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近六成大學生有容貌焦慮
“早餐吃紫薯、南瓜、雞肉腸,午餐吃一小碗蕎麥麪條、幾顆西蘭花、半截黃瓜,晚餐半截玉米、一顆雞蛋、一顆橙子……”身高170釐米,體重110斤的奕琨計劃在假期減脂,這是她的一日三餐。而這“小心翼翼”的食譜背後藏着的是困擾她10年之久的容貌焦慮。
購買4周量的減肥藥,需要花費左卓兩個月的生活費。儘管知道這樣來自“野路子”的減肥特效藥可能對身體存在巨大危害,但對“竹竿腿”和“A4腰”近乎病態的追求,還是讓她忍不住下了單。
和奕琨、左卓一樣被容貌焦慮困擾的大學生不在少數。點開微博話題,搜索關鍵詞“容貌焦慮”,“你有容貌焦慮嗎”“容貌焦慮有多難”“如何解決容貌焦慮”“拒絕容貌焦慮”……等數十條熱搜話題映入眼簾,相關話題閱讀量總數超過10億次。
近日,中青校媒面向全國2063名高校學生就容貌焦慮話題展開問卷調查,結果顯示,59.03%的大學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容貌焦慮。其中,男生(9.09%)中嚴重容貌焦慮的比例比女生(3.94%)更高,而女生(59.67%)中度焦慮的比例高於男生(37.14%)。
容貌焦慮緣何起
華南師範大學心理學院副教授遲毓凱介紹,心理學研究發現,女性比男性存在更爲嚴重的容貌焦慮。同時,容貌焦慮呈現一定程度的年齡結構分層,“存在容貌焦慮問題的往往是20多歲的年輕人。”部分大學生過於關注自身,以自我爲中心,更容易出現容貌焦慮問題,甚至由於容貌焦慮導致社交恐懼等情況出現,“比如有大學生因爲起痘痘而不敢出門見人。”
中青校媒調查發現,大學生對自己的容貌滿意度評分呈現一定差異。55.29%的受訪大學生給自己的容貌打3分,認爲自己容貌一般,24.73%對自身容貌較爲滿意,打出4分,僅有7.87%表示十分滿意,選擇滿分5分;另有9.66%的受訪者表示不太滿意自己的容貌,2.45%表示非常不滿意。數據顯示,男生(12.77%)對自己的容貌非常滿意的比例高於女生(6.08%)。
常因長相和身材感到自卑的唐鈺琪表示,只要照鏡子超過1分鐘就能給自己挑出一堆毛病。在她看來,自己身上的許多部位都沒有達到自己的心理預期,“比如說鼻子不夠高,下巴短平,眼睛也是小小的。”唐鈺琪常因這些“不盡如已意”的“毛病”而煩惱,即便是下寢室樓拿外賣,她也要爲自己化一個簡單的妝容,“沒有辦法接受素顏的自己。”
中青校媒調查發現,自卑心理(53.51%)、普遍流行的單調審美(51.68%)、過於期待他人認可(49.39%)、互相攀比的心理(47.51%)是導致容貌焦慮的主要原因。
就讀於播音專業的奕琨的顏值可以用“很能打”來形容。小學放學的時候,奕琨是走在最前面、舉着班級牌的女孩;中學運動會上,她是方隊引導員,這樣一個總被推在“舞臺中央”的女孩,卻被容貌焦慮困擾了長達10年之久。只不過,她的焦慮大多源於自己。
小學三年級時,奕琨翻看媽媽的時尚雜誌,第一次知道什麼是“三庭五眼”。她拿着平時用來算數的尺子對着自己的臉比劃,“當時發現自己五眼是達標的,但是三庭沒有達到黃金標準。”從小被誇着“漂亮”長大的奕琨第一次意識到,原來自己好像沒有那麼完美。
步入中學,被微博抓住眼球的奕琨看到了更大的世界。也因爲信息接收途徑變多,見到了更多“漂亮的小姐姐”,自此她的容貌焦慮“只增不減”。剛上大一時,好朋友建議“梨形身材”的奕琨少穿牛仔褲。雖然奕琨十分感謝朋友的建議,但這也讓她的容貌焦慮又添“一道難題”。
作爲對自己的身材有着深度焦慮的大三女孩,計劃投身自媒體領域的左卓似乎一直在減肥。“如果你在微博上提問,一位身高165釐米的女生,體重多少纔算瘦?他們會告訴你, 85斤。”因爲學習和實踐中不時有出鏡的要求,鏡頭往往會將左卓“橫向拉伸”。和網絡上其他“博主”相比,她覺得自己顯得有些臃腫。
遲毓凱坦言,當前不少大學生受到容貌焦慮困擾主要由於三個方面的原因。首先,美即好,這是人的普遍印象。在求職等情況中,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容貌好會佔有一定的優勢。其次,當前社交媒介發達,信息發展速度飛快,個人對容貌的判斷受到社會大環境等外界因素的影響逐漸增多。“我們每個人每天接觸大量信息,手機互聯網信息佔用了我們生活中大部分時間。與此同時,互聯網能隨時隨地將世界上最好看的男性和女性形象呈現在我們面前。面對大量優勢形象衝擊,我們往往不自覺地形成主觀印象,認爲世界上好看的男性和女性很多,但自己卻不是,甚至會覺得自己不好看,這是潛在的社會比較問題。”
此外,遲毓凱表示,因爲醫學美容的發展,以及各方面的減肥案例等宣傳,會給人“形象可以通過自我努力加以塑造”的觀念。同時,將容貌與金錢、努力等內容掛鉤,“這樣的話如果一個人不美麗,就暗含着這個人沒錢去美容,懶惰、控制不住食慾,就意味着他意志力薄弱……這樣的營銷暗示更加容易催生人們的容貌焦慮。”
Z世代拯救容貌焦慮“大作戰”
遲毓凱表示,心理學定律顯示,當人們看到漂亮的人時,會不由自主地將美好的品質與其相匹配。這是人對美好事物的認可,也是人性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大學生對美的適當追求是可以接受的。
學習會計專業的唐鈺琪知道,自己的容貌焦慮源於自己習慣性與身邊人進行比較,對自身容貌缺陷的過度關注導致了愈發嚴重的自卑心理。“我會隨身帶着眉筆、口紅等一系列化妝品,方便我隨時補妝。”
除了給自己化妝,唐鈺琪還購買過一些美容項目讓自己“儘快變美”。在朋友的推薦下,她種過睫毛、紋過眉毛、燙染過頭髮,但結果都沒有讓她很滿意。“種一次睫毛需要200元左右,但最多隻能維持一個月。假睫毛掉落的過程還會讓眼睛很酸澀。”在她看來,這樣的美容項目帶來的“美”僅僅是曇花一現,而且性價比低,不久便會被“打回原形”。
中青校媒調查發現,48.65%受訪大學生表示會因爲容貌焦慮積極護膚、鍛鍊身體,同時提升自己的化妝技能,其中,55.25%女生會採取行動,高於男生中的30.17%;17.02%的男生不會採取行動,這一數據在女生中僅佔5.52%;5.39%受訪者會因容貌焦慮考慮做整形或美容。
今年春節期間,被容貌焦慮困擾的王洛一在朋友圈“曬”出自己剛做了雙眼皮的照片。“雖然我之前很堅定,因爲怕痛所以不會嘗試這類醫美項目,但是最近看到表妹割了雙眼皮,覺得效果還不錯,所以自己也想試試。”對王洛一來說,只要不傷害到自己的身體,並且父母也同意的情況下,可以接受醫美項目。“我驚奇地發現爸媽也都支持我去割雙眼皮,於是我更堅定了這個想法,也想看看不一樣的自己。”
與王洛一一樣,日語專業的大三學生楊蕭穎不久前也做了雙眼皮手術。但與王洛一不同的是,她曾爲此與父母發生過爭吵。“父母想法比較保守,覺得還是純天然的最好。但我和他們說這就是個小手術,沒有太大風險。而且就算他們現在不同意,以後我自己也會去做的。”
平日裡,楊蕭穎會到美容院做皮膚清潔護理,讓自己的皮膚狀態變得更好,醫療美容對她來說也是很正常不過的事情,“我認爲在不損害身體健康的情況下進行適度的醫美是沒有問題的,只要自己考慮清楚,對自己的選擇負責就好。”同時,她也會通過一些網絡視頻學習瘦身、化妝、穿搭等技巧,以此來跟上當下社會的審美潮流。但也正是因爲如此,儘管自己在外形上已經不斷做出改變,她總還是會對自己不夠滿意。楊蕭穎直言,“因爲看了太多網紅帥哥美女,所以自己也想變得更符合社會的主流審美。”
隨着大衆對容貌要求的不斷提升,消費市場多元化升級,越來越多的美容、皮膚管理、醫美項目應運而生。中青校媒通過調查發現,受訪大學生中45.95%表示自己可以適當美容,但不接受醫美項目(女生45.51%,男生47.20%);30.84%表示接受清潔和刷酸等基礎醫美項目(女生37.36%,男生12.57%);15.27%表示堅決拒絕美容和醫美項目(女生9.81%,男生30.56%);7.94%受訪者表示能接受各種類型的醫美項目(女生7.32%,男生9.67%)。
“腹有詩書氣自華”更值得追求
雖然容貌焦慮給不少大學生帶來了困擾,但是,理性仍舊是他們面對容貌焦慮時呈現的首要狀態。調查結果顯示,91.70%的受訪大學生表示不會因爲容貌焦慮採取可能威脅自身健康的行爲,如過度減肥、整容等。此外,針對如何緩解容貌焦慮,72.65%的受訪者表示要學會接納自己的不完美;57.38%表示應該善於發現自身優點,正確看待自己;50.31%表示應當尋找自我期望,符合自身期待;45.11%表示應對抗自卑心理,變得更加自信。
爲了減少自己的容貌焦慮,奕琨沒少下功夫。“我會用手機的後置鏡頭自拍,拍完仔細看哪個地方不好就會記住。等到下次拍照的時候就會想辦法規避掉那個問題,比如化妝或者控制表情。”除了學會“揚長避短”,健身、健康餐……各種健康的生活方式一樣沒少,每週三四次的5公里跑,奕琨已經堅持了整整3年。
同爲播音專業的陳恩澤對自己的外表也有着嚴格的要求。一年前,他爲了參加藝考將體重從160斤減到110斤。每天早上6點鐘從宿舍去到操場跑1公里,之後進行練聲,晚自習結束之後再去操場跑步半小時,日常飲食也多以蔬菜水果爲主,這樣的生活,他足足堅持了半年。“我常常一邊跑一邊哭,甚至覺得自己因爲外貌條件差就會被世界所拋棄。”回憶起之前的自己,陳恩澤表示“只覺得那樣的自己很可愛”。
現在,左卓正在克服自己的身材焦慮,同時做一些健康、合理的瘦身措施。以前看到類似於“你這麼胖就不要穿裙子了”“這麼重了還吃啊”的評論,她並沒有勇氣回覆,只是默默地躲在寢室被窩裡流眼淚。但在越來越多的朋友的鼓勵下,左卓開始慢慢變得自信,視頻的文案和內容也在自己的摸索下變得更加豐富出色,得到了許多人的關注與支持。左卓很感激周邊人讓她慢慢接納自己的不完美,“我還是會繼續減肥,但會採取健康的方式,而且不爲了任何人,只爲了我自己。”
面對容貌焦慮問題,遲毓凱建議大學生,首先應當調整自己對美的認知,正確認識美,瞭解美也是一把雙刃劍。“容貌對於人與人相處之初時作用較大,但對人與人相處的長久過程,並不能起到決定性作用,並且重要性也會下降。一定程度的容貌焦慮、注重形象無可厚非,屬於正常現象。但人生的重點不能全部放在容貌上,人生重要的事情還有很多。”其次,年輕人在適當程度上進行美容、醫美項目可以接受,但這並不是解決人生髮展道路的長久之計,自律的作息、健康的生活方式、得體的衣着妝容都能幫助大學生變得更好。“人的魅力的最終來源並不是美貌。‘腹有詩書氣自華’才應該是大學生更爲重要的追求。有幸福感的人並不一定是美麗的人,而是覺得自己美麗的人。”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奕琨、左卓、唐鈺琪、王洛一爲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