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心染疫壓力大!減少無效焦慮 專家級「定心」妙招
在疫情中,與其想破頭why(爲什麼)、what(是什麼)不如去思考how(如何做)。(示意圖/shutterstock)
新冠確診人數節節高升,擔心染疫影響生活的不安、害怕把病毒帶給小孩與長輩的焦慮也在蔓延。精神科醫師、臨牀心理師認爲,防疫除了提升身體免疫力,保持心理健康也是重要一環。想安撫焦慮,專家建議先擬定應變計劃。
衛福部桃園療養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陳質採說,COVID-19影響世界已近3年,生命歷程不可能只剩防疫和等待,或許是時候爲自己設立「停損點」了!
當外在因素不可控時,或許不是膠著於擔心抗疫之路漫漫無期、不斷地想會不會染疫,而是換個想法,讓自己有些掌控感,「自己能做哪些事避免感染,減少不必要的外出、社交,建立正確防疫觀念,降低無效的焦慮」。
新田/初色心理治療所首席顧問暨臨牀心理師黃天豪說,擔心染疫的「恐懼」,讓我們能夠正視風險的存在,做出未雨綢繆的準備。在疫情中,與其想破頭why(爲什麼)、what(是什麼)不如去思考how(如何做)。
●這樣規劃 減少焦慮
完成三劑疫苗接種者,外出戴口罩、勤洗手消毒,即便染疫,服用止痛、止咳等症狀治療藥物,根據疾管署統計,復原的比例很高。
德仁診所院長暨董氏基金會董事賴德仁提醒,家中備妥溫度計、快篩劑及退燒、止咳、止痛等症狀緩解藥物;酒精、漂白水等環境清潔用品;預備居家隔離需要的存糧等,就能備不時之需。
再來建議擬定應變計劃,如:
.5月26日起「快篩即確診」上路,目前政策是確診者必須居家隔離7天(打滿三劑的同住家人才是0+7),最好先了解住家附近診所的視訊診療方式,或各縣市「防疫急門診」地點,以便確診後若喉嚨劇痛、乾咳不適、胸悶或小孩發燒等,能從這些管道看診取藥、尋求醫療協助。
.診所視訊診療→醫師看診後可給一般止痛、止咳、止鼻水鼻塞、氣管擴張、退燒等「症狀治療藥」,已夠用。
.防疫急門診→只有65歲以上或14類重大疾病者,醫師看診後可給「抗病毒藥」,至於一般民衆仍是領「症狀治療藥」,和診所給的藥類似。
2.推想之後若需要健康親友代爲掛號、取藥、採買快篩或生活用品,能向哪些人求援,減低染疫時的慌亂。
●該不該打疫苗、線上課持續多久?家長心累 孩子心慌
5至11歲輝瑞BNT兒童疫苗5月25日開打,打不打疫苗都讓家長好煩心。尚未宣佈施行遠距教學前,有些家長擔心小孩到校染疫,不斷幫孩子請防疫假,間接影響孩童心理健康,也可能造成教育差距,家長心好累、小孩也好茫然。
陳質採醫師提到,因防疫指引隨疫情滾動調整,日常不時變動,建議父母可做兩件事幫助孩子安心:
1.和孩子討論當週行程規劃,儘可能提前告知可能的變動與原因。
2.鼓勵孩子與同儕聯繫互動:疫情也打亂了孩子的人際學習,讓孩子錯過不少求學時期或成長的重要時刻。如三年前甫入學的新生,疫情期間一直戴着口罩,可能都還沒能認得同學長相又要換班,如何鼓勵孩子透過不同管道與同儕聯繫互動,也是成長的重要學習。
●長輩沒打疫苗擔心染疫 家人可這樣應對
長者屬染疫高危險羣,一旦染疫死亡率高,有些長輩因體質或疾病等因素,顧慮疫苗安全性而未接種,截自5月23日,75歲以上長者施打第一劑疫苗比例爲79.3%,沒打疫苗的長輩即使足不出戶,聽到同住孩子的同事確診、孫子女班上有人染疫難免心慌,擔心他們「帶病毒回家」。
陳質採醫師說,家人可以主動明確地告訴長輩,「我瞭解你的擔心,外出時會把口罩戴好、勤做消毒」,以降低對方的不安情緒。
賴德仁院長則建議,返家後和長輩接觸時,可以
1.換上乾淨的口罩交談。
2.減少共餐次數。
3.留意長輩身體狀況。
4.鼓勵完整接種疫苗,若有健康上的疑慮,可向專業醫師洽詢後再接種。
5.預先了解長輩染疫後的就醫程序。
●孕婦染疫不治新聞讓孕媽咪憂慮 專家建議這樣做 讓自己安心
打開電視新聞、手機推播出現孕婦染疫不治,讓不少孕媽咪好焦慮,賴德仁院長建議,不要只專注片面數據,而要留意事件背後的原因,並儘量控制自己每天接收相關訊息的時間,補充足夠的營養、規律作息、做好防護,保護好自己跟寶寶。
賴德仁院長提醒,長期服藥的焦慮症患者因擔心染疫,不敢外出而中斷看診及服藥,反而加劇病情惡化,疫情期間可透過視訊看診,持續服藥,穩定情緒、保持身心健康,增強抵抗力。
●回想去年如何度過三級警戒 提升自信與能力感
黃天豪心理師說,在生命歷程中,早有許多成功因應的經驗,回想一下去年發佈三級警戒時,自己是怎麼度過的?問題是如何解決的?如何超越當時的恐懼、自責、無助、委屈,走到現在?運用了什麼資源?得到了什麼幫助?學到了什麼經驗?得到了什麼成長?
很多時候,辨識出這些我們已經完成的挑戰,找出這些能力,將原有的舊能力重新組裝起來,並且好好體會自己能夠做到(事實上我們去年已經做到過),心中就會升起自信與能力感。
當焦慮如影相隨時,可以怎麼辦?「專注自己喜歡的事物,可暫時阻斷、跳脫當下焦慮的情緒」。陳質採醫師說,喜歡戶外運動的人可以透過騎車,轉移注意力;也可挑部劇情緊湊的影集,高潮迭起的劇情讓你暫忘不安;喜歡靜態活動的人可做瑜伽,找些能抽離煩心事的事情忙,漸漸淡化焦慮情緒。
《大家健康雜誌》2022年5、6月號 第400期
本文作者:顏匯燕
(本文摘自《大家健康雜誌》2022年5、6月號 第40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