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在疫情蔓延時~學習PEACE五部曲與愛之語 讓親子關係不被疫情擊敗
臺灣疫情突然升溫,雙北及全臺陸續從15日及19日起,進入防疫三級防疫警戒,各級學校多停課到6/14,在家工作人數變多,大人小孩一起在家的時間變長,然而纔不過一、二天的時間,網路上就出現大量的家長崩潰文及梗圖,以及學齡前孩子罰站照。
▲處在疫情重災區的小學家長在放學後紛紛前往學校去接小孩回家。(圖/記者湯興漢攝)
怎麼會這樣?原因很簡單,兒童及青少年與同儕社交活動減少,在家中時間延長,使得孩子情緒壓力上升,較易生氣、反抗及不聽從父母的話,導致親子衝突增加,家裡頓時像壓力鍋。家有兩個小孩的陳媽媽也說,「我除了在家上班,還要煮三餐,監督小孩寫功課,孩子與父母的壓力都增加。」
▲停課延長「手掌」都打掉了,家長崩潰補貨神器「怕不夠」。(圖/翻攝自Facebook/爆廢公社)
全家盟理事長彭淑燕向筆者表示,「這次停課對家長來說是一個考驗!」因爲孩子平時學習進度,交給學校盯就好,現在要家長自己承擔下來,重視課業的家長們壓力頓時加增。
「不過,危機是最能讓家人團結在一起的時刻!」彭淑燕建議,「爲避免個人衝突的發生,儘量帶着幽默感看問題,家人相處學會情緒管理可以避免掉許多常在新聞中看到的社會或家庭悲劇。」
▲老師線上教學看到家長穿內褲走動,這也成爲疫下線上教學的一個插曲。(圖/翻攝自爆怨2公社)
困擾家長們的事是,「我都有跟孩子講啊,但是孩子都不聽!」對於家長們普遍面臨的「講不通」困境,彭淑燕告訴筆者,「若一味要求他人(孩子)達成我們的要求,當然難溝通,因爲情緒感受是我們個人的,他人無法爲我們的情緒感受負責。正確的說清楚、講明白,要用『我訊息』溝通,說出我們的情緒感受以及對事件情境的期望,好讓他人(孩子)瞭解。」
除了善用「我訊息」與孩子溝通之外,家長們還有哪些與孩子溝通的撇步?以下提出兩項建議:
一、在家防疫避免焦慮,維持身心平衡,可參考衛服部推出的陪伴孩子安心防疫PEACE五部曲:Ploicy-follower(遵守政策)、Enhance the safety(促進安全感)、Accept your emotion(接納情緒)、Change the habits(改變習慣)、Engage in life(投入生活)
▲「愛」與「被愛」是人們的基本需求。(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Pexels)
二、學習愛之語。「愛」與「被愛」是人們的基本需求。蓋瑞巧門博士(Gary Chapman, Ph.D)的五種愛之語不僅適合在夫妻和情侶之間使用,更可以幫助打開親子間愛的頻道, 愛之語包括「肯定的言語、服務的行動,身體接觸、精心時刻、接受禮物」。
父母若能瞭解每個孩子對於接收愛的語言各有不同;比如孩子喜歡聽肯定的言語,若能具體的肯定他,可能比默默爲他打理好生活瑣事更令人感動。
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珍惜把握陪伴孩子的每一刻,家長何妨趁着這次的防疫在家時間,重拾和孩子相處的美好時光吧!
熱門點閱》
► 疫情升溫!急診爆、病房滿 醫護處於高度感染風險 聯醫工會向社會求助
► 斬斷傳播鏈!精準危險分層 建立主動快篩監視系統(陳秀熙、許辰陽、陳立升、嚴明芳、任小萱)
► 疫情重創經濟》李沃牆/缺水缺電又缺疫苗 經濟影響能「校正迴歸」嗎?
► 疫情重創經濟》盧信昌/結合補貼與商業 將成臺灣再出發關鍵
●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