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過敏性鼻炎,藥物如何選?
*本文所涉及專業部分,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儘早就醫,儘早治療!
兒童過敏性鼻炎(AR),也稱兒童變應性鼻炎,已經成爲兒童主要的呼吸道炎性疾病,發病率高,並對生活質量有很大的影響。由於兒童AR患者症狀易與普通感冒混淆,導致很多患兒發病後沒有得到及時、正確的診斷和治療。
而規範性應用抗過敏藥物對於減輕患兒過敏症狀,提高兒童生活質量具有重要作用。兒童AR治療需要防治結合,防治原則包括環境控制、藥物治療、免疫治療和健康教育。
圖1 兒童AR的防治採取階梯治療模式
之前,通過,相信大家已經對過敏性鼻炎有了初步瞭解,今天小編將重點介紹兒童AR的藥物治療方案。
一、5類常用藥物
1、抗組胺藥物(抗H1受體)
組胺是廣泛存在於人體組織中的一種具有促炎作用的神經遞質。抗組胺藥可與H1受體結合,使活性受體向非活性受體轉換,進而拮抗組胺發揮生物學效應。
(1)口服抗組胺藥
第二代抗組胺藥爲兒童AR的一線治療藥物,臨牀推薦用於兒童患者的治療。這類藥物起效快速,持續作用時間較長,能顯著改善鼻癢、噴嚏和流涕等鼻部症狀,對合並眼部症狀也有效,但改善鼻塞的效果有限。
常用的藥物爲氯雷他定及西替利嗪等。第二代抗組胺藥物因其具有親脂性低、鎮靜作用小、幾乎無抗膽鹼作用的優點,而成爲兒童用藥的首選。
(2)鼻用抗組胺藥
鼻用抗組胺藥物起效快,臨牀上季節性、常年性、間歇性發作的患兒可使用該類藥物。常用藥物爲氮卓斯汀、左卡巴斯汀和奧洛他定等。
2、鼻用糖皮質激素
糖皮質激素具有顯著的抗炎、抗過敏和抗水腫作用,其抗炎作用爲非特異性,對各種炎性疾病均有效,可持續控制炎性反應狀態,是治療兒童AR最有效的一線推薦藥物。
常用藥物有布地奈德、丙酸氟替卡鬆、糠酸莫米鬆等。掌握正確的鼻腔噴藥方法可以減少鼻出血的發生,應指導患兒避免朝向鼻中隔噴藥。
3、白三烯受體拮抗劑
對鼻塞症狀的改善作用優於第二代口服抗組胺藥,臨牀上對於鼻塞症狀重的患兒可在第二代抗組胺藥及鼻用糖皮質激素的基礎上聯合應用口服白三烯受體拮抗劑。
4、肥大細胞膜穩定劑
肥大細胞膜穩定劑爲兒童AR的二線治療藥物,臨牀酌情使用。其中,色甘酸鈉和曲尼司特臨牀較常用,對緩解兒童AR的噴嚏、流涕和鼻癢症狀有一定效果。
5、減充血劑
對於有嚴重鼻塞症狀的AR患兒,可短期局部使用減充血劑,連續使用不超過1周。臨牀不推薦口服減充血劑(僞麻黃鹼等)常規治療AR。
二、不同年齡段,用藥方案不同
嬰幼兒AR的具體用藥方案應根據年齡、AR類型(間歇性或持續性、嚴重程度)和共病情況,以及相應藥物的安全性、療效和依從性及劑型等因素而制定。
首先了解兩個名詞:(1)間歇性AR:症狀發作<4d/周,或<連續4周。(2)持續性AR:症狀發作≥4d/周,且≥連續4周。
輕度間歇性兒童AR採取抗組胺藥物治療,中-重度間歇性和持續性兒童AR採取鼻用糖皮質激素、抗組胺藥物或(和)白三烯受體拮抗劑聯合用藥。
注:抗組胺藥物一直貫穿治療的始終!!!
(一)嬰幼兒
以輕度間歇性AR爲主,首選口服抗組胺藥物。
1、<6月齡,目前缺乏6月齡以下嬰兒AR的高質量臨牀研究,治療方案以鹽水或海水鼻腔沖洗、霧化等輔助治療爲主。
2、6月齡至1歲,推薦西替利嗪(0.25mg/kg,早晚各1次);因僅少數口服抗組胺藥具有1歲以下AR患兒的安全性及耐受性臨牀研究,西替利嗪具有治療6~11月齡AR或其他過敏性疾病嬰兒的安全性研究證據。
3、1~2歲,推薦口服抗組胺藥治療1~4周。西替利嗪滴劑具有12~24月齡患兒的臨牀證據,推薦西替利嗪兒童劑型(早晚各口服2.5mg),症狀控制則停藥。口服氯雷他定糖漿用藥需諮詢醫師。
4、2~3歲,可選擇西替利嗪或氯雷他定等抗組胺藥治療2~4周,夜間鼻塞症狀明顯的患兒可添加白三烯受體拮抗劑聯合治療2周。如仍未控制,則重新診斷評估,調整治療方案。
嬰幼兒持續性AR較少,可選擇口服抗組胺藥治療4~12周。
(二)3~6歲的兒童
按照發作時間及程度:輕度間歇性和持續性、中至重度間歇性和持續性,可選擇起始口服抗組胺藥4~12周或鼻用糖皮質激素治療≥4周;症狀嚴重者,可二者聯合治療4~6周,或添加鼻用抗組胺藥或白三烯受體阻斷劑聯合治療,或考慮鼻用糖皮質激素+口服抗組胺藥+白三烯受體阻斷劑三藥聯合治療≥4周。
如果明顯改善,則給予口服抗組胺藥單藥維持治療至少1個月。
小結
雖然目前對於過敏性鼻炎,我們還沒有根治的方法。但 發現孩子可能存在過敏性鼻炎後,儘早就醫、儘早治療、規範用藥,卻也能將疾病的影響降到最低 。
關鍵是家長和患兒都不能偷懶,一定要規範治療!
參考文獻:
[1] 中國醫師協會兒科醫師分會兒童耳鼻咽喉專業委員會.抗組胺藥治療嬰幼兒過敏性鼻炎的臨牀應用專家共識[J].中國實用兒科雜誌,2019,34(9):721-728.
[2] 中國醫師協會兒科醫師分會兒童耳鼻咽喉專業委員會.兒童過敏性鼻炎診療——臨牀實踐指南[J].中國實用兒科雜誌,2019,34(3):169-175.
本文首發:醫學界兒科頻道
本文作者:哆啦A夢
責任編輯:李小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