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傳承好城鄉歷史文化需要多維度創新
近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在城鄉建設中加強歷史文化保護傳承的若干意見》。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會議時強調:“要本着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的態度,建立分類科學、保護有力、管理有效的城鄉歷史文化保護傳承體系。”在城鄉建設過程中,保護傳承好歷史文化是延續文脈、厚植底蘊、堅定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要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加強在理念、內涵、功能、模式與機制等方面的積極創新。
第一,創新保護傳承理念。一是要樹立“保護文物也是政績”的思想觀念,自覺站在歷史傳承、文脈賡續的高度,將歷史文化視爲城市的“傳家寶”,將其融入城市總體戰略,恰當地處理好短期與長期、局部與整體利益的關係。二是要樹立系統完整保護的理念,既要保護單體建築,也要保護街巷街區、城鎮格局,還要保護好自然景觀、人文環境;既要守護好文物古蹟、舊城街巷等物質文化遺存,也要傳承好風俗習慣、手工技藝、戲曲藝術等非物質文化遺產。三是建立保護活化統一的理念。從簡單的控制性保護轉向積極的功能轉化和創意活化,通過文旅融合、數智賦能等方式,讓文化保護與現代生活融爲一體。四是樹立協同共護的理念。各級黨委和政府在發揮好主體責任的同時,要通過服務購買、稅費減免、榮譽激勵等形式,整合廣泛的社會力量參與其中。
第二,創新歷史文化內涵挖掘整理方式。歷史文化是聯繫城鄉過去、現在與未來的紐帶,因此在推進原真性、系統性保護的同時,要深入挖掘歷史文化內涵,做好去粗取精、去僞存真的工作,明確重點保護什麼、傳承什麼和創新什麼,讓城市文脈能存於歷史、活在當下,更服務未來。要開展好歷史文化資源的普查工作,加強對文物、史料和故事的蒐集、整理與研究,形成資源數據庫和文化演進譜系。要與時俱進,對文化內涵進行現代化解讀,闡釋好歷史文化蘊含的深刻哲學思想、人文精神和道德理念,提煉古今的共同價值觀與精神追求。如被譽爲“重慶外灘”的重慶南濱路在堅持保護優先的基礎上,創新闡釋歷史遺存所承載的文化,賦予其新內涵,爲區域塑造大氣、開放、包容、進取的城市精神,以及發展文旅休閒、高端商務、數創經濟等業態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質與動力源泉。
第三,創新文化載體功能。歷史文化保護強調的是“保護”,不是“保存”, 因此既要注重其存在價值,更要激發其使用價值,不能只將文物遺存“收藏在禁宮”“書寫在古籍”,而是要讓其活起來,活躍在百姓的日常生活裡。其中之關鍵是要深入挖掘遺產所蘊含的精神價值、美學價值、科學價值、社會價值與經濟價值,強化古爲今用,通過文旅融合、場景營造、數字虛擬、主題文創等方式,賦予文化遺產新功能,讓其在功能轉化中獲得新生。從經驗來看,轉化秘訣是要生成基於市場需求的創新創意,因爲歷史文化遺產只有通過內容或形式的創新,轉變爲能被人們輕鬆理解、可親可感的東西,才能獲得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如成都遠洋太古裡堅持“一個優秀的空間既要沉澱城市的文化與歷史,又要提供開闊的平臺彙集當代思潮”的設計理念,完整保留了東西糠市街、和尚街、筆貼式街等歷史街道和6座傳統院落,將城市歷史記憶融入現代城市生活和文旅業態中,激活了文化遺產的現代功能與價值,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第四,創新活化利用模式。對於城鄉歷史文化而言,保護是基礎、傳承是方向、利用是動能。統籌好保護傳承與利用,重點是要推動活化利用的模式創新。一是融資模式的創新。文化遺產是城市的重資產,保護投入資金大,但變現速度較慢,需要長線資金支持;同時,歷史文化保護具有較強的社會效益,純社會資本難免急功近利。之所以在城鄉建設中文化遺址屢被拆除,就是因爲對於市場主體特別是房地產商而言,歷史建築保護與維修成本高、功能置換難,推倒重建是最符合成本邏輯的做法,因此採用合理的融資模式非常關鍵。例如重慶南岸區在建設龍門浩老街中,政府通過地方專項債籌集資金,然後採取EPC模式(工程總承包)建設,確保了城市更新中的保護優先。二是要探索融合發展模式,通過推動“文化遺產+旅遊休閒”、節慶演藝、數字經濟、新興產業等形式,擴大活化利用的潛力空間。
第五,創新多元參與機制。由於歷史文化保護傳承的公益屬性,客觀上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要肩負起主體責任,建立健全保護傳承利用的系統制度。與此同時,也要認識到保護傳承的社會屬性,積極創新協同機制,激發最廣泛的社會力量參與其中,構建歷史文化保護傳承的利益共同體。如在廣州永慶坊的保護利用中,市級相關部門負責組織統籌,區級政府負責建設實施和後期監管,社區及運營機構聯合推動街區更新與微改造,形成了涵蓋市、區、社區、企業的協同保護利用機制,確保歷史文化街區的可持續發展。
(作者單位: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產業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