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念平臺-從「溫暖」話語中重塑臺灣經濟韌性

誠如在稍早之前被稱爲資本主義世界盛事的世界經濟論壇(WEF)中,與會50個國家元首或代表大致認爲,由於Covid-19不斷衍生變種病毒,加上俄烏兩國軍事衝突氣間未熄,2022年可以說是情勢最嚴峻複雜的一年,甚至預估其悲觀氛圍將延伸至2023年。

此一情勢對以外需爲導向的臺灣而言,無法倖免。尤其去年7月之後,由於跨國廠商加速去化庫存,造成全球終端市場需求大幅萎縮,使得臺灣不論外銷出口訂單,或是出口貿易,與全球景氣之同步呈現衰退,去年經濟更是在內需增加拉擡有限及外需旺季效應落空影響下,成長率從前年的6.28%大幅降至2.43%。一旦全球景氣持續低迷,甚至轉爲衰退,無疑將會讓臺灣經濟承受一場難以預估之災難,國內重要經濟智庫無不先後下修今年成長預估數據。

亦即今年臺灣上空仍徘徊着許多經濟烏雲,前景展望無法樂觀。這些尚未消散烏雲,除了美國升息政策是否對通膨的抑制效應因持續改善而轉向之外,隨着美中科技競爭角力升溫蔓延,從材料提高到高階製程、從點線到全面多元,如此勢必影響臺灣供應鏈。再者,中國大陸三年之前因疫情爆發而進行全面管制,雖從今年1月起重新解封,但未來複工復產是否使得供應鏈完全恢復正常運作,難以掌握,讓臺灣過去四年以來受惠疫情遠距需求及美中貿易爭端訂單移轉的效應,呈現逐漸遞減現象。

此外,更加無法忽略的是,2016年5月以來兩岸關係持續緊張,造成臺灣與地緣政治之關係,遠較其他國家更加嚴峻複雜;尤其晶片已成爲左右科技與軍事的武器,全球各國在追求自主供應前提下,先後投入發展成熟製程晶片。亦即未來外在環境,已經從科技戰不斷延伸至軍事戰,讓素有護國神山的臺灣晶片產業是否因遭到波及而被迫捲入其中,進而影響跨國企業來臺投資意願,其後續衝擊不容小覷。

也就是說,未來臺灣經濟所面對的外在環境挑戰,較之以往,無疑更加嚴峻複雜,如何從華麗的「溫暖」詞藻更進一步昇華至存在競爭之「韌性」體質,刻不容緩。不過,若希望打造臺灣經濟呈現更加具有競爭韌性,則似乎必須換位探索,長期以來我們所追求的經濟成長思維,是否可以因應已日益嚴峻複雜的外在環境需求。尤其過去三年以來,全球突如其來爆發Covid-19威脅,加上地緣政治緊張衝突之下所造成的經濟風險,正在不斷顛覆傳統國家治理,導致我們無法以舊思維面對新經濟成長模式之挑戰。

很顯然地,臺灣在進入「後疫」時代下,未來是迎接一個高度不確定、不穩定的風險環境。因此,在經濟治理思維上,與其追求虛有其表讓政治人物作爲宣揚的經濟成長幅度,不如落實構築打造讓工商企業作爲因應的風險韌性強度。因此,不論是經濟政策規劃,抑或是營商法規增修,必須從如何降低經濟所受到的衝擊,調整爲如何構築經濟受到衝擊之後能夠呈現快速復甦能力,讓先天條件較爲薄弱的臺灣經濟在因應危機來臨時,更加具有安全性或挑戰性。

其次,在產業治理思維上,則是必須調整經濟思維,重新配置資源,找出較適合形塑生態體系的產業,避免過度依賴特定出口型產業,藉此厚植堅實內需型產業,是打造臺灣經濟韌性的重要一環。若以產業結構而言,從偏高比例的硬體制造、代工產業,開始轉型以軟體爲主的各項智慧應用與服務產業,尤其需要透過智慧應用結合既有製造優勢,整合軟、硬體,投入較不受景氣影響的產業,包括:軟體研發、智慧應用、製造數位、服務加值等,不但可以減少能源耗用,而且亦可創造更多型態內需,顯得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