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3年調查 東沙環礁是害羞尖齒檸檬鯊繁殖區
▲ 首位登東沙島調查軟骨魚類學者,成大王建平教授。(圖/成功大學提供)
成功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王建平研究團隊歷經3年調查發現,在遙遠的東沙島沿岸是尖齒檸檬鯊繁殖成長區,數量足夠且穩定,成年後遷移他處,待繁殖期再回來生產。
受電影的影響,後多人認爲鯊魚是殘暴、噬血的海生動物,其實也有很多害羞的鯊魚,尤其以檸檬鯊爲代表,由於過度捕撈,世界自然保育聯盟將檸檬鯊訂爲易受威脅物種。
位於南海北端的東沙環礁,生態系統涵蓋島嶼、海岸林、潟湖、潮間帶、珊瑚礁、海草牀、大洋,有着豐富多樣種的海洋生物,2007年劃爲國家公園。海洋國家公園管理局爲推動海洋生態教育,增加民衆對鯊魚等軟骨魚於的認知與保育,委託學術界着手調查東沙環礁周邊常見軟骨魚類生態。
王建平教授及其團隊接受委託,成爲第一個踏上東沙環礁國家公園調查檸檬鯊等軟骨魚類生態的學術團體(上圖/成功大學提供),調查包括,行爲模式、建立檸檬鯊遷徒、活動棲地、洄游生物學等基礎資料,2014年告一段落,12月底完成期末報告。
王建平教授表示,3年來團隊平均每季赴東沙環礁1次,每次停留1星期以上,調查對象爲該海域常見的尖齒檸檬鯊、黑邊鰭真鯊、污翅真鯊、納氏鷂鱝(雪花鴨嘴𫚉)、邁氏條尾𫚉、費氏窄尾𫚉等6種軟骨魚類,但以尖齒檸檬鯊爲主。
研究團隊在東沙島的島南、島北、島東、潟湖、潟湖口各設1個調查據點,利用定置網、蜈蚣網、延繩釣等方式捕釣檸檬鯊等軟骨魚類,分別量測紀錄、取得組織樣本、植入標籤、晶片等之後野放;2014年3至11月共獲188只軟骨魚類,其中尖齒檸檬鯊174只、黑邊鰭真鯊4只、費氏窄尾𫚉5只、邁氏條尾𫚉3只、納氏鷂鱝1只。
王建平表示,從檸檬鯊的標放數量估算,東沙島環礁一帶的檸檬鯊應有300至400只;有趣的是,檸檬鯊成鯊身長可達3、4公尺,重約2噸,但在東沙環礁所捕釣到或見到的,身長最小60公分、約5公斤,最大的也不過2公尺,重約300公斤,長到一定程度即消失了,從而研判東沙島是檸檬鯊繁殖成長地區。
再從組織樣本的DNA鑑定,東沙的檸檬鯊與世界其他海域的檸檬鯊相較,東沙檸檬鯊的族羣遺傳歧異度(遺傳多樣性)較其他檸檬鯊爲高,由此可以得知東沙的尖齒檸檬鯊數量足夠且穩定,不至於近親交配。另外,尖齒檸檬鯊的分佈多以沿岸迴游爲主,少與其他族羣交換,自成一個族羣,一旦此族羣消失也就滅絕,必須妥善保育。
▼ 東沙島沿岸是害羞的尖嘴檸檬鯊繁殖成長區。(圖/成功大學提供)
調查尖齒檸檬鯊的生活史發現,胎生的檸檬鯊一次可產下1到10只以上不等的幼鯊,與其他卵生魚類相較繁殖力低;另外,資料記載,7歲起才具備繁殖能力,4到6月是繁殖期,意味族羣成長數慢。食物方面,解剖死亡的檸檬鯊骨胃內所含的魚類,沙丁魚數量很多,但也有蠕紋裸胸鯙、長鰭臭肚魚等,魚類差異性頗大,應屬機會捕食主義。
經由實際的研究調查,王建平教授團隊發現東沙環礁常見的6種軟骨魚類,一年四季都有檸檬鯊以及費氏窄尾𫚉的蹤跡,是普遍或常見魚種,可說是東沙島周邊海域優勢魚種,黑邊鰭真鯊與邁氏條尾𫚉只出在冬天,納氏鷂鱝、黑邊鰭真鯊極爲少數;他們也發現,𫚉魚的分佈似有領域性,雖然已記錄到費氏窄尾𫚉、邁氏條尾𫚉及納氏鷂鱝,但實際分佈情形仍須進一步記錄或捕獲才能瞭解其生態棲位。
檸檬鯊可分爲大西洋海域的短吻檸檬鯊,以及印度-太平洋海域的尖齒檸檬鯊,東沙環礁附近出沒的是尖齒檸檬鯊,有着灰黃體色(也是俗名由來),頭部寬扁,身體粗大,兩側長有小眼,與短吻檸檬鯊最大的區別在於尖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