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格走向新生的歷史時刻(品味紅色經典(29))
伴隨着解放戰爭走向勝利的鏗鏘步伐,一座座城市宣告解放,人民解放軍陸續舉行了盛大的入城式,展現其高昂的士氣,迎接新中國的誕生。與此同時,出現了一批以解放軍入城式爲主題的美術作品。新中國成立後,不少美術工作者持續從不同視角、以各種形式詮釋這一主題,其中以對北平、南京、上海三座城市歡慶解放的描繪最具代表性。
採用不同繪畫方式
1949年1月31日,大年初三,北平和平解放,古都獲得新生。2月3日,正月初六,人民解放軍舉辦盛大的進駐北平入城式。以北平和平解放爲主題,前後有3位美術工作者創作的3件作品,堪稱經典之作:一是董希文1949年創作的水粉畫《北平入城式》;二是趙域1957年創作的油畫《古城之春》;三是葉淺予1959年創作的工筆畫《北平解放》。
3位創作者表現的事件是相同的,對象的時空關係也是一致的,但採取的繪畫方式不同,所設置的情境也有所差別。如董希文設置的情境是“歡迎”――採用交織的構圖,表現了扭着秧歌、打着腰鼓的羣衆迎接部隊,並將部隊彩車簇擁在中間的場景;趙域設置的情境是“進駐”――利用略帶透視縮減關係的橫向線,展現了坦克部隊的入城場景,同時描繪了路邊市民獻花的情節;葉淺予設置的情境是“喜慶”――紅旗招展,各種人物揮舞的手勢成爲最突出的身體語言,一切都沉浸在喜悅與歡樂的海洋中。
這三種不同的情境設置,與創作者的觀察視角及自身經歷有關。趙域曾在《東北畫報》從事革命美術工作。這樣的經歷使他對入城式的感受不同於董希文與葉淺予,其敘事主體是人民解放軍。董希文和葉淺予均在國立北平藝術專科學校(中央美術學院前身)任教,都在北平解放時參加了慶祝活動,同時,兩人也都是北平居民,所以其敘事主體自然就圍繞迎接解放的北平市民展開。
相對而言,董希文的作品更有現場感。在他筆下,上午10點入城式開始時升上天空的四顆照明彈,像禮花一樣綻放。董希文更多描繪了當時的心情,其採用的平塗色塊的裝飾畫法,帶有民間美術風格,語言的象徵性因素比較突出,這與幾年前他在敦煌的藝術經歷有關,與繪畫民族化的思想觀念有關。
葉淺予的作品給人以從容大度之感,畫面空間進一步打開。從天壇祈年殿至長安街牌樓,人羣極爲密集,卻被畫家安排得井然有序。秧歌隊、大學生的歡迎隊伍、爭先恐後上前與人民解放軍握手的市民等,每個人物都生動活潑而有趣,體現出葉淺予敏銳的觀察能力與嫺熟的造型能力。穿插在人羣中的地標性建築,則象徵着古都倖免於戰火的難能可貴。
突出不同表現主題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軍解放南京。革命的紅旗飄揚在曾經的“總統府”上空,中國歷史由此翻開新篇章。
1957年,楊建侯創作了油畫《解放南京》。畫面上,南京“總統府”硝煙瀰漫,人民解放軍的坦克部隊迎面駛來,被歡迎的人羣包圍着。其繪畫主題是“握手”:一位市民代表正和一位解放軍首長握手,而四周羣衆也爭先恐後地與站在炮塔上的戰士握手。“握手”是中國傳統禮儀,最初的含義是表示“友好”,手中“沒有武器”,也意爲“和”或“合”,這裡表示“祝賀”“感謝”及“相互鼓勵”。這些情節都是畫家設計的,也合乎情理。在這裡,市民成了城市的主體象徵。
1977年,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約請陳逸飛、魏景山合作完成油畫《佔領總統府》,其繪畫主題則是“佔領”,突出表現解放軍戰士衝進“總統府”,登上門樓,升起紅旗的歷史瞬間。這件表現革命歷史題材的經典之作,以高視點、大視野,聚焦紅旗升起的那一刻,氣勢磅礴,渲染出革命勝利的喜悅氛圍。藝術家的造型能力非常強,對每一位人物的觀看角度都反覆推敲,每一個細節都相當考究。所以,畫面中的每個人物都表現出鮮明的個性,每個動作都有相應的情節支撐,可以展開敘事,引發想象,帶領觀者深入到作品中。創作者還適當運用了象徵手法,如被扯下的敵人旗幟,飄落在“總統府”門樓邊沿,象徵着國民黨反動統治的覆滅。而站在門樓頂端的戰士,猶如一座紀念碑式的羣雕,被定格在這一歷史瞬間。
對“總統府”門樓上“扯旗”與“升旗”的表現,使得畫面極具儀式感。這一情節初見於新華社隨軍記者鄒健東拍攝的照片。在陳逸飛、魏景山的筆下,這一歷史畫面得到藝術性再現,人物動作被重新組織,情節也有了變化。爲了完成創作,兩位畫家深入部隊、走訪老戰士、實地考察南京“總統府”、製作雕塑小稿……力求以寫實的手法還原歷史現場,同時展開想象、實現藝術昇華。最終,作品以俯視的視角再現了波瀾壯闊的歷史場景,讓觀者彷彿置身於歷史現場。
再現不同歷史瞬間
1949年5月27日,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當時中國最大的城市上海宣告解放。這天清晨,上海市民打開家門時,驚奇地發現雨後溼漉漉的街道上,整齊地睡滿了和衣而臥的解放軍戰士。嚴守軍紀,不入民宅,是人民解放軍送給上海人民的“見面禮”。
1979年,上海油畫雕塑創作室(現上海油畫雕塑院)副主任肖峰與他的妻子宋韌,用畫筆藝術地再現了這份“見面禮”,共同創作了油畫《拂曉》。畫面中,陳毅同志在黎明前的上海街頭巡視,一則展現了部隊嚴格執行紀律的情況,二則體現了人民軍隊新型的官兵關係。這一切,都可以從人物的表情及動作中一一讀出。這裡,創作視角變化了,不是描繪人民解放軍的勝利,而是表現人民解放軍入城後與這座城市的關係。肖峰和宋韌以寫實的繪畫語言,提煉情節,塑造典型人物形象,突出了“人民軍隊愛人民,人民軍隊人民愛”的情感描繪。
盛大的上海入城式於1949年7月6日舉行,走在隊伍前面的有坦克部隊、炮兵部隊、騎兵團等等。在歡慶隊伍中,新安旅行團的腰鼓隊表演尤爲精彩,鮮紅的綢帶伴隨鼓槌上下飛舞,激昂的腰鼓聲響徹城市上空。這種陝北農村最常見的歡慶形式,將勝利的喜悅傳遞到南方各大城市。但在繪畫上,以“歡慶鑼鼓”作爲主導性情節來表現入城式的作品並不多,目前可見的有1949年黃志堅創作的、表現廣州入城式的中國畫《腰鼓》等。
1956年,蔡振華和陳煙橋合作完成套色木刻版畫《解放上海》。作品表現了接受檢閱的坦克、車載大炮隊伍經過上海市區時,人民羣衆夾道歡迎的情景。街道兩旁紅旗招展,男女老少歡欣鼓舞,現場氣氛熱烈歡騰。創作者以市民向戰士們獻花作爲主要情節,體現了軍民魚水深情。此外,陳樹東油畫《入城式》也是一件表現慶祝解放的優秀作品。創作者在畫作標題中沒有點明具體城市名稱,並在創作中採取了朦朧、模糊、印象式的處理手法,表現出入城式的宏大場面和熱烈氛圍。這件作品的成功之處在於其繪畫性――突出顏料材質與圖像的斑駁,以渾厚而蒼茫的視覺感受迴應那段歷史。
品味這些紅色美術經典,不僅可以讓我們感受藝術表現的獨特魅力,瞭解主題創作的多向性與藝術形式的豐富性,更讓我們在具體的情景中聆聽歷史的聲音,汲取精神的力量。
(作者爲廣州美術學院教授)
《 人民日報 》( 2021年06月20日 0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