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用戶名叫“momo”,這屆年輕人嘗試用算法打敗算法
大象新聞記者 董大煒
近日,不少年輕人曬出自己的攻略,分享如何對抗“越用越貴”“越看越煩”的算法。據媒體報道,網名爲“兔兔”的年輕人說:“第一次搜機票,直飛最便宜的也要 4309 元,我就反覆評論‘機票太貴了,買不起,不去了’。後來,航班價格變成了 1903 元。”這被網友戲稱爲“機票大法”,讓系統給自己的人物畫像從“想要進行跨國旅行的有錢人”變爲一個“旅行取決於機票價格的沒什麼錢的人”,併成功讓票價大幅下降。
“同一家酒店,同樣的房間,用常用賬號和新賬號查詢,價格相差100多。”“我是黃金會員,買電影票比普通會員還貴五塊。”大數據“殺熟”的吐槽屢見不鮮。
這屆年輕人開始通過評論來影響算法推送。粉色恐龍評論:“買不起”是對技術濫用的一種溫和反擊。但真正的公平,不是依賴用戶去對抗,而是企業自律、規則完善和行業監管。畢竟,聰明的大數據,應該是“懂你”,而不是“坑你”。
除此之外,在一些社交平臺,還出現了大量用戶名爲momo的羣體。
momo是什麼?momo是想要在網絡中隱身的人,他們放棄了個性的頭像和ID,變成隱藏在龐大的羣體中的不易分辨的個體。他們希望通過隱匿頭像和無痕瀏覽來躲避追蹤,用算法打敗算法。
但也有網友稱,用戶名momo也逃避不了大數據殺熟。
有網友表示:靠反覆評論“買不起”就降價,這種推測是掩耳盜鈴。想對抗算法,但不好意思自己對抗不了。
據瞭解,今年11月12日,中央網信辦、公安部、工信部、市監總局等四部門就深化互聯網信息服務算法綜合治理問題,發佈《關於開展“清朗·網絡平臺算法典型問題治理”專項行動的通知》,決定自即日起至2025年2月14日開展“清朗·網絡平臺算法典型問題治理”專項行動。
重點整治同質化推送營造“信息繭房”、利用算法實施大數據“殺熟”等重點問題。嚴禁利用算法實施大數據“殺熟”。嚴禁利用用戶年齡、職業、消費水平等特徵,對相同商品實施差異化定價行爲。提升優惠促銷透明度,清晰說明優惠券的領取條件、發放數量和使用規則等內容。客觀如實說明優惠券領取失敗原因,嚴禁以“來晚了”“擦肩而過”等提示詞掩蓋真實原因。
不管年輕人的這種反向馴化是否有效,透過現象看,大數據“殺熟”與價格歧視,不僅是算法問題和技術問題,更是商家爲追求利潤最大化,而導致的算法變成的“算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