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醫:國人體內塑化劑濃度 高歐美7倍

臺北醫學大學發現國人尿液塑化劑代謝物濃度高於許多歐美國家,外帶食物常用塑膠袋是原因之一。記者胡經周/攝影

國衛院與臺北醫學大學營養學院食品安全學系合作研究發現,國人體內塑化劑濃度含量高於許多先進國家二到七倍,食安專家表示,外食族應避免使用塑膠袋或紙碗裝熱湯,食物應去除包裹的保鮮膜再微波,避免暴露在過多的塑化劑環境中。

臺北醫學大學食品安全系副教授廖凱威說,二○一一年國內發生塑化劑事件後,政府加強稽查食品添加物,該研究於二○一三至二○一六年,共蒐集年齡介於七至九十七歲全年齡的二千位民衆尿液,分析其中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代謝物濃度。

研究發現,塑化劑代謝物濃度高於許多其他先進國家,其中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DEHP,部分代謝物濃度甚至是美國、加拿大、德國的二到七倍。

廖凱威說,食安風險不只病原菌與急性毒,還包括塑化劑等內分泌干擾物質(EDCs),又稱爲「環境荷爾蒙」,容易影響性荷爾蒙、甲狀腺素、胰島素等正常荷爾蒙作用,尤其是對生殖系統方面,例如降低睾丸功能、干擾月經週期、影響兒童生長髮育、增加不孕與癌症風險。

塑化劑代謝所需時間不長、只要幾天,而與國衛院合作調查數據顯示,民衆日常暴露於塑化劑的情形非常普遍,如不沾鍋塗層磨損卻捨不得換,或經常使用塑膠袋和紙碗裝熱湯、食物包裹保鮮膜微波等。

紙類免洗餐具大部分都是複合材質,通常在紙漿外層加上防水、防油的塑膠膜及螢光增白劑等,這些外帶紙盒暗藏內分泌危機,食物溫度愈高,塑膠釋放有害物質的風險就愈高,建議民衆減少使用。

臺北醫學大學營養學院院長謝榮鴻表示,全球有十分之一人口因食品污染而罹病,而有超過二百種疾病是食物污染所引起、有百分之四十的食因性疾病(食物中毒)發生在五歲以下兒童,可見食物污染問題嚴重,但除了感染物、微生物、農藥外,民衆更應該重視內分泌干擾物質。

今天是「世界食品安全日」,如何減少暴露內分泌干擾物質?北醫大食安中心副主任蕭伊倫說,平時不使用有損傷的美耐皿餐具及不沾鍋塗層接觸食物,並減少使用低密度聚乙烯(LDPE)材質餐具盛裝熱食,也建議民衆自備環保餐具,正確使用與食材接觸的容器與廚具、減少環境負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