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充常保年輕的膠原蛋白 這些低脂食物幫大忙

膠原蛋白會胖嗎?膠原蛋白補充有用嗎? 營養師告訴你哪些可以吃、哪些不能吃。(示意圖/Unsplash)

許多人以爲,多吃膠原蛋白就可以直接爲身體補充膠原蛋白,不過,膠原蛋白只存在動物身上,吃多了會有膽固醇與肥胖等問題,因此也可以攝取脂肪含量較低的蛋白質食物,一樣能取得體內自行合成膠原蛋白的胺基酸原料

膠原蛋白是由分子組  身體無法直接吸收

皮膚科副教授蔡仁雨說,這樣的想法並不完全正確,因爲食物中的膠原蛋白是由大分子組成,把它吃進腹中,也無法直接吸收,更談不上要精準的送到臉部、胸部等亟需回春的部位。

不過,這也不代表吃膠原蛋白食物就完全沒用,膠原蛋白與其他蛋白質食物一樣,經過腸胃道消化,轉變成爲小分子的胺基酸型態後,便可以爲身體利用,做爲催化生命各種化學反應,或是修復及合成各種細胞或組織的原料,當然也包括重新組合成膠原蛋白等。

補充體內的膠原蛋白 這些低脂肪食物幫大忙

膠原蛋白只存在於動物身上,臺灣人的日常飲食中有不少新鮮食材,例如豬耳朵、豬腳蹄、豬軟骨豬皮豬尾牛尾牛筋雞爪雞翅雞屁股、海蔘、魚頭魚皮魚翅魚肚等都富含膠原蛋白,咀嚼時Q勁十足,還帶有咕溜咕溜的滑嫩感,這種富含膠原蛋白食物,吃起來實在很續嘴。

現代人重視身材保養,女性們更希望維持穠纖合度,日常飲食的熱量控制便顯得特別重要。營養師張斯蘭說,動物性的膠原蛋白食材多半富含脂肪,有時補得不恰當,反而是吃進一堆熱量。

若想補充體內的膠原蛋白,多樣化的攝取脂肪含量較低的魚肉、雞肉、豬肉、牛肉、牛奶、蛋、豆類等蛋白質食物,一樣可以取得體內自行合成膠原蛋白的胺基酸原料。

根據衛生福利部建議,成年人每天的蛋白質攝取量爲每公斤理想體重1公克左右,相當於每人每天吃3~8份的肉、魚、豆、蛋類(魚或去皮雞、鴨肉、牛肉約30克,或是豆腐1塊、無糖豆漿1杯或蛋1顆爲1份)。

動物性膠原蛋白 每週最多3次避免變胖

不過,如果嗜吃動物性膠原蛋白食物,進食前就要先精打細算,懂得如何代換。張斯蘭舉例,吃一塊3根指頭大小的豬腳,除了吃下膠原蛋白外,還相當於吃下了12公克的脂肪含量,也就是約莫4∕5湯匙的油,如此一來,這餐其他的主菜配菜就要改以低油無油烹調原則又如果1餐中吃了1支富含膠原蛋白的全翅,則該餐其他肉類及油脂的量都要相對減少,不然很容易因爲吃進太多脂肪而變胖。

維生素C補膠推手 烹調方式要注意

在補充膠原蛋白的同時,也不要忽略最好同步攝取維生素C。張斯蘭指出,維生素C是合成膠原蛋白的重要輔助,若缺乏維生素C,吃進體內的蛋白質,就無法順利分解、合成爲膠原蛋白。

維生素C含量高的食材有柑橘、柳丁、檸檬、草莓奇異果芭樂,以及深綠、深黃、深紅色蔬菜等。成人每天的維生素C建議攝取量爲100毫克,差不多每天吃到3份蔬菜(每份約半碗量)及2份水果(每份相當於中型橘子或土芭樂1個),就不至於會有維生素C缺乏的問題。

另外,自由基會加速人體老化,使膠原蛋白不斷流失,因此,要留住青春,也要多多攝取能幫助清除自由基的抗氧化劑,如β-胡蘿蔔素、維生素E及微量元素硒等;像是五穀雜糧等全穀類食物、堅果類等都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番薯、胡蘿蔔、番茄芒果哈密瓜及菠菜等黃綠色及紅色蔬菜水果,都含有不少胡蘿蔔素大蒜、洋蔥磨菇海鮮等則含有硒,都是平價又好吃的健康食材。

至於烹調方法上,已知燻烤油炸類的食物進入體內後,會增加體內自由基的生成,加速老化及膠原蛋白的流失,所以除了選對好的食材外,也建議在烹調上儘量以清蒸、涼拌、汆燙或中低溫煎炒等方式料理,用輕食調理來爲自己留住青春。

素食者補膠 這些膳食纖維多吃有益

素食者無法從動物身上取得膠原蛋白,但有些植物膠質結構與膠原蛋白近似,只是分子序列較小,攝取之後,同樣可以取得體內自行合成膠原蛋白的胺基酸原料。

例如木耳、大豆、山藥、秋葵洋菜、紅棗、納豆、胡蘿蔔、蘆薈、珊瑚草、愛玉、蘋果等,這些食物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與膠質,可幫助腸胃蠕動,加速體內環保,也含有多種人體必需的維生素與抗氧化成分,經常輪換食用,對皮膚保養與維持健康都有益處。(編輯樑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