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程序空轉” 推動實質性化解糾紛

本報記者 魏哲哲

最高人民法院近日發佈《關於在審判工作中促進提質增效 推動實質性化解矛盾糾紛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對切實保障當事人訴訟權利,促進矛盾糾紛實質性化解、一次性解決作出規定。

最高法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司法實踐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就案辦案、機械司法等問題,導致案件進入訴訟後經歷立案、審判、執行多個程序,在上下級法院之間來回反覆,未能及時迴應羣衆訴求、實質性化解糾紛,人民羣衆對此反映強烈。

如何採取有力措施規制“一案結、多案生”現象?《指導意見》力圖以解決“程序空轉”爲小切口,指導各級法院用最優質量、最高效率、最佳效果處理好每一個案件。

據介紹,個別法院還存在通過程序問題將老百姓的訴求簡單拒之門外。《指導意見》強調,各級法院要嚴格落實立案登記制要求,對當事人提起的符合法律規定的反訴、增加或者變更訴訟請求等,不得以“另行起訴”“執行階段解決”等理由拒絕受理。

民行交叉案件的處理一直是司法實踐中的難點,《指導意見》明確人民法院在審理行政案件中發現需先行解決相關民事爭議,且該民事爭議可以同行政案件一併解決的,應當告知當事人依法申請一併解決民事爭議。當事人依法申請一併解決民事爭議的,人民法院應當一併審理行政與民事案件;當事人明確表示不申請一併審理民事爭議,也未通過民事訴訟、仲裁等法定途徑解決相關民事爭議的,人民法院應當根據現有證據依法就行政案件作出裁判。

合同糾紛中,可能因原告的主張與法院認定結果不一致而造成敗訴,只能變更訴訟請求另行起訴。比如:原告主張解除合同,但法院認定合同無效,此時原告的訴訟請求無法得到支持,就合同無效後的權利救濟還得另行起訴,一定程度上造成訴訟程序的反覆。《指導意見》明確,人民法院在受理、審理合同糾紛時,可以根據起訴和答辯情況,向原告作出釋明,原告提出相應訴訟請求的,被告可以行使抗辯權。如果人民法院對當事人原有訴訟請求作出勝訴判決,則無需再審查備選訴訟請求;若人民法院對當事人原有訴訟請求作出敗訴判決,則應對備選訴訟請求作出審理裁判。

爲防止執行程序空轉,《指導意見》明確,人民法院應當及時、規範採取財產保全、查控、處置和案款發放等措施,對有財產可供執行的,依法處置變現並及時給付;對惡意拖延執行、虛假提起執行異議等濫用執行異議權的,應當依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採取強制措施。

《 人民日報 》( 2025年01月03日 1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