,要看事件發酵的結果。

第二個層次是美國的情報部門。在阿富汗誤判,表示在其他地區或領域也會誤判。而美國情報部門正受命調查新冠病毒起源。雖然實務上情報誤判經常發生,各國情報單位都有誤判紀錄。但這次誤判錯誤太大,大幅降低美國情報部門的可信度,未來發布新冠病毒起源報告如有歸責中國的部分,對中國的壓力將減輕。

在中國的實質利益上;阿富汗有大量尚待開採的資源,包括銅、金、鋰與稀土礦。不過周邊鄰國包括俄羅斯、土耳其、伊朗、巴基斯坦都虎視眈眈,中國會獲得一大塊,但無法獨享。

有機會獨享的是基礎建設部分。阿富汗重建需要基礎建設,這是中國強項且願意提供貸款。另一個競爭者是印度。印度在阿富汗其實着力頗深,基礎建設投資額約30億美元,比中國還多。但印度與巴基斯坦是對手,巴基斯坦支持塔利班,印度則支持甘尼,塔利班上臺是印度重大的外交挫敗。塔利班發言人舒海爾(Suhail Shaheen)已經表示,他們不會反對印度完成在阿富汗的基礎建設項目,「但是,我們不會允許任何國家干涉阿富汗事務,或利用我國領土達到對抗其競爭對手的軍事目的」。

以上雖然都是大餅,但對中國更大的利益是市場。和平穩定的阿富汗可以連結巴基斯坦、伊朗、伊拉克、土耳其,以及塔吉克、烏茲別克、土庫曼等中亞國家,也是進入中東國家的大門。真正意義的「絲綢之路經濟帶」就是指這個大市場。打開這個市場,是中國2010年選擇在南疆的喀什,而不是在北疆,成立經濟特區的目的。

中國是否能吃得到這些大餅,要看塔利班是否能讓阿富汗成爲和平、穩定、統一的國家,以及是否對中國友善。前者要看塔利班的努力,後者則要看中國的操作。

中國或將推動國際承認「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

中國推動「絲綢之路經濟帶」成效不如「海上絲綢之路」,主要原因就是阿富汗與周邊地區的動亂。只要有恐怖攻擊威脅,經濟建設就很難推動。例如巴基斯坦雖號稱中國老鐵,但境內巴基斯坦塔利班、俾路支解放軍等反政府組織經常發動恐怖攻擊,讓「中巴經濟走廊」的建設進展不如預期。

阿富汗境內情勢更爲複雜,東伊運、基地組織仍在活動,依據中國外交部的資料,在阿富汗的恐怖組織已增加到了20多個。塔利班雖承諾不會允許任何人利用阿國領土威脅別國,但意願是一回事,能力是另外一回事,要搞定各路英雄好漢並不容易。

比較可以樂觀的理由,是塔利班9天就攻佔全國的驚人成果。這表示塔利班將較甘尼政府更能有效的控制阿富汗。雖然阿富汗派系與族羣複雜,40多年戰亂的厭戰情緒,還是有機會讓各方放下堅持,共同追求和平的未來。

至於塔利班執政後是否會對中國友善?答案是肯定的。不過這中間有經過轉折。

相對西方國家紛紛派遣專機撤離僑民的倉皇失措,中國沒有動作,似乎老神在在。其實並非如此,是中國公民早就撤離阿富汗。

阿富汗塔利班被多國視爲恐怖組織或激進的武裝暴力集團,並與東伊運關係密切,中國原本並不樂於交往,希望甘尼政府繼續執政。因而在拜登政府宣佈從阿富汗撤軍後,多次指責美國不負責任。

但中國對阿富汗形勢的理解較西方更爲深入,是最早體認阿富汗將很快變天的大國。6月底,中國外交部即提醒在阿富汗的公民利用國際商業航班儘早離境。當時喀布爾情勢並不緊張,以致部分華商還認爲撤僑是因爲新冠疫情的緣故,迴應並不踊躍。中國大使館因而在7月29日,再次提醒中國公民儘快撤離。此時塔利班崛起態勢已經明顯,中國公民大都離境。在塔利班進入喀布爾時,依據當地的自拍視頻,阿富汗華商只剩下必要留守的十幾位。

因此,雖然中國外交部宣稱駐阿富汗中國大使館仍在運作,但只剩下幾位外交官,領事業務在8月10日起即轉由巴基斯坦使館代管。官網則持續更新,20日還貼出通知,請在阿公民(包括港澳臺同胞)未向使館報備者儘速聯繫。

中國對塔利班態度轉變的重要轉折,是7月28日王毅在天津會見塔利班政治委員會負責人巴拉達爾(Mullah Abdul Ghani Baradar)。雖然類似會晤已有多次,但公開卻是第一次。尤其地點是前兩天王毅與美國副國務卿雪蔓(Wendy Sherman)會晤的同個大廳,巴拉達爾坐在雪蔓的同個位置,王毅穿同一套西裝。兩張同個角度拍攝的照片對比給人強烈暗示:中國視巴拉達爾與雪蔓爲同等地位。

這是個非比尋常的禮遇,表示中國判斷塔利班將很快掌握政權,並樂於與其發展關係,否則不會在甘尼政府仍執政時冒這麼大的外交風險。這也解釋了中國爲何急着在29日,再次提醒公民儘快撤離。此時中國對塔利班進城後是否溫和理性,以及聖戰士們是否能嚴守紀律,並無把握。

中國以不干涉內政爲原則,誰在阿富汗執政,中國並不在意。中國在意的是要有個和平、穩定與統一的阿富汗。因而中國推動阿富汗的和解,希望各派系自我剋制,也鼓勵塔利班奉行溫和穩健的宗教政策。塔利班進入喀布爾後出人意料之外的和平理性,背後是否爲中國下指導棋,目前缺乏資料佐證,但中國對塔利班的表現是高度肯定。

有能力提供貸款並協助基礎建設,是中國在阿富汗擴增影響力的有力籌碼。塔利班如有心建設國家,必須爭取大國支持,而在英、俄、美相繼在阿富汗鎩羽而歸後,大概也只有中國這大國還有興趣敢在阿富汗冒險。印度則基本上出局。不過中國同時也保持戒心,8月9日在寧夏舉行大規模的中俄「西部•聯合-2021」演習,就有維護地區穩定,防止阿富汗在美國撤軍後發生動亂及戰爭的用意。

在塔利班表態視中國爲「阿富汗的朋友」,歡迎中國參與阿富汗重建後,塔利班執政就符合中國利益。中國現在外交動作頻仍,外長王毅已分別與俄羅斯、美國、巴基斯坦、土耳其、英國、義大利等外長交換過意見,表達中國對阿富汗的立場。如果阿富汗形勢保持穩定,各方談判後能順利組成新政府,中國或將推動國際承認「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不過西方國家同樣動作頻仍,歐盟已召集各國外長緊急會商,G7也將舉行線上會議。這是否會成爲美中競爭的另一個戰場,值得繼續關注。

(作者爲臺灣國際戰略學會執行長、博士,國戰會專稿,本文授權與洞傳媒國戰會論壇、中時新聞網言論頻道同步刊登)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