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城/《返校》被燒的是「臉書」

▲在《返校》後、批評完白色恐怖後、批判完你最討厭的政黨後,其他方面的思考是什麼?(圖/牽猴子提供)

臺灣電影向來以反映社會議題知名,然近年來,不同於臺灣過去的藝術片主流,這個特色漸漸被商業化到荼靡,將電影當作作者個人政治理念宣傳工具的現象越發明顯,凡提及政治的作品題材中心主旨大多如出一徹,例如前些日子,電影《返校》以冷戰時期的臺灣爲背景,將大時代下的全球趨勢描繪成臺灣獨有的恐怖政治,一方面滿足芒果乾主要族羣,另一方面除自身票房收入,也爲特定政黨提供宣傳(不論免費與否)。僅存在單一聲音的電影題材儼然成爲臺灣政治電影新特色,也呼應了大綠與附庸政黨小綠一直想限制不同立場者的言論自由。

然而近日民間出現另一種反串論調:《返校》反映的其實更像當今的臺灣政府。2020總統選舉將近,越來越多批判執政黨的言論與揭發執政黨內幕的新聞文章被禁,例如資深時事評論員「洛杉基」的臉書遭「永久被刪除帳號」,政治評論員「王大師」的臉書也被關了四次,胡幼偉教授的臉書帳號也被強制關閉,以及上萬批評政府的網友被以「販賣情趣用品」爲名目的無名網軍以及LINE羣組檢舉,於是被警告、被刪帳號等等,所以有「《返校》裡被燒的禁書反映的是當今的『臉書』」一說。

反串的說詞多少僅是諷刺。然如同第一段所言,因筆者身處影視界許久,瞭解到許多電影創作者對於政治題材本身並不是相當瞭解,多人云亦云,思想也多以商業操作爲主,白話說,就是「現在流行批評什麼,我就拍一部片跟着批評」,有時候電影人的這個心態是有意識的,有時候則是下/無意識的。不過,筆者自己也反思,當新聞媒體資訊已成不對等,新聞媒體聲音明顯偏倚,有心人聯合主流社羣媒體箝制言論,我又怎能怪罪這些電影創作者的單一思考呢?從另一個角度想,除了具有專業電影製作技術,他們也如同他們的觀衆一樣,只是資訊單一化受害者不是嗎?大家都只是平凡人而已,怎能苛責?雖有着高超視覺藝術感,卻不能要求他們擁有超敏銳的求證能力,就如無法要求米其林三星廚師得有NBA球星球技,無法要求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得一定懂音樂,或……也無法要求被動資訊接受者一定得懂政治。

請不要誤會,筆者不是指人無法跨專業,但有時候真的挺難的,我熟知許多電影界友人有非常精明的邏輯思考能力,也寫出不流俗且深入的劇本,但往往因資方有配合大衆媒體與炒作性的考量,此類的作品提案時常夭折。不過,我依然是樂觀的,綜觀歷史人類絕對有多面思考的能力,幾千年來,人類從發展各種哲學思想、地球中心說到太陽中心說、推翻不合理的制度、追求真理等等,人類發展至今,多數人認爲自己有「質疑他人」的能力,不過重點是,究竟有沒有「質疑自我」的勇氣呢?依然,我相信人類會有的,至少最終會有的。

明白這點,筆者凡是在觀賞國內外「政治電影」時,純粹就是看「電影」,從不會將電影與「新聞」或「專業報導」混淆,就算是那些稱頌歷史上普遍被定義爲好人的偉人的電影也是如此。就算是專業新聞人寫的劇本、拍的紀錄片、撰的報導等等,也有他的立場、作者的影子,於是我明白這些作品、新聞、文章都僅是參考,真正的判斷完全來自接收者。同樣,筆者不諱言,我也有自己的立場:我只檢視勢力大者,誰執政,我就檢視誰多。過去國民黨一黨獨大,我撰寫文章批判其獨大的謬況,今爲民進黨獨大,筆者亦如此。因此,我向來希望讀者能看完我的文章,不一定得全盤接受,甚至可以不接受,但是我希望我的文字能夠給讀者不同角度的思考。多方思考、多方懷疑的概念看似簡單,但對多數人來說真的很難,當人的信念已根深蒂固,往往都是固執的。

所以,在《返校》後、批評完白色恐怖後、批判完你最討厭的政黨後,其他方面的思考是什麼?雖筆者知道「《返校》反串說」僅是玩笑,但從這點看來,的確有它的道理,它不就是在提醒我們不要重蹈歷史的覆轍嗎?是的,我們害怕未來重蹈覆轍、我們害怕思想洗腦、我們害怕盲目領袖崇拜,然而,反觀我們當今的政治局勢、發聲管道、單一聲音、忽視那些政策失利與弊案、依然高唱稱頌國家領導人,比起擔憂未來,重蹈覆轍這件事恐怕是現在進行式。

作者爲文字工作者,本文爲投稿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