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令政策限制多 臺灣保險業進軍大陸大不易

北京永達理保險經紀深圳分公司副總葉明達。(圖/記者江羚瑜攝)

記者江羚瑜/臺北報導

臺灣保險市場日趨飽和,面對大陸擁有13億人口、平均年國民所得提升快速、農村城市化世界工廠轉型世界市場優勢,都是吸引國內壽險業跨足大陸市場發展的原因,然而,臺灣與大陸的保險市場,從人才法令到保險商品等發展過程都不盡相同,北京永達理保險經紀深圳分公司副總葉明達表示,臺灣前往大陸拓展保險市場時,易受限於法令限制、在地人文價值、管理模式…等種種因素而困難重重。

如果前進大陸保險市場,臺灣壽險人才具備哪些優勢?葉明達表示,臺灣壽險顧問相對有較完整的教育訓練制度,個人行銷的軟實力素質佳,反觀大陸保險人才的教育訓練,大多僅侷限於行銷話術及商品亮點說明罷了,至今大部分營銷單位依然停留在「有人有業績、有樹有鳥棲」的傳統思維裡,把保單視爲投資商品來銷售,比獲利點,保障十分有限,反而忽略保險真正的意義與功能。

葉明達指出,現今大陸GDP居亞洲國家之冠,在「利率市場化匯率自由化人民幣國際化」等三化政策下,未來人民幣的需求將十分強勁,將像美元是世界流通強勢貨幣,而最夯的美元保單早已躍居保險市場的主流商品,相信未來人民幣保單,也將躍居保險市場的主流商品。

不過,大陸保險產業的發展歷程,也與其他國家大相逕庭,葉明達分析,從資料顯示先有保險公司、再出現保險法,而監理機關、保監會等主管機關才陸續到位,其中業者背景又以財團國有企業的比例相當高,加上當地固定的管銷費用高昂,其中外資待遇福利最高、陸資居次、最後纔是臺資企業,因此國內保險業欲西進大陸,首先要面對的是長期投入在地化經營的資金成本投入是否足夠,以及高人力成本的薪資福利是否有吸引力,如此才能長久和當地業者一較高下。

此外,相關的政策法令也潛藏着不確定的風險,葉明達分析,很多法令都由各省的保監局各自表述,以「說明、報告、解釋」…等名稱加以詮釋,實際上卻難以法源爲依據,也令想向大陸發展的臺灣保險業者無所適從。

葉明達強調,以往外派前往大陸發展的臺灣業務高層,爲求快速成長往往只在乎招募人員,而忽略隊人員素養的要求。因此在營銷方面的教育訓練無法紮實,不過,大陸業務人員具備「狼」性格企圖心強學習動力夠,但常流眼光短視,未能將臺灣的保險行銷經驗發揚光大,相當可惜。

臺灣壽險業欲進軍大陸市場,尚需仰賴大陸鬆綁各項相關政策、法令限制,讓兩岸保險市場加速交流,展開良性競爭,葉明達坦言,現階段只能建立區域橋頭堡,不適合全國各地同時遍地開花,否則恐面臨極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