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念平臺-論華航的更名與經營困境

企業名稱代表企業的品牌形象與識別,非有必要,通常不會輕意變更。觀近年國內外企業常見的七大更名理由,其1.企業發生弊案後,藉更名扭轉形象,例如基因生技因「胖達人」內線交易案而申請改名爲「星寶電子」;2.因企業營運內容改變而改名,例如「臺灣工銀」更名爲「王道銀行」;3.借殼上市,例如「龍巖」併購「大漢建設」,借殼上市後,改大漢爲龍巖;4.因產品轉型升級而改名,例如韓國「金星電子」更名爲「LG集團」;5.由於經營團隊易主而改名,例如「Lamigo桃猿隊」更名爲「Rakuten Monkeys樂天桃猿」;6.因企業分拆(spin-off)而改名,例如「基亞疫苗」更名爲「高端疫苗」。7. 由於政治因素而改名,例如「中油」、「中船」更名爲「臺灣中油」、「臺船」等。

航空公司的更名是較複雜、牽涉較廣,其中必須處理航權、時間帶、航約問題,至於華航的改名則更爲困難。表面上華航是公開發行的上市公司,但因爲泛公股股權約佔四成多,本質上營運由泛公股掌控,身分較爲特殊。因此華航改名勢將牽動兩岸關係,以及一箇中國原則的國際政治問題,不僅敏感又很複雜。

華航更名的議題早在扁政府時代就曾有爭論,當時有部分國人主張將華航更名爲「臺灣航空」或「福爾摩沙航空」,最後因航權談判、國際政治現實、華航內部意見不一、國人全體無法得到共識等因素而作罷。

如今因口罩防疫外交,華航更名倡議再現,幾日沸沸揚揚。雖然目前民進黨執政,在立法院也擁有多數席次,但礙於國際政治現實,華航更名依然困難重重。其實,誠如民進黨主席卓榮泰所表示,當前保護航權及經濟紓困纔是華航當務之急。

新冠肺炎病毒肆虐全球,在全球大封鎖下,全球經濟呈現大幅衰退,衝擊最大的莫過於觀光服務業,尤其是航空產業,臺灣自然也難逃厄運。臺灣桃園機場客運量從每天近14萬人次的高峰一路下滑,至4月21日只剩下498人,創下桃園機場啓用41年來的最低。

疫情影響,華航今年2月份營收跌破百億元(93.42億元),是2009年7月以來的最慘澹紀錄。3月份營收持續下滑(82.62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40%。4月份受大幅減班的影響,營收恐再創十年來新低。

航空業因爲客運人數銳減,客機航班大量取消,連帶機腹艙位貨運的供給銳減,貨機的乘載頓時爆量,各航線運費因此節節上調,貨運反而在疫情中逆勢成長。華航不僅擁有全貨機機隊,還率先機動以客機機腹輔助載貨,3月份貨運營收達50.66億元,佔總營收的61.3%,約是往年貨運營收佔比的兩倍(107年、108年佔比分別爲32.9% 、29.7%)。

4月份貨運的營收仍是繼續成長狀態,估計華航每月總營收額可以維持在70億以上,與前幾年相比,約減少了50%,下降幅度和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日前的預測值一致。IATA預估2020年航空業總收入受疫情影響將較2019年下降55%,2020全年總營收損失將高達3140億美元。

IATA提出警示,倘若航空公司無法及時獲得政府資金援助,未來將有不少航空公司會因爲經營不善而退出市場,全球航空產業勢必重新洗牌,面臨新的一波整並潮。新冠病毒肆虐,臺灣航空產業災情慘重,政府的紓困貸款作業一定要及時到位,纔能有效協助業者度過經營難關。

新冠疫情蔓延至今未艾,全球生活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來日趨緩或結束後,消費者的生活型態消費行爲已然改變。在新冠肺炎疫苗尚未普及化之前,航空產業想要回復到昔日榮景短時間內恐怕難以達成,除了如華航日前宣佈自5月1日起全員減薪15%~25%的短期因應之道外,業者必須儘早訂定中長期的應變計劃,超前部署,並思考未來的因應戰略佈局。

臺灣的航空內需市場與營運規模小,無法與國外大型航空公司直接競爭,華航可以趁此一波整並潮,強化或重組以華航爲中心的航空生態體系鏈,並進一步評估成立「航空產業控股公司」的可行性,仿效電子流通產業「大聯大」的控股競合經營模式,合縱聯盟,提升營運效率與經營綜效,強化臺灣航空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同時,華航更名難題或許也能一併獲得解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