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荔枝網評:中國空間站“述職”,書寫科技強國建設的新高度
(原標題:【地評線】荔枝網評:中國空間站“述職”,書寫科技強國建設的新高度)
特約評論員/艾佩韋
12月31日,中國空間站迎來兩週歲生日。在這一重要節點,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首次公開發布《中國空間站科學研究與應用進展報告》(2024年),對兩年來中國空間站科學研究與應用進展進行了系統性總結。
“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談笑凱歌還。”寫於半個多世紀前的這句著名詞句,抒發出中華民族九天攬月、五洋捉鱉的壯志豪情。正是懷揣着這份壯志豪情,我國在科技強國建設的康莊大道上自力更生、自主創新,推動全球創新指數排名從2012年的第34位上升到2023年的第12位。其中,我國獨立自主建造運營的載人空間站“矗立”太空,用兩年的時間鑄就了中華民族飛天夢圓的時代豐碑,書寫着科技強國建設的新高度。
星空浩瀚無比,探索永無止境。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是中華民族不懈追求的航天夢。從追夢、築夢到圓夢,中國空間站一步步從藍圖變爲現實。兩年來,我國先後組織完成4次載人飛行、3次貨運補給、4次飛船返回任務,5個航天員乘組、15人次在軌長期駐留,累計進行10次航天員出艙和多次應用載荷出艙,開展多次艙外維修任務,刷新航天員單次出艙活動時長的世界紀錄,完成包括2名港澳載荷專家的第四批預備航天員選拔、低成本貨物運輸系統擇優並啓動研製等工作。乾貨滿滿的“述職報告”,寫滿了豐碩的科學研究與應用成果,全面展示了我國空間科學與應用的快速發展,也爲後續空間科學研究取得突破性科學機理認知、加速成果轉化和取得廣闊應用效益總結了有益經驗。
在浩渺太空中,分外耀眼的總是那一抹中國紅。爲了這一抹中國紅,一代代航天人傳承“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仰望星空,勇攀高峰,將個人夢想融進祖國的航天事業,攻克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關,推動中華民族逐夢蒼穹的千年夢想一次次成真。從東方紅一號衛星在浩瀚太空播送樂曲、長征一號點火升空,到“嫦娥”探月、“神舟”飛天、“夸父”逐日,再到中國空間站圓夢,在軌實施181項科學與應用項目,根植心底的“中國式浪漫”不斷變現,遨遊太空的“中國高度”不斷刷新。中國航天事業的跨越發展和非凡成就,生動映照着中華民族的夢想與執着、拼搏與奮進,在科技強國建設的征程中留下了堅實的腳印。
航天夢連着中國夢。中國空間站全面建成,不僅標定了中國航天科技的登攀高度,也彰顯出航天強國夢想的強大感召力。中華兒女爲實現中國夢而團結一心、砥礪奮進,在創新驅動戰略的指引下,創造出諸多重大科技創新成果。“天眼”巡天、北斗指路、動車飛馳、C919大飛機實現商業運營、國產大型郵輪投入運營……逢山開路、遇水架橋,上天入海、探秘宇宙,一項項接連問世的重大工程,一個個“身懷絕技”的國之重器,匯聚起民族復興的強大中國力量,標註着科技強國建設的嶄新中國高度,爲推動我國發展轉入創新驅動軌道贏得了主動、贏得了優勢、贏得了未來。
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堅持自力更生、自主創新,建設更加美好的“太空家園”,用好成果豐碩的“國家太空實驗室”,促進我國空間科學、空間技術、空間應用全面發展,我國必將向着科學技術廣度和深度進軍,繼續書寫更加恢弘壯麗的航天夢,繼續攀登科技強國建設的中國高度。(艾佩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