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女嫁臺灣 周旋於親家對兩岸三地的矛盾價值觀

對很多人來說結婚是兩人的事,但對一些嫁到臺灣的香港女性來說,是處於夫家跟孃家對兩岸三地矛盾價值觀的夾縫中。夫家覺得媳婦是「陸配」想淘金,孃家不願女兒嫁到「落後的臺灣」。港妻努力追尋幸福時,不斷爲自己的婚姻辯護。

臺大地理環境資源學系教授黃宗儀今天出席臺北飛地書店,與中研院政治思想專題研究中心等共同舉辦的「哈颱風潮下的港妻現象:從臺港跨境婚姻反思家戶及兩岸政治」講座。

擅長以性別與情感政治視角觀察東亞城市的黃宗儀,近年開始了針對港妻的調查,在2019至2022年深度訪談43位的香港女性婚姻移民,當時很多人結婚3年以上。

根據數字,由1998年至2021年在臺灣的香港女性婚姻移民人數,最多是2019年,有868人。

黃宗儀說,很多香港女生都是由觀光客變成臺灣媳婦。她們來臺灣旅行時覺得臺灣人有人情味又友善,喜歡臺灣的慢活,對臺灣的浪漫生活有期待。而除了旅遊,她們當中也有人透過線上認識等方式結識臺灣男生而結婚。

但是,臺港婚姻原來牽涉到夫家及孃家對兩岸三地的看法,也跟國籍及身分綁在一起。

黃宗儀表示,其中一位受訪的港妻Sandy說,她婆婆不喜歡兒子娶香港女生,因爲他們曾有親戚娶大陸女生而被騙了很多錢,婆婆覺得香港女生和大陸女生一樣,都是來騙錢。

Sandy說,「所以後來我跟她(婆婆)吵架,我說我賺的錢比你兒子多很多,我怎麼可能騙他的錢。是你兒子騙我錢吧」,她婆婆想一想就不說話了。

父母都是從中國大陸到香港的港妻Lisa表示,夫家不清楚她的移民背景,「我公公或是我婆婆那邊的親戚都有點瞧不起我,就覺得我們就很窮」。

黃宗儀表示,臺灣夫家經常將香港與中國大陸類比,認爲香港女生是陸配,懷疑她們來臺灣是爲了淘金上嫁,這可能是夫家對臺灣過去跨國婚姻的刻板印象,就用陸配框架定義港妻。港妻對被指爲陸配也很反感。

黃宗儀說,另一方面,在港妻孃家眼中,女兒是從國際城市香港下嫁到落後的臺灣,對女兒的選擇困惑不解。

另外一名受訪者Judy說,香港女生的媽媽都反對女兒嫁來臺灣,就是覺得很落後,認爲就算女兒要嫁,應嫁到日本、美國。如果是嫁到臺灣,倒不如嫁去中國大陸去,他們覺得中國大陸「比較有錢」。

另一名受訪者Tina年幼時隨父母從廣東移民香港,她決定嫁到臺灣時,爸爸大惑不解地問:「小時候我好不容易、千辛萬苦把你從大陸帶來香港,你現在反而要回去大陸」?

甚至有一位嫁到臺灣南部的港妻說,她媽媽很擔心她要下鄉耕田,說「你要嫁去比大陸還大陸的地方?」,並要女婿保證不會叫女兒耕田。

黃宗儀說,一些港妻父母不明白,女兒是嚮往臺灣的慢活,他們眼中鄉下的地方,女兒覺得是綠色大地,世外桃源。

黃宗儀表示,除了要不斷爲自己的婚姻辯護,有些港妻對男生的「粉紅泡泡」也破滅了。如有港妻發現原來丈夫是一個「媽寶」,連銀行存摺簿也在婆婆手中;也有港妻慢慢才發現臺灣男生很會哄,但沒有行動力。

港妻努力追尋幸福的同時,有時候難免會感到失落。黃宗儀表示,相比臺灣跟其他國家,臺港表面上應該是最相近,但因爲歷史等因素,在價值觀及文化上有不少差異。

她說,港妻看起來是最容易融入臺灣,其實也是最不容易,因爲臺港在家庭生活、人情互動及職場上有很大差異,使港妻在臺灣婚姻中挑戰特別大。

不過,在訪談中不少港妻還是喜歡臺灣。港妻Grace說,「落後?你用什麼去定義?錢嗎?講民主,香港比臺灣落後一百倍」。她說很開心臺灣給她一個新的價值,一個除了工作及金錢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