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增強改革的“牽引力”(評論員觀察)

陳 凌

問題是改革的邏輯起點。改革是由問題倒逼而產生,又在不斷解決問題中而深化。奔着問題去、盯着問題改,改革纔會釋放更大紅利

改革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要想實現“一子落而滿盤活”的效果,找準着力點和突破口是重要一環

改革能釋放出怎樣的紅利?通過“一粒藥”,可以窺見改革的牽引帶動效應。

對糖尿病患者而言,胰島素是控制血糖的日常必備藥物,卻一度價格虛高。隨着醫藥集採改革的推進,胰島素被納入集採範圍,中選產品平均降價48%。

改革既提升了羣衆用藥的可及性和質量,也減輕了用藥負擔。與集採前相比,療效和安全性更好的三代胰島素使用量佔比從58%提升至70%。

不僅如此,集採的意義還在於助推三醫聯動、促進行業升級。一家醫藥企業近年來有多款創新產品被納入醫保目錄,其董事長感慨:“這些創新藥進入醫保,不僅能降低患者用藥負擔,也爲企業創新轉型、穩健發展提供了新動力。”羣衆得實惠,行業得發展,彰顯醫藥集採改革的“牽引力”。

事業發展出題目,深化改革做文章。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發揮好改革的突破和先導作用,依靠改革破除發展瓶頸、匯聚發展優勢、增強發展動力。”

問題是改革的邏輯起點。改革是由問題倒逼而產生,又在不斷解決問題中而深化。奔着問題去、盯着問題改,改革纔會釋放更大紅利。

以政務服務改革爲例,隨着高質量發展深入推進,除了辦理證照等基本政務服務需求外,企業對人才、金融、科創等服務也有了更多的需求。如何在減負的基礎上,更好滿足經營主體對個性化、精準化服務的需求?這是企業的呼聲,也是改革之所向。有的地方推出政務服務增值化改革,通過“基本服務+衍生服務”“企業全週期服務+產業全鏈條服務”等,爲經營主體提供更優服務。改革瞄準發展所需,企業有了更多獲得感,活力也得到進一步激發。

從這個角度而言,堅持問題導向,聚焦解決卡點堵點難點問題,把“問題清單”當作“改革清單”,最終形成“成果清單”,才能更好發揮改革的牽引作用。

改革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要想實現“一子落而滿盤活”的效果,找準着力點和突破口是重要一環。

湘贛交界處有條河,在江西叫萍水河,進入湖南則叫淥水。立足破解流域生態保護難題,江西、湖南開展了系列合作。但在實踐中,常遇到信息不透明、協作不暢通、執法不協調、應急不聯動等問題。怎麼辦?兩省抓住制度建設這一關鍵,推動協同立法,對保護規劃協同、執法聯動等作出規定,在法治軌道上推動解決行政區劃壁壘導致的治理難題。隨着協同保護邁上新臺階,河流水質越來越好,流域更多羣衆吃上了生態飯、文旅飯。

這啓示我們,推動改革向更深層次挺進,必須找準切入點,把準落腳點。改革千頭萬緒,找到“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關鍵所在,牽住“牛鼻子”,就能以點帶面提升改革實效。

推動改革取得更大成效,因地制宜是關鍵。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作出的改革部署主要是戰略性、前瞻性、方向性的,在貫徹落實中,應緊密結合實際,細化相應方案,切忌照搬照抄、“依樣畫葫蘆”。結合實際開拓創新,尋求有效解決新矛盾新問題的思路和辦法,努力探索可複製、可推廣的新鮮經驗,這同樣是不斷增強改革的“牽引力”的內在要求。

改革關頭勇者勝,勇氣來自哪裡?來自人民羣衆的期盼與支持,來自推動發展的責任和擔當。堅持問題導向,找準改革突破口,不斷探索創新,當好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堅定行動派、實幹家,定能推動改革不斷取得新突破,持續爲經濟社會發展增動力、添活力。

《 人民日報 》( 2024年10月11日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