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聯醫院長黃勝堅 文大談「死亡識能」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院長黃勝堅,今日前往文化大學華岡大講堂」發表專題演講。(文大提供/李侑珊臺北傳真)

文化大學校長興慶。(文大提供/李侑珊臺北傳真)

文化大學今日舉行「華岡大講堂」。(文大提供/李侑珊臺北傳真)

致力推廣善終與長照的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總院長黃勝堅,今(27)日在文化大學「華岡大講堂」演講指出,臺灣即將步入超老年化,希望產官學界協力推動社區友善關懷照護,醫師也要從「醫匠」變成「醫者」。盼更多人能依循上蒼建立的善終程式,不過度急救,讓微笑善終成爲臺灣最美的標誌。

文大校長徐興慶表示,黃勝堅是知名的神經重症專家,歷年來致力推廣器官捐贈、安寧療護病人自主權利法、社區居家整合照護及醫養結合等,他將照護經驗結成榮獲開卷獎、金鼎獎的「生死謎藏」等書集,月前並獲總統創新獎,深獲肯定。

「善終就是淡淡的微笑,病人微笑地離開,而陪伴家屬也是淡淡微笑送走摯愛。」黃勝堅以「從尊重感恩談創新與包容」爲題,與數百文大師生分享他「從白色巨塔走進社區家庭」、「醫師治病也要顧死」的從醫歷程說,善終跟「死亡識能」關係密切,醫師要預防病人受苦,病人也要預防家屬受苦;具備死亡識能能讓醫師與家屬關係更穩定和諧,也不致於讓家屬在急救與不急救間痛苦。

黃勝堅並以其父籤不急救聲明、「身上不能有一條管子」爲例說,這不是放棄生命,而是一種古老的智慧,因爲面對臨終,尊嚴與舒適更重要。當時家族裡有多位醫生,還問他父親「插鼻胃管可嗎」?其父仍然反對,「既然要好走,就乾乾淨淨的走,這就是善終。」

黃勝堅並形容長照2.0爲一艘大船,卻難以在浩瀚苦海中找到每個需求者,應思考高效能社區整合照護,依病人需求於決策期、穩定期、瀕死期、悲輔期等期別給予不同的照護。「臺灣引進長照比歐美晚,此時卻是改善最佳時期」。

出席與談的永和耕莘醫院院長鄒繼羣也提及全人關懷與整合照護的重要,並期許未來臺灣長照讓民衆可以在心理健康的生命狀態下,過着有品質而富足的生活陽明大學吳肖琪特聘教授則希望每個年輕人都能make a wish,從此刻開始思考如何面對老人社會,「越早面對,越能和善面對自己的老人生活」;文大學體育學院蘇俊賢院長則提到該院引進各種友善運動、融入社區、提供樂活健康運動的概念,相信這也是未來健康教育的終極意義

文大自去年9月開始推出「華岡大講堂」學術論壇,希望透過學術大師學思歷程及反省,引領師生個人思考生命的意義,以及學問與社會結合的全新價值。除了黃勝堅總院長這場演講,文大於本學期另安排兩場「華岡大講堂」,並邀請僑委會委員長振源主講「南向泰啓程展望僑世界:從數位外交到僑務槓桿支點」,以及12月8日前衛生署署長楊志良主講「從世界局勢看臺灣發展」,都將開放給全校師生及民衆聽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