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一待30年!最狂農學家愛地球 種2.4億棵樹造「600萬公頃森林」
▲澳洲農學家Tony Rinaudo住非洲30年,成功造林600萬公頃,獲2018年正確生活方式獎。(圖/路透)
世界各國正爲恢復環境、重新綠化而傷透腦筋,澳洲農學家芮納多(Tony Rinaudo)卻憑藉個人之力勤懇造林,透過他發現的「農民管理天然再生技術」(FMNR),成功使西非600萬公頃土地再生,總計重植了2.4億棵樹,讓過去荒蕪的土地重新燃起一片生機,甚至在太空衛星影像上也能看到造林成果。
據《衛報》報導,出身澳洲的芮納多1981年搬到尼日,那是世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基於基督教信仰與「希望能爲世人貢獻」的使命感,他開始在尼日推動造林計劃,試圖爲經常遭遇乾旱的大地帶來一線生機,但經過兩年卻仍一無所獲。
芮納多表示,「不是我特別笨,而是這是西非經常發生的事,我完全記得我當時沮喪的心情,舉目四望,無論東西南北,觸目所及都是一片荒蕪,即使把車上載運的樹苗栽下,我也很清楚存活下來的肯定只會剩下一兩成。」
某天芮納多迎來了轉機,當時他蹲在沙地上減低輪胎氣壓,不經意注意到了稀稀落落散在周圍的低矮灌木叢,因爲這是唯一能長在這種惡劣環境的東西。經過仔細觀察後芮納多發現,這並不是小灌木叢,而是被劈砍過的樹木,如果適度修剪枝條,並允許樹木自由生長,那就有可能繼續蓬勃發展成一棵棵大樹。
▲樹木受到砍伐後,底下的根系仍存一線生機,這也是FMNR的應用原理。(示意圖/達志影像)
芮納多說,「那一刻起,一切都不一樣了,我們不需要種樹,也不需要好幾百萬美元的預算,問題的解方就在大地上,大自然會自愈,我們只需要停止殘害它就足夠了」。雖然地上的樹木荒蕪,但被砍伐後的根系仍然存活在地下,就像是個「地下森林」,這片森林唯一需要的就是適度的喘息空間與略爲修剪。
這套技術被芮納多命名爲「農民管理天然再生技術」(FMNR),原理類似每季適時修剪葡萄藤,反而能讓果樹長得更好。沒想到看似棘手的造林問題,竟能用這種「簡單到令人尷尬的方案」解決,推翻了幾代人所建構的知識,不過也將面對犧牲農地來種樹的阻力。
一開始推行這套計劃時,芮納多被當地人稱爲「瘋狂白人農夫」,他先設法說服了10名農民加入,讓樹木在耕地上成長茁壯。原先不情願的農民也因爲乾旱而加入,經過一段時間後大家發現,收成甚至比過去更好,於是越來越多人開始加入這項計劃。
30年來,這項技術覆育了600萬公頃的森林,共2.4億棵樹木,連外太空都能透過衛星看到芮納多多年來的努力結晶。因爲這項卓越貢獻,芮納多也獲頒了有「另類諾貝爾獎之稱」的2018年正確生活方式獎(Right Livelihood Award),未來他將與世界宣明會合作,繼續推廣運用這項技術到世界各地,希望能讓地球重回美麗面貌。
正確生活方式獎是在1980年由瑞典裔德國慈善家烏也斯庫爾創辦,以表彰他認爲被諾貝爾獎忽略的重要貢獻。
▼30年來,這項技術成功覆育了600萬公頃的森林,也讓芮納多獲得2018年正確生活方式獎(Right Livelihood Aw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