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痔瘡機率86%!10壞習慣「肛門掉出粉肉團」 廁所滑手機幾分鐘?
▲生活中的小習慣,恐是造成痔瘡生長的大地雷。(示意圖/記者李佳蓉攝)
根據成大醫院統計,國人罹患痔瘡的機率高達86%!許多人深受其苦,就連金曲歌王洪榮宏也曾因籌備新專輯,整天埋首電腦、草率吃飯而爆發急性痔瘡,患部腫如雞蛋,甚至血流不止,情急之下只能拿衛生棉救急。正妹營養師高敏敏指出,網友們的生活作息恐吸引痔瘡找上門,其中又以10大NG惡習最常見。
俗話說「10人9痔」,高敏敏說這是許多人苦不堪言的痛,而生活中的10大惡習都可能導致「肛門靜脈迴流」,罹患痔瘡,更有人因害羞遲遲不敢求診,直到症狀加劇影響生活才就醫。她建議大家,應儘快改掉以下壞習慣,情況嚴重者尋求專業醫師協助,以預防痔瘡發生。
1.愛吃油炸、辛辣刺激食物2.每天吃不到2碗蔬菜+2份水果3.水喝太少的人4.熬夜、應酬、作息差5.常便秘、腹瀉者6.抽菸、酗酒者7.孕婦、老人血液迴流不佳者8.久坐不動上班族9.肥胖、尤其肚子肥大者10.坐馬桶滑手機>5分鐘
▲營養師分析「10大NG惡習」,網友中了幾項?(圖/高敏敏營養師授權提供)
蕭慕琦醫師解釋,痔瘡的表層是黏膜層,會分泌摸起來溼溼的黏液,但其實裡頭沾滿如大腸桿菌等細菌。一般痔瘡可依「痔核」區別爲1~4度,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有第1度,因從小到大每天都在排便,因此受到摩擦會「出來一些些」,痔核若還在肛門裡就算第1度,一般無症狀。若是第2度,痔核會跟糞便摩擦而往外推,直到排便結束再縮回。
蕭慕琦接着說,第3度痔瘡需要自己用手將其推回;待第4度最嚴重狀態,肛門內的肌肉纖維、結締組織斷裂時,痔核就會落在肛門外,有些人上完廁所後「整坨都在外面」,還要洗一洗再把它推回去。一般第3及第4度痔瘡都可以考慮手術,但仍要視症狀而定。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家醫科醫師姚偉明指出,「經常用力排便」或「長時間蹲坐廁所」,很容易導致肛門靜脈高壓而膨大凸出,造成痔瘡。姚偉明提醒,民衆一定要養成正確的排便習慣,上廁所就專注上廁所,不要一直滑手機,把上廁所時間控制在15分鐘內,沒便意也不要硬蹲,要多喝水、吃蔬果。
想要有效改善腸胃道,解決便秘困擾,營養師李婉萍建議,可用硬纖維搭配軟纖維的方式進食,像蘋果的外皮是硬纖維,果肉是軟纖維,兩者搭配後,即可幫助維持腸道暢通!另外,適量補充益生菌也可改善腸胃問題,選擇益生菌時也建議大家要吃到「益生元」,例如葡聚多糖、果寡糖,這些可以幫助好菌長大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