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鬆利博一個社交網路的傳道師
圖・文/Joel Fukuzawa
日本對於社交網路媒體的反應,沒有像臺灣或是其他地區那麼的快速。當臺灣在幾年前開始流行起Facebook, 微博的時候,日本還在自家人開發的Mixi慢慢的爬着,但是沒想到就在短暫的一兩年的時間,日本人開始從接受Twitter接着走進了Facebook的世界中,根據今年七月Facebook所發表的數字可以發現,Facebook在日本已經擁有了1,960萬的使用者,排名屬於全世界第五位,臺灣目前的使用者數是1,460萬名的使用者,雖然排名落在日本之後,但是在人口比例來看,臺灣有總人口數的62.7%都擁有Facebook的帳號,這應該是Facebook在美國以外推廣得最成功的國家。雖然日本擁有1,960萬的Facebook使用者帳號,僅佔了全日本總人口數的15.5%,但是這已經達到了過去幾年日本國內原生的社交網路媒體Mixi的72%,預計這個勢頭還會持續的往上攀升。
也因爲這樣的情況,日本不但在一般生活中,慢慢的接受了Facebook的滲透,甚至就連一般的公務部門或是政治人物,也相繼的開設了Facebook的粉絲專頁,在這些專頁中,不但不再是單純的單向式的政令宣導或是個人訊息的宣傳,也因爲Facebook的特性,開始了與每一個粉絲之間的互動。在這樣的頻繁互動之下,日本社會開始發現,有一個嚴重的需求,那就該如何去經營粉絲團,才能真正的發揮粉絲團的效用?又該如何利用這樣的網路平臺,爲公司或是公衆人物建立起一套有效的宣傳管道。
於是從三年前開始,開始有一羣人,逐步的在開發這一片看似荒蕪卻充滿商機的市場。在東京阿佐谷,一個相傳走出門就能遇到很多日本一線明星的社區,有一家叫做ISSUN的公司,正一步步的在日本扮演起教育市場的角色。這裡的社長宮鬆利博,是一個對於網路充滿熱情的東大高材生,他在大學畢業之後,就發現接下來的社會,將會是一個被網路媒體所掌握的社會,誰能夠越快的掌握網路媒體,誰就能在這樣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當我們走進宮鬆先生的辦公室的時候,他桌上的電腦,已經開滿了我們的資料:ETToday新聞雲、Whereis足跡,雖然寫着中文,但是他從數字的研究中,就可以把這些媒體的優劣以及方向,說得清清楚楚。「你覺得將來Facebook與媒體之間的關係,將會是怎麼樣的態勢呢?」「由於Facebook可以有效的掌握到每一個使用者的喜好與動態,所以可以讓生產者或是行銷人員更有效的掌握這些使用者或是消費者對於產品的想法與反應,進而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出調整。」「可是有很多經營者認爲,Facebook沒有辦法做一些網路購物,根本看不到實際的金流出現啊。」「這是一個迷思,經營者應該有一個觀念,就是把Facebook看做是一個【看不到銷售手段的銷售平臺】,跳脫過去單純一心只想要賣東西的概念,而是用商品說故事、用人來說故事,讓買到這些商品的人,心中還有感動可以被滿足。」
「舉個例子來說,像日本有一家專門做竹子工藝的公司,叫做【竹虎】,我們就會建議他們要把工匠當成職人,在畫面上有顯示出職人對於產品的喜好與不捨,這樣才能喚起消費者的共鳴。」「你覺得臺灣現在Facebook粉絲團的經營狀況,有沒有什麼建議呢?」「我曾經去過臺灣一次,我發現臺灣人使用Facebook的比例非常的高,而且掛在網上的時間也很長,但是很驚訝的是,臺灣的企業似乎不太善用這樣的工具,如果能夠善加利用,而且有效的使用的話,應該可以節省不少的廣告經費吧。但是有一個重點,就是要懂得互動。」
就如同宮鬆利博所說的,臺灣現在似乎還把Facebook當成一種私人溝通的工具,殊不知現在的Facebook早已經具備了商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