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工作就是陪小驛!水電工凱爸照顧腦麻兒 最大心願是兒子能與他說話
▲即使照顧小驛很辛苦,凱爸只要小驛有天能與他說說話就心滿意足。(圖/唐氏症基金會提供)
文/中央社
唐氏症基金會指出,父母照顧唐寶寶需要花費許多心力,永不放棄並充滿希望的精神,令人敬佩。水電工凱爸永遠樂觀面對腦麻的孩子小驛,凱爸最大心願是父子能對話。
唐氏症基金會今天發佈新聞表示,影集「做工的人」受歡迎,劇中工人家中有特殊兒童唐寶寶的劇情,真實發生在現實中。凱爸迎接新生命時,生活突然變了調,凱爸賺來辛苦錢幾乎花在孩子小驛的醫療、復健費。但即使再艱辛,凱爸也不輕言放棄。
水電工凱爸是唐氏症基金會愛家發展中心早療服務的個案家長,小驛聽到別人叫他帥哥,就會露出燦爛笑容,但小驛患有腦性麻痹,同齡4歲小孩已可跑、跳、開心玩耍,並與爸媽分享喜悅,小驛還必須反覆練習站與坐的基本動作,更無法口語表達,只能以哭、笑面對漫長的復健療程。
小驛的媽媽回憶,第一胎總是滿心期待孩子的到來,小驛出生前也是滿心期許。不過,產檢一切正常的小驛,出生後成了腦性麻痹寶寶。
她表示,爲了全心照顧孩子而辭掉工作,養育過程最大的挫折是小驛無法表達,大哭時卻不知他的需求,不管是尿布溼或困了想睡覺,都要猜測,模擬每個可能需要的情境,或由哭聲是否停止來判斷需求。
小驛的媽媽辭掉工作後,家庭經濟重擔落在凱爸身上,凱爸從事水電管線的翻新,腰間須配掛鐵錘、老虎鉗,悶熱夏天更辛苦。小驛每個月上幼兒園及復健費用,佔了收入的2/3,需要小心開支以免不預期的意外。
凱爸說,下班後的第一個任務,得先幫小驛洗澡、穿衣服,並協助活動關節,整個過程約需要2個小時,除睡覺以外,他醒着的時間不是工作就是陪小驛,假日幾乎都待在家,喜歡購物的小驛媽媽也放棄最大的購物興趣。
凱爸樂觀面對患有腦麻的孩子,他認爲,這是上天給予他的考驗,他不會放棄照顧,面對只能用哭、笑表達情緒的小驛,若有一天能與他說話,就心滿意足。
唐氏症基金會董事長林正俠表示,身心障礙者的認知發展受限制,早期發現、早期介入、早期治療對孩子幫助愈大。
愛家發展中心創設家庭式關懷、溫馨提供發展遲緩的幼兒及家長整合性服務,包括醫療、復健、特殊教育、托育、家庭支持服務方案及各項福利措施。
基金會指出,發展中心會爲學員們量身設計好玩又有意義的活動,以加強手、眼肌肉協調和肌耐力,也盼望外界認識發展中心,進而疼惜認同、接納身心障礙學員們,讓其也能有快樂充實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