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的前路在哪裡?

4月12日,繼2004年和2014年的“國九條”之後,國務院再一次印發了新“國九條”,即《關於加強監管防範風險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此舉也被視爲資本市場新一輪高質量發展的起點。

三次國九條頒佈的時代背景都各有不同,因而各自承載的歷史任務或許也會略有差異,其最終目標卻都相同:不斷地健全和完善資本市場的發展,對其進行迭代更新。

伴隨着市場一同進行迭代更新的,還有公募行業。在每一輪市場的進化當中,公募基金也在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從而使其在居民的財富管理當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最直觀的結果就是行業的規模中樞在不斷地擡高。

但挑戰也隨之而來。當市場週期不僅僅只是向上波動,當短期市場遭遇艱難曲折時,公募就不得不去面對上一輪週期中的遺留問題。就當下而言,行業的新陳代謝纔剛剛開始。

從增量時代到存量競爭

過去三年間,明星基金和流量玩法讓公募行業規模急速擴張的同時,也埋下了失望與反噬的風險:投資者對於明星基金經理的期待時有落空,也折射出人的不完美。

公募基金行業似乎遭遇了增量的瓶頸。而其中一個最大的變量是:第三方銷售渠道的普及已經極大地改變了行業的生態。

《公募權益類基金投資者盈利洞察報告》中顯示,2020年底投資年限在1年以內的新基民佔比32.04%,2021年3月底則提升到41.96%。尤其是支付寶等第三方銷售機構,更是成爲了基金最大的客戶來源。這也就意味着在互聯網以及第三方渠道的加速下,這一波規模的擴張已經大量透支了未來的潛在客戶。

基金行業當然不會消失,但一定會從增量時代走向存量競爭。公募基金也不能不斷地等待新一代小白客戶衝動買入,而必須正視舊模式的問題,重新經營信任。

圖片來源:公募權益類基金投資者盈利洞察報告

當客戶數量增速面臨瓶頸,過去大規模的擴張造成了供給側溢出,可以想象的是公募基金正在面臨曾經鋼鐵、煤炭行業在供給側改革中的命運——這一次不再只是週期性的潮涌,而是一場結構性的優勝劣汰。

勝負手不再是誰能在一個未可知的牛市裡以最快的速度賣出最多的產品,而是誰能真正通過資產配置給投資者一個長期保值增值的業績供給。

公募的延伸

過去二十年間,跑贏通脹是普通投資者最爲熱衷的一個理財目標。

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中國年度CPI指數(前值爲100)僅在2009年出現了低於100的情形,近些年來雖然增速有所下滑,但也依然實現了正增長。而在最新的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當中也再一次將3%的通脹定爲了今年的目標。

這意味着對於中國而言,良性通脹依然是當下時代的主旋律。在這樣的背景下,如何將自己的資產升值來跑贏通脹是多數普通人投資的主要目標。

但事實上,伴隨着國有四大銀行利率開始跌破2%;資管新規下保險、信託等產品的保本特徵開始逐步褪去,投資者很難再去通過單一產品來實現高收益,低波動的風險收益特徵,資產配置不可避免地開始成爲新時代下投資的主要方式。

而在這方面,相較於動輒需要初始資金進入門檻的私募產品和私行客戶經理服務,公募無疑會更具優勢。

由於過去公募始終踐行着這樣一套產品發行的通則:賣投資者在此時此刻最想要(未必是最應該要)的產品。這種發展模式固然存在一定的弊端,卻也讓公募在二十年的時間裡憑藉各類資產的輪番表現,積累下了非常完善的產品線。

即便是在業內看來偏重固收文化的銀行系公募中,頭部的選手也已經具備了完善的產品線。以工銀瑞信基金爲例,目前旗下產品實現了從貨基到主動權益;從商品到海外QDII的全品類佈局。穿透來看,這些產品的底層更是涉及到了A股、港股、美股、日股、中國債券、美元債、黃金以及REITs等多個國家的多類不同資產。

換句話來說,投資者幾乎可以通過公募購買到絕大多數的資產。

另一方面,過去三年中最爲人所詬病的主動權益型產品也開始迴歸到其原始的定位:資產配置中的一環而非全部。

在權益牛市當中,許多基金經理主動或被動的成爲了明星,「買基金就是買基金經理」也因此被許多人奉爲圭臬。但對於任何人來說,把基金投資過於集中在少數幾個基金經理身上,都是一個考驗能力也檢驗運氣的事情,這種過熱的權益文化最終也迎來了反噬。

繁華過後,人們對於主動權益產品的態度也開始逐漸趨於理性,更多地將其作爲資產配置中的一環,而非購買公募的唯一優先選項。

完整的產品線、親民的投資門檻以及投資者意識的覺醒,公募憑藉着自身的稟賦和優勢開始在資產配置層面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

當然,這種資產配置模式的轉變也並非一蹴而就,即便是過往主打資產配置的固收+以及FOF型產品也需要不斷地改進和優化,才能真正重拾起投資者的信心。

平臺化的探索

資管新規之後,面對着30萬億計的銀行理財市場,公募給出了自己的解決方案:用FOF以及固收+去進行承接。

可事實上,由於大多數FOF以及固收+的底層資產依然是A股和債券,固有的資產特性使得產品的高波動特性難以避免,並且在權益文化極強的公募行業進一步加強了波動。

以FOF產品爲例,相關數據顯示,成立滿三年的FOF產品當中,最大回撤幅度在10%以內的產品僅有32只,多數產品回撤幅度高達20%以上。

面對行業低谷和困境,公募基金也開始圍繞着“降低波動率”做出一些改變。尤其在經歷了明星基金經理以及押注賽道帶來的傷疤效應之後,均衡再一次被提到了臺前,成爲公募基金降低波動的重要法寶。在這方面,已有一些基金公司成爲“先行者”。

早在2018年,工銀瑞信基金就深諳均衡對於控制組合淨值波動率的重要性,因此在首支養老FOF產品的運作中就將資產配置的理念貫穿其中:2019年中大幅提高港股資產配置比例;2019年末增加了商品類資產黃金ETF的投資;2020年開始進一步開始配置美股相關的基金。

通過在組合當中加入一些QDII基金進行更加多元的資產配置,在底層資產逐漸擴充到港股、美股、美債甚至是印度市場的過程當中實現了一定程度的全球配置,用更多的工具和更廣的視角去分散單一市場的風險。

除了通過多元均衡配置來降低波動率之外,對於工銀瑞信基金來說,均衡在更內核層面上的體現,是其組織文化的構建和積澱。

過往買基金就是買基金經理的宣傳標語深入人心,但殘酷的現實卻是:多數基金經理依靠押注賽道成爲明星,獲得了更多的曝光度;然後在淨值陷入低谷的時候卻突然離任,依靠前期積累的名氣跳槽的跳槽,奔私的奔私,或是索性消失在了人們的視野裡。

而前期高點進來的普通投資者們卻在大幅回撤下陷入了忍痛還是割肉的兩難選擇。明星的屢屢變動讓投資者變得不再相信明星基金經理,曾仰仗這些人的神話而進入發展快車道的基金公司也嚐到了反噬的苦果。

平臺型的探索,也從極少數公司的孤獨探索走向了更多人的視野中。

以工銀瑞信爲例,一直以來,工銀瑞信的自我定位是“平臺型基金公司”,與之相對應的發展戰略,是依靠強大的平臺和優秀的投研團隊協同作戰、優勢互補,而非單個明星基金經理的“單打獨鬥”。他們的投研管理體系,更像是“基金經理核心技能+各小組+投資能力中心+投研團隊整體”的大兵團作戰。

但在過去行業競爭大多集中在追求超額收益銳度、相對收益排名的環境下,這種制度探索常常是在無聲處積累力量。

而這種制度文化背後所表現出的,是工銀瑞信基金對於「如何實現從單人單產品的明星模式向多人多資產的配置模式轉變」這一問題的長期探索和人才儲備。

平臺型產品的出現和普及,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依靠團隊作戰、通過平臺賦能正在成爲公募基金一種新的發展思路,但在公募基金行業和投資者之間信任的修復進程當中,這種嘗試只是邁出了第一步。

信念與實踐

對於任何行業來說,重建信任都將會是很長的一段過程,在受人之託的公募行業更是如此。

尤其是公募行業在過去三年的發展過程當中暴露了諸多問題之後,重新積累信任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針對性地去做解決問題的嘗試,並在探索中不斷優化。

當然,已經出現的信任危機,並非是在變革發生後的一朝一夕就能夠扭轉。也沒有人知道,即便是在這條道路上持續耕耘努力的工銀瑞信基金,也需要克服前路上更多的挑戰。

但正是在一個重建和向好的過程中,每個公司未來的命運都寫在了此時此刻的信念與實踐裡。

對於整個行業來說,金融市場的調整並不罕見,2008年、2005年以及2018年的市場造成產品淨值大幅回撤的情況比比皆是。每一輪的調整當中,公募基金都會陷入「存在主義危機」裡,故事的結局也都大抵相同:危機和挑戰最終帶來了整個行業的進步——越發完善的治理,更加成熟的理念,逐步穩固的組織。

在每一個週期的洗牌當中,墨守陳規的人總是最容易被時代所淘汰,那些最先找到長期路徑並堅持下去的人們,才能夠成爲下一輪發展的故事主角,而對於公募行業來說,這一次也不會例外。

編輯:張婕妤

視覺設計:疏睿

責任編輯:張婕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