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好好:不悔刀馬旦,永遠爲戲曲事業風風火火
人物小傳
谷好好,上海戲曲藝術中心黨委書記、總裁,上海崑劇團團長,上海市戲劇家協會第八屆主席,1997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自1986年起從事崑曲事業,全面繼承了武旦、刀馬旦的表演技巧,享有“百變刀馬”的美譽,憑藉《紅泥關》獲得文華表演獎、憑藉《一片桃花紅》和《扈家莊》獲得中國戲劇“梅花獎”、憑藉崑劇《五子登科——谷好好專場》獲得“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主角獎”,自2013年起出任管理崗位,秉承“出人齣戲出影響力”的宗旨,身兼傳承創作、人才培養、隊伍建設、推廣發展等多項任務。
“崑曲之於我經歷了從生存到生活,再到生命的角色轉換,而這份與崑曲廝守終生、爲戲曲奉獻一生的執着來源於熱愛、更源自信念。”
崑劇電影《邯鄲記》的攝製工作、新戲《自有後來人》的創排、上海崑劇團“霓裳雅韻·蘭庭芳菲”系列慶賀活動、宛平劇院的運營事項……上海戲曲藝術中心黨委書記、總裁,上海崑劇團團長谷好好的時間表總是排得滿滿當當,與她的採訪約了幾次都只能見縫插針地聊。因爲忙,所以她的語速很快,但聲音總是那麼爽朗、充滿着幹勁,絲毫聽不出疲憊之感。
作爲崑曲演員,谷好好是出了名的“戲癡”“拼命三娘”;轉型管理崗位後,刀馬旦風風火火的行事風格卻絲毫不減。從崑曲“落寞時代”的親歷者,到締造崑曲“最美時代”的參與者,谷好好常說,崑曲之於她經歷了從生存到生活,再到生命的角色轉換,而這份與崑曲廝守終生、爲戲曲奉獻一生的執着來源於熱愛、更源自信念。
學戲六年轉行,擋不住的銳氣支撐她熬過落寞
1986年的盛夏時節,13歲的谷好好從溫州乘了20多個小時的長途汽車隻身來到上海,在彼時少女的心中,大上海是一個有漂亮皮鞋和冰淇淋的地方。在溫州少藝校,谷好好學的是舞蹈,本懷揣着當舞蹈家夢想的她卻陰差陽錯地叩開了上海戲曲學校的大門,就這樣,崑曲如命運般進入了她的生活,再也沒有離開。
戲校八年的時光是谷好好青春時代的所有記憶,而如今她爽快、說一不二的性格在學藝時期的“轉行風雲”中便能窺見一二:前六年穀好好身處閨門旦,《牡丹亭》是啓蒙戲,“杜麗娘”是最常伴的角色。學着學着,她發現了不對勁,相比舞水袖的閨門旦,她更愛耍槍弄劍的刀馬旦;相比“談情說愛”,她更喜歡在舞臺上“做英雄夢”。“我聽說您想找個能腳掏翎子的學生,我會。”她毅然找到“武旦皇后”王芝泉毛遂自薦,向老師學習的第一齣戲就是英姿颯爽的《擋馬》,乾脆的基因就此展露無遺。
1994年,谷好好和“昆三班”的同學們進入了上海崑劇團,那似乎是崑曲“最壞的時代”:臺上人比臺下多、演員們爲維持生計晚上端盤子打零工、劇種甚至被提議“可以送進博物館”……谷好好的不少同學都選擇了轉行,她卻仍“傻傻地”、日復一日地和地毯做朋友,拼了命地練功。面對黯淡的市場和前景,谷好好不是沒有泄氣的時候,“有一天在練功房,我第一次扯下了王昭君的頭盔,那時真的不想練也不想唱了”。谷好好對記者說。然而,倔強的刀馬旦怎麼會輕易放棄,第二天她還是準時在團裡報到,“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如果還沒被垂青,說明我還不夠努力”。
正是在這段時期,谷好好成爲了入黨積極分子。“當時團裡的老一輩藝術家,特別是我的老師都是優秀的共產黨員,我覺得我不僅要傳承老師的戲,更要學習老師的做人。我想成爲崑曲優秀的接班人,想把崑曲事業融入我的生命中,我覺得入黨將成爲成就我夢想的堅實力量。”1997年12月,谷好好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那時許下的“終生爲崑曲事業奉獻”的初心也一直延續到了現在,從未忘記。
功夫不負有心人,付出的汗和流下的淚最終化作舞臺上閃耀的光芒。2001年5月20日,對谷好好來說,是一個意義非凡的日子。那天,谷好好在天蟾逸夫舞臺舉辦了個人專場演出,成爲“昆三班”裡的頭一個,一連帶來了《扈家莊》《水斗》《守門殺監》等多個拿手好戲,“唱唸做打翻”門門精通的谷好好就此在戲迷心中留下了印象,也讓更多人開始關注起新一輩崑曲人的成長。
也是在那一天,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宣佈崑曲入選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就像冥冥之中的緣分提醒我,我將爲這份事業堅守一生。那一刻,我心中被滿滿的責任感所充盈,明白我跟崑曲的情緣永遠剪斷不了。”谷好好說。專場演出過後,谷好好“百變刀馬”的藝術風格逐漸形成,舞臺表現日趨成熟。
紛至沓來的榮譽證明谷好好的堅持沒有錯:2007年,她憑藉《一片桃花紅》和《扈家莊》獲得中國戲劇“梅花獎”,摘得了上海崑劇界30年裡的第一支“梅花”;2010年,她憑藉崑劇《五子登科——谷好好專場》獲得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主角獎;2013年,她成爲繼尚長榮和蔡正仁兩位老藝術家後,第三位獲得文華表演獎的上海戲曲人。
正是在收穫文華獎的這一年,谷好好挑起了上海崑劇團的擔子,成爲了一團之長。“40歲不到的年紀對武戲演員來說是最好的時候,我縱然心裡有萬般不捨,但我明白這不是貪戀觀衆掌聲的時候,共產黨員的責任在召喚我,我義不容辭。”提起這段歲月,谷好好的語氣裡有遺憾更有堅定:“只有培養好下一代崑曲人、打造好更多劇目,才能讓崑曲的生命力綿延下去。”
堅定文化自信,打造戲曲“最好的時代”
身份轉變後,谷好好依舊每天早出晚歸,只不過地點從紅氍毹到了辦公室,從排練廳到了會議廳。一路在昆團成長,谷好好再清楚不過,當時團裡每年演出天花板不過五六十場,市場號召力也相當有限,該怎麼辦?出人齣戲出影響力,谷好好便按順序一個個來。於是,上海崑劇團率先爲一批中生代演員量身打造了劇目,黎安的《景陽鍾》、吳雙的《川上吟》、沈昳麗的《紫釵記》,以戲推人取得了驚喜的效果,寫就了上昆演員連續三屆“摘梅”的佳話。
數字最能直截了當地反映院團翻天覆地的變化,從2013年到2019年,上昆演出場次翻了不止一倍,演出收入足足翻了六倍。其中,“臨川四夢”四臺大戲功不可沒。2016年在湯顯祖逝世400週年之際,上海崑劇團以逾10年積累一口氣將《邯鄲記》《紫釵記》《牡丹亭》《南柯夢記》完整搬上舞臺,所到之處無不掀起“崑曲旋風”,嫋嫋昆音更是遠飄海外主流劇場和藝術節,全球巡演已逾70場。“‘臨川四夢’的上演對於上昆人來說是一次圓夢,翻開了新的一頁。”谷好好對記者說:“我們用虔誠的心和認真的態度面對經典,真正實現中華優秀傳統藝術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藉此站在更高的起點傳承經典。”
2017年10月,谷好好光榮地當選了中共十九大代表。總書記在報告中多次強調的“文化自信”給她帶來了極大的觸動,作爲一名走過傳統文化曲折道路的文藝工作者,她明白唯有深耕才能結出甜美的戲曲之果。總書記在給中國戲曲學院師生的回信中寫道:“戲曲是中華文化的瑰寶,繁榮發展戲曲事業關鍵在人。”在上海深化國有文藝院團改革“一團一策”背景下,上海崑劇團堅持實行“學館制”栽培年輕人,三年時間一百出傳統摺子戲是給每個青年演員定下的硬指標。在2020年上海戲曲院團夏季集訓展演上,谷好好親自上陣演出,身體力行地向青年演員詮釋:“戲曲人的青春正是用汗水和淚水澆灌而成。”
去年央視春晚上,谷好好久違地攜拿手武戲《扈家莊》選段與全國觀衆見面,這樣的高光時刻讓她感慨萬千:“臺上短暫的一分鐘,讓世界看到崑曲載歌載舞的精彩,臺下幾十年的苦與累都成了過眼雲煙。”近幾年,央視春晚戲曲節目連續有上海演員登臺,讓谷好好相當自豪:“這是上海戲曲藝術傲人成果的體現。”如今,身爲上海戲曲藝術中心的掌門人,谷好好的心裡除了崑曲外,也裝下了京、滬、越、淮、評彈的發展和創新。朋友圈裡,她一會兒爲上海京劇院的演出季宣傳,一會兒又忙着爲上海越劇院的新戲點贊。
在4月22日舉行的上海市戲劇家協會第八次會員代表大會上,谷好好當選爲上海市戲劇家協會第八屆主席。“使命在肩,唯有奮鬥!”谷好好對記者說:“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亦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站在歷史的交匯點,新時代的文藝工作者必須與時代同步。身處文化發展的最好新時代,必須擼起袖子加油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