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重要工業金屬市場格局醞釀劇變 原因來自大陸政策轉向
大陸力求實現碳中和,可能影響國產鋁產量。(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說起中國大陸舉動可以左右全球市場的金屬,可能多數人會認爲是稀土(rare-earth),事實上,地殼丰度最大金屬、約佔8%的鋁可能也即將因爲大陸政策改變價格和市場版圖。《日本經濟新聞》指出,中國在鋁生產端、消費端都有全球約50%份額,但2060年前要實現碳中和,可能要對生產過程會造成大量碳排放的鋁踩下剎車,將改變鋁價和市場格局。
事實上,全球鋁生產和流通近年來一直存在中國、中國以外所有國家2種格局,鋁期貨交易最主要的2個交易所,也分別在上海、倫敦。中國早就實現鋁自給自足,最近基本沒有進口過鋁,即使率先從疫情中復工,要用到大量鋁的汽車產業需求旺盛,也不例外。據IAI(國際鋁業機構)統計,中國9月鋁產量315萬噸,相較2月290萬噸已經恢復。
生產鋁有約3成成本是電費,而這些電多半來自發電成本低但碳排放最高的火力發電,業界預期中國將會禁止再增加使用火力發電的鍊鋁廠,並逐步將這些設備淘汰。雖然中國的首選是改用水力或再生能源等綠色電力來鍊鋁,但在雲南的實驗似乎並不相當成功,當地有豐富的水電資源,但在鍊鋁廠陸續進駐後,已經出現電力短缺。
跨國投資銀行高盛(Goldman Sachs)報告指出,「中國將開始依賴鋁的進口,導致市場格局改變。」另家跨國銀行花旗銀行(citibank)則認爲2022年前中國鋁的產能無法再擴大,能源與自然資源諮詢公司伍德麥肯茲(Wood Mackenzie)指出,2025年以後中國鋁產量就不會再增加。
如果中國在增強鋁產能上止步,很可能會推升鋁價。鋁的期貨價格已經在本週回到每噸2000美元之上,但相較2008年時的最高點3070美元,還有相當大的升值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