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觀察-生鏽的招牌鐵架 錯過翻身機會
舊款設計的商業招牌有裡層空間,像一個長盒子,裡面放了晚間可以點亮的燈管和電線,招牌鐵架是用來支撐招牌鎖上建築物的外牆,且爲了防止招牌日久鬆脫、或被風雨吹落,這個鐵架總是做的比招牌還要穩固,在鋼鐵價格尚低的時候,曾用了許多真材實料好品,更能抵禦風雨。這正是即使「拆屋狂颱風」吹垮無數鐵皮屋,招牌鐵架卻完好無損的原始因素。
路上行人沒有太多機會注意到招牌鐵架,因爲招牌的樹立是基於遠景(perspective),讓更多遠處的視角能集中在招牌欲傳達的意念上。相對上,開車族看到招牌和鐵架的機會多,且市內車速經常不快,一連串扭曲的招牌鐵架令人眼冒金星,不同年代、新舊鐵架雜陳,街景怎美的起來?
招牌廣告及樹立廣告是有管理辦法,早在民國93年就由內政部發布、112年修正了第14條之一,對於招牌防護不全,地方政府可以要求設置者立即停止使用並改善。文中的改善,可以理解。立即停止使用的意思能有許多的迴應,就是沒有任何要求拆除的強制文字。在該項管理辦法的第12條,招牌廣告及樹立廣告許可的有效期限爲五年,期限屆滿後,「原雜項使用執照及許可失其效力,應重新申請審查許可或恢復原狀。」然而,本文采訪了招牌店家,店家迴應,不會有上門顧客要求協助拆招牌是基於這一條規定;甚至有店家會反問:拆下來的招牌,誰付運輸處理費?誰付大型垃圾費?這也顯示業內對於前手招牌拆卸的費用尚未形成內規。
如果以法定的五年爲期,期滿就失其效力,若不再使用也真的拆卸恢復原狀,這些招牌鐵架應還有些剩餘價值,例如賣給廢鋼材中古商,可作二手鐵製品,開啓新的綠色循環。
現在滿街生了鏽的招牌鐵架,在這次颱風沒有刮下來,也代表它們曾經完美對抗過前幾次的大臺風。沒有人會記得、更沒有人在意它們曾身經幾百戰。在沒有任何新法規推出要求改善之前,它們都還會靜靜地掛在外牆上,隨着風吹雨打,鋼鐵轉成鏽鐵,日月星辰,鏽鐵再一點一點化成鏽粉,從一個有價值的完成品變成街道上的大型廢棄物。美國鐵鏽帶州的殘破,終有一天也會複製在臺灣街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