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1921》:用生活細節塑造一大代表
百位電影人出演,重現中國共產黨偉大征程的起點,爲建黨100週年獻禮。昨天,電影《1921》在北京大學舉行發佈會,導演黃建新、鄭大聖攜主演黃軒、王仁君、祖峰、袁文康、鍾楚曦、周也、張婧儀等亮相。黃建新說,這次他以人物爲中心進行創作,“有煙火氣”地講述建黨故事。
《1921》劇照。
同樣是講述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故事,十年前,黃建新已經拍攝了《建黨偉業》,這次執導《1921》,如何做出新變化,挑戰相當大。迴歸人物,是他的解決之道。“我們回到電影最初的邏輯——把所有注意點集中到人物,從人物的生活習慣、表達方式、情感等一點點展開,形成一個大的背景,使電影建立一個觀衆與人物形象之間的直接聯繫。”
《建黨偉業》時間跨度大,更像一部編年史,晚清皇室、北洋軍閥、各個黨派等歷史人物登場,而《1921》則主要聚焦於這一年,將用大量生活細節塑造首批中國共產黨人。黃建新說,自己在這十年裡“越來越關注心靈,關注七情六慾下的生動角色與他們理想之間的關係”。
《建黨偉業》裡幾乎沒有生活細節,都是重大歷史事件發生時人物的反應,但《1921》裡,觀衆能看到中共一大代表吃上海湯圓;李達和王會梧這對新婚夫婦蝸居在亭子間;王盡美、劉仁靜、鄧恩銘三位年輕的一大代表出去玩耍嬉戲;甚至還有身爲湖南人的李達不能吃辣,毛澤東到他家做客,看到沒有一個辣菜很失望的橋段。“我們希望通過這些生動微妙的細節,就像我們親人的生活氛圍,看到他們爲了理想捨棄自己已有的東西。很多一大代表當時的生活很好,並不是活不下去,但他們依然爲了革命放棄了很多。他們爲什麼這樣?這裡面就有他們的堅定信念,有他們對中國未來的強烈追求。”黃建新說。
“電影一開始是毛澤東扛着一個大包在收衣服,在洗衣房打工。他那時像是一個打工仔,跟我們年輕時一樣在奮鬥。”黃建新說,“對我來講,這個角度是新鮮的,這個故事也就變成新鮮的了。”他透露,現在影片還未完成最後剪輯,但就自己看到的內容而言,和過去有很大不同,這也讓他稍微放鬆了許多。
發佈會上首次曝光了該片“百位影人慶百年”的全部演員陣容,包括倪妮、劉昊然、陳坤、李晨、王俊凱、胡先煦等百位演員將在片中出演,爲建黨100週年獻禮。
談及影片選角,該片製片人任寧透露,他們從開拍前一年就開始選角工作,形神兼備是最重要的原則。“首先從形似上選,我們找了很多1920年到1921年間真實歷史人物的照片,做了一個‘選角牆’,把這些照片貼上去,然後再去找和他們年齡相仿的優秀演員。在形似的基礎上,我們希望找到和角色精神氣質相近的演員。”任寧說,哪怕只出現一場戲的角色,他們都是以這樣的標準去選取。
很多革命先輩在當時還很年輕,比如一大代表的平均年齡只有28歲,最小的代表才19歲,所以《1921》以年輕演員爲主。“最後在鏡頭中呈現出來的感覺,達到了導演想要的‘心中有信仰,眼中有光芒’的少年感、青春感。”任寧說。
1:1還原老上海場景
《1921》裡的許多故事發生在上海,作爲該片聯合導演,上海籍的鄭大聖此次在片中還原了不少老上海味道。
“其實我們從小學開始就被老師帶着去中共一大紀念館參觀,這次爲了拍攝一大,我們又去了好多次紀念館,一寸一寸地看,一尺一尺地量,完整測繪了一大舊址,在上海車墩影視基地1:1復刻搭建了這個場景。”鄭大聖透露,片中其他場景還有中共二大會址、李達和王會梧的家、一大開會時代表們下榻的博文女校、《新青年》編輯部,還搭建了一個老上海石庫門建築羣。“當時裡邊的石塊路已經鋪了一多半快收工了,黃導說不行,得重新鋪,因爲要鋪出自然錯落的手工感。包括我們做的石庫門人家的廚房,都是復原上海本地風格的竈臺,煙囪都能冒煙。”
爲了呈現1921年建黨前後的真貌,主創花了四年多時間去世界各地挖掘史料。任寧介紹,他們從日本警視廳檔案中找到了日本特高科曾計劃破壞“一大會議”的資料,還找到上海法租界工部局接到過對共產國際代表來到上海警戒的信息等鮮爲人知的記載。基於此,影片引入了日本和歐洲視野,在史實基礎上對代表們在一大會議前後化險爲夷的過程進行了影視化表達。
影片一開始曾計劃在日本拍攝相關戲份,因爲疫情未能實現直接拍攝,但最終藉助高科技實現了“遠程拍攝”:兩位導演和攝影指導在中國指導,日本的現場導演和演員在名古屋實拍。據悉,《1921》將於7月1日全國公映。記者 袁雲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