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一學期16周成顯學 課程「精簡」醫學系憂影響國考
近日陽明交通大學、清華大學拍板113學年起將一學期從18周正式改爲16周,接軌國際學制。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近日陽明交通大學、清華大學拍板113學年起將一學期從18周正式改爲16周,接軌國際學制。近年國內頂大陸續辦理16周,但本報也瞭解,如醫學院、理工電資學院等師生仍多憂心課程遭壓縮,甚至影響國考表現,對改革抱持異音。
教育部指出,目前學則訂定學期週數彈性學校包括臺大、臺師大、臺科大與臺北大學,課程得於16周內完成。預計待陽明交大、清大報部後再加入兩校。
但經本報瞭解,數間學校商議階段時醫學院、電資學院等教師認爲,18周下有時都得趕進度,縮短成16周恐更難把課上完;也有醫學院學生憂慮課程不完整,影響國考表現;一名電機系學生則向本報指出,有些教授仍會在16周框架內塞滿18周的課,導致幾個單元草草帶過,又期末多設有專案計劃,改爲16周只是課程減少,但還要額外抽時間完成專案。
一名陽明交大醫學院高層指出,近年醫學系多改採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教學,由教師提供病患主述症狀,讓學生蒐集資料討論、判定可能的疾病,還要考量患者的經濟條件和照顧者等,過程儘量模擬現實。但醫學教育只改了一半,在於國考未改,爲應付國考學生還是需要老師多上傳統課程。
再者,該名醫學高層也提到,臨牀課程多需要十幾名教師輪流執教,一位教師可能只上一週,若改爲16周,則要刪減二位老師的課程,又教師升等也需要教學經驗,於是誰也不服誰。學生爲考試,老師要有課上,改革阻力當然大。
宜蘭大學資工系教授夏至賢則表示,如物理、數學等基礎科目,確實較需要18周加強學科;但如程式設計、專案課程等應不用到18周,但推動16周應有配套,如每週開放固定時段讓學生使用機臺,再搭配非同步教材,以數位教學輔助學生學習。
陽明交大教務長陳永升則指出,學校過去已試行16+2讓院系先行調整,學生還是學得不錯,包括國考通過率、醫院端回饋仍佳。學校建議,教師應針對16周模式編排、簡練課程,而非把原先18周內容加速上完。確實有老師反彈,或認爲每個單元都很重要,但科技進展下很多知識很快就過時,新知識也不可能有教完的一天,與其一股腦塞給學生,建議嘗試啓發學生自主探索、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