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嫂”之外,那些面目模糊的中年女性

隨着《狂飆》爆火,“大嫂”陳書婷也火出天際。一時間,關於“嫂系”穿搭,“嫂系”妝容的闡述鋪天蓋地。彷彿燙個陳書婷同款髮型,化個“大嫂”同款港風妝容就能成功變身大哥的女人,不,女大佬本佬。

但,畫皮畫虎難畫骨。“大嫂”之所以出圈,不在於魅惑,而是贏在氣場,是那種掌控全局的篤定與勝算,是“姐說了算”的霸氣與彪悍。

演員高葉爲這個角色在娛樂圈沉潛十幾年才終於被看見,被“少女審美”荼毒多年的觀衆終於發現:原來中年女性也可以這麼有魅力。

然而,電視劇之外,中年女性的面目卻越發模糊。

1

曾經有朋友問我:你身邊40歲左右的中年女性都在幹啥?一時間,我竟答不上來。

不是我不關心別人,而是我掌握的樣本畢竟有限,無法代表一個羣體。

勿庸諱言,除了體制內和少數精英羣體,40歲以上中年人在職場已經普遍不受歡迎。男性情況稍好些,40+女性在職場已經難覓蹤影。

那麼她們都去哪裡了呢?

在我視線範圍之內,這些女性要麼做了全職媽媽,每天的生活內容無非做飯、接送孩子和輔導功課;要麼去賣保險,除了業績的壓力,工作時間自由,但能堅持多久不好說;還有的家裡開有工廠或者給親戚幫忙,畢竟有事可做,也算有穩定收入。

轉型創業的不多,開店做生意的例子也有,但也是經營多年,非一日之功。

這些中年女性,朋友圈大多是沉寂的,面目模糊如路人甲。

江湖上沒有她們的傳說,社交場上難覓她們的身影,沒人關心她們在想什麼,心情如何,似乎脫離了社會屬性,她們的人生就此終結了,只配圍着廚房竈臺轉,只能活在以老公和孩子爲中心的小天地裡。

想想挺悲哀。

每個年輕女孩可能都不會想要這樣的人生,但都無法抗拒這一天的到來。

記得當年還是一枚紙媒小編的時候,有位大牛級的人物說過這樣一句話:女性過了45歲,基本上再無人理睬,相當於失去性別。

難以形容我當時的震驚,我眼裡的崇高導師形象瞬間轟然倒塌。

如今回過頭來再看,我承認,老師只是說出了男人們的普遍認知而已。

在東亞文化語境裡,女性的價值永遠只和婚姻、生育掛鉤,似乎學歷、成就、性情愛好等都可以忽略不計。

離開職場後,我基本沒了社交,從前的同事朋友也極少聯繫,我也很好奇:同齡女性都在做什麼?

誤打誤撞,我在某紅書上找到了答案。

2

之前以爲某紅書是年輕美女的樂園,進去以後才發現中年老阿姨也不少,老阿姨時髦起來也是要命的哎。

總結一下,某紅書上的中年老阿姨分享內容主要有如下幾類:

1、歲月靜好類:

如曬自拍、健身護膚、穿搭類,大部分喜歡凹“中年少女”人設,即便年過五十,看上去也得是三十出頭,總之一副“年齡算個屁,老孃要活到老美到老”的勁頭,這類老阿姨職業背景不詳,佔比最高,刷的是存在感。

2、知識分享類:

此類博主一般高學歷,從職場隠退前大多是企業高管,因爲種種原因辭職,因爲積蓄豐厚或者老公收入較高,即便不工作也能保證衣食無憂。當然,這類博主數量極少,IP地址多爲北京或上海。看她們分享的職場故事,其驚心動魄程度不亞於宮鬥劇。

3、才藝展示類:

這類老阿姨往往遠離職場後纔開始培養愛好,有人學畫畫,有人醉心烹飪,有人練字,基本上屬於自娛自樂,打發時光。

當然,這些還算是有心勁和追求的。

更多的,要麼是在職嚷嚷着提前退休躺平的,要麼是在家呆着快發黴了,迫於生活壓力打算重返職場,在不斷髮簡歷被拒和奔走在面試路上的。

正應了一句話:城裡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進來。

一年前,剛打開某紅書時,我震驚於爲啥這麼多不到40就要躺平的中年女性?

現在,我懂了。

一度,分享裁員經歷成了某紅書上的熱門內容。

而這些博主不過30+。

所以中年老阿姨在某紅書上的爭奇鬥豔,可能是她們最後的倔強了吧。

畢竟,談戀愛太晚,離死還早,人生還那麼長,總得找點樂趣吧?

某紅書容易給人一種錯覺:人人都是名媛貴婦。

後來刷得多了也看出竅門,大部分都是擺拍和表演而已,無須認真。

和早年微商在朋友圈發的喜提蘭博基尼一個套路,呵呵。

接地氣的內容也有,調侃中年婚姻的,說多年夫妻處成兄弟,是最純真的異性友誼;感慨中年孤獨的,聲稱自己沒有一個能聊天的朋友,往往也能引發諸多共鳴。

總之,某紅書既是超級凡爾賽的舞臺,也承載着一個個秘密樹洞。

很多老阿姨不敢在朋友圈裡說的話,在某紅書上可以肆無忌憚吐槽,反正都是陌生人,誰也無須顧忌誰。

除了內容同質化嚴重,這大概是某紅書最吸引人的地方了吧。

常常無意中發現人間清醒,也會在某一刻笑得肚子疼。

比如調侃同學聚會的,一語中的:

同學聚會最扯的是啥?

對着一堆油膩發福面目全非的男女,總有人感慨萬千地說:我們都沒怎麼變!

諷刺生育政策的,那叫一個絕:

49歲生孩子是最佳年齡,休完產假就退休,還省去很多社會矛盾。

在這裡,40+的年紀,仍然單身或者毅然離婚的女性都能得到祝福和尊重,而不是被看作怪物。也許女人才能真正理解女人?

說了這麼多,並非在給某紅書做宣傳,畢竟他們不給我一分錢。只是突然發現:原來印象中面目模糊的中年女性,其實都有鮮活生動的一面,只是缺少合適的機會去展現。

3

碼字的中年女性,算是異類。

很難被周圍人理解,也時常面臨自我懷疑。

在人人都是移動自媒體的時代,想要脫穎而出並不容易。

要形成自己的鮮明特色和風格,還要穩定輸出,考驗的不僅是才華,更多是堅持。

你得熬過漫長的平臺期,才能厚積薄發,被看見,但未必一飛沖天。

個人感受:

對普通作者,文字變現難度相當大,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有一門主業,當個副業最好。寫作本質上是一個嘔心瀝血的過程,寫出好的文章需要足夠的天賦和積累,更需要保持輸入輸出的平衡。

認識幾位碼字的中年女性,從外表看不過泯於路人,顏值、身材可能都平常,唯一的亮點也就是氣質吧!

因爲思想的豐富和敏銳,讓她們眼神裡有內容,談吐中透着幽默,往往,她們也是有故事的人。

她們的筆下氣象萬千,有家長裡短的敘述,也有世井百態的描繪,有對人性社會的洞察,也有文化哲理的思辯,閒情雅緻更是不在話下。

碼字的中年女性,多半擁有有趣的靈魂。

即便寫不出名堂也沒關係,終究只是心懷熱愛。

一切創作史都是個人史。

寫作是關乎靈魂的事業。

文字是思想與觀點的表達,某些時候,它們終究會出賣你。

也許只有足夠真誠的文字才能打動人心,收穫共鳴。

每一箇中年女性都曾經年輕生動過,面目模糊不應該是這個羣體的標籤。

她們的人生不該在公共政策和文化語境裡被粗暴劃分成幾個階斷:

職場生涯,婚育期,之後就是漫長的沉寂。

當一個社會能夠給中年女性足夠尊重和發展空間的時候,很多社會問題才能迎刃而解:

比如結婚率的下降,比如生育率的一路走低。

這比任澤平轉行當催婚催育專家要管用得多。

畢竟,女性接受高等教育,一路升級打怪,是爲了讓自己變得更優秀,掌控自己的命運,而不是爲了解決大齡男光棍的婚姻問題,更不是做個生育機器啊。

你身邊有哪些活得精彩的中年女性?歡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