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念平臺-競逐於奧運場上的中美雙霸

巴黎奧運可說是對中美兩強在運動力的最新檢驗,雙方現在各領域已進入短兵相接的白熱化階段。圖/美聯社

早在今年4月3日《香港01》即報導:「尼爾遜(Nielsen)旗下大數據公司Gracenote通過超級電腦預測今屆賽事獎牌榜,結果顯示中國會在金牌數目追上美國,同得37面金牌,總數方面則仍是由美國的121面排第一,中國以85面緊隨其後,主辦國法國有望金牌及獎牌數量同時大幅增加,以27面金牌排第三,僅次中美兩國。」

事後證明,在此次奧運會中,美國及中國均各得40面金牌,另以金銀銅總獎牌數來說,美國以126面領先中國的91面,而上述得獎數大幅領先排名第三的日本(20面金牌及45面總獎牌)。

奧運會競技現已是國家青年運動力的一次綜合評比,它預示着國家在下一代年輕人體能與技能上的一次大比拚,是各國政府最重視的國際競賽,許多國家也訂出高額的獎金與待遇鼓勵選手們全力以赴。

■奧運成果 是另類「國力」的展現

奧運會背後其實也在檢視各國政府在運動員訓練與養成上的長期與有計劃的巨大投入,如中國隊的桌球及跳水;而在自己不熟悉與不擅長的項目裡,更以重金禮聘外籍教練。以中國隊在此次巴黎奧運會中奪金的藝術體操隊爲例,由俄羅斯教練阿納斯塔西婭·布利茲紐克(Anastasia Bliznyuk)領軍就是重要例子,其他得奧運銀牌的中國女子曲棍球、得金牌的中國女子水上芭蕾隊等外籍教練都扮演着關鍵性角色,由此可見得獎與其背後強大國家的支持。

另以印度爲例,在本次奧運會中其金牌數爲0,而在其最被看好的標槍項目中,竟輸給連姿勢都不達標的巴基斯坦選手而錯失金牌,就巴基斯坦而言,實屬傑出運動員的單一事件,而就印度而言,則是系統性國力拉垮的嚴肅表徵。

當然,在奧運期間國家在競賽當地的物資與人力支持,如中國隊自帶飲用水、廚師、行動空調等,也是另一種國力展現。其實,中方此次對巴黎奧運在電動大巴、運動器材、5G轉播、開幕式表演等等,提供許多必要的支持,故就此一部分來說,可算得上是繼北京冬奧後另一面奧運「後勤競賽」金牌,也是國力與科技力的表現。

下屆奧運將在洛杉磯舉辦,該市已表示,屆時所有會場都不允許私人汽車進入,公共運輸勢須挑起大梁,而這也當是美國展現其國力與科技力的最佳時機。

■運動力、算力與科研力 中美各擅勝場

運動力、算力及科研力可說是現今大國爭霸中的三大面向,奧運會可說是國家運動力的一次綜合評比。此次奧運,中美兩大運動強國可說在伯仲間,唯美國略爲領先;而在算力上,筆者曾爲文比較,目前則以美國領先,唯在人工智慧(AI)領域上或各存在有不同範疇經濟上的問題,因此美方並未取得全面優勢。

最後,就科研力而言,《日經中文網》8月12日的報導指出,現今中國和美國的科學論文總數已達全球40%以上,而依「引用次數進入前10%的『受關注論文』的排名」爲中國的64,138篇居首,其次爲美國的34,995篇,而英國(8,850)、印度(7,192)、及德國(7,137)分居3~5名。由上述統計可知,此項目的金牌應非中國莫屬。

此次巴黎奧運會可說是對中美兩強在運動力的最新檢驗,而在美國傳統最具優勢的游泳項目中,男子100公尺自由式、男子400公尺接力竟被中國分別拿到金牌,或也可比喻爲中國在美國傳統科技領先項目如航天、半導體等的一次成功挑戰,中美雙方現在各領域已進入短兵相接的白熱化階段。

就中方而言,其情況猶如奧運比賽般,現已快速逼近,對美國造成直接威脅;而就美國而言,現已是霸主地位的保衛戰,如何面對一個氣勢如虹且咄咄逼人的中國,是美國最大的課題,而它,竟有着緊迫的時間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