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智慧農業因應氣候風險
氣候變遷導致的極端事件加劇,使得農漁業生產力受損、產銷失衡、農產價格飆高,進而影響到民衆的日常生活,臺灣亦深受其害(如受極端氣候衝擊,導致全臺最大文蛤產地僅收三至四成)。
繼上次凱米颱風侵臺造成國內農業累計損失近卅億元臺幣,蔬菜價格上揚八點五八%,八月消費者物價總指數(CPI)達二點五二%;這次山陀兒颱風登陸臺灣之前,國內菜價已經應聲上漲,九月一日臺北市蔬菜每公斤均價來到六十三點八%元,達近五年來最高;在羣衆預期心理下,各超市架上的生鮮菜類被一掃而空,短期內葉菜類價格恐難以回穩。
既然政府強調要建立「韌性農業」,就應該拿出具體成效,讓菜價能維持在穩定合理區間,達到農民、廠商、消費者多贏的局面,而不是採取低於某價位就啓動保價收購的做法。想要建構具韌性的臺灣農業,須同時整合技術創新、教育培訓、資訊共用與環境保護,但這些年臺灣花費在研發農業適應,減緩氣候變化的關鍵技術嚴重不足,未見政府積極取消損害環境永續的政策措施,致遇雨成災,民怨不止。
鑑於極端氣候威脅全球,聯合國日前發起「以人工智慧方案加強應對氣候災害韌性全球倡議」,旨在利用人工智慧等先進技術加強災害管理,提高人類應對天然災害的韌性以降低災害風險。歐盟爲幫助農民減輕和適應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除推出「農場到餐桌」戰略外,亦積極向氣候智慧型農業模式轉進。
臺灣處於災害性天氣與地震好發區,維持農產品產量難度更高,所幸隨着農業科技的不斷創新,爲應對極端氣候頻發、穩定蔬菜供需,提供了新的思維與作法,其中AI+氣候智慧型農業成爲可行方案,值得大力推動。
具體做法有:
一、透過AI與以核子技術助力基因編輯等新科技應用,加速培育適合臺灣種植、抗逆性能強(高溫、耐旱、抗澇、抗病蟲害等)的蔬果品種,保障蔬果供給的穩定。
二、運用AI氣象災害預警模型減少災害損失,並降低民衆預期心理,避免搶購、囤積等不理性行爲。
三、透過智慧農業降低肥料、農藥等使用量,可避免颱風到來前,因菜農搶收而造成農藥殘留超標及食安風險。
四、擴大推動設施農業、智慧農業、精準農業、植物工廠等新農業生產模式,有效降低風災、暴雨、乾旱等對農作物生產的影響,確保蔬果穩定供應及菜價平穩。
五、透過無人機協助運送受阻於風災、暴雨、土石流,而無法往外運送的高山蔬果。
六、提供足夠的優質種苗及生產技術,採取週年栽培模式,提升土地利用率和蔬果產量,保障蔬果四季供應,維持蔬果價格穩定。
七、加強推動智慧物流、智慧倉儲、冷鏈設施,減少運輸過程中的損失。
八、透過精準預測,適時適量進口蔬菜,以補足國內蔬菜供需短缺並穩定菜價。
氣候變遷正在徹底顛覆農民的生活,並從根本上改變農業的生產方式。對於小農來說,適應氣候變遷併爲未來的氣候衝擊做好準備的難度相當高,需要政府大力協助。面對氣候風險的不確定性不斷增加,農業部門應該積極調整發展策略及預算分配,以強化抵禦風險的能力,不能僅消極的靠補助來善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