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們退出社區團購?謠傳!有供應商禁止供貨!
(原標題:阿里美團拼多多退出社區團購?知情人士:謠傳!有供應商禁止供貨!人民日報評論:別隻惦記着幾捆白菜的流量)
來 源丨21世紀經濟報道綜合自人民日報評論(作者 常盛)、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楊清清、陶力)21世紀商業評論(記者 、曹彥君)、看理想、券商中國、證券時報·數據寶、澎湃新聞、每日經濟新聞
圖 / 圖蟲
賣菜,成了互聯網巨頭們廝殺的新戰場。一時間,美團、拼多多、滴滴旗下的社區團購平臺補貼、促銷滿天飛。
由於補貼力度巨大,社區團購平臺上的生鮮價格往往遠低於同類產品在農貿市場的價格。有網民觀察發現,某社區團購平臺出現1千克土豆0.98元的售價,而線下土豆的價格大約在2.5元/斤,價格相差近五倍。
爲何社區團購先盯上了賣菜?因爲,在互聯網流量價格日益昂貴的今天,買菜作爲大衆生活的高頻場景,簡直就是互聯網流量的發動機,不但可做到導流,而且用戶習慣一旦養成,給平臺擴展至多品類甚至全品類留下極大的想象空間。
多家公司將退出社區團購?“謠傳”
今日,有網傳阿里馬雲、美團王興、拼多多黃崢等均表示,將退出社區團購業務。
網傳多家公司將退出社區團購 朋友圈截圖
一時間,網絡上衆說紛紜,有人半信半疑,也有不少人堅決認爲是謠言。
之所以會引起這麼大影響,業內人士認爲,主要是因爲在這些網絡傳言出現之前,《人民日報》12月11日對“社區團購”發文稱“掌握着海量數據、先進算法的互聯網巨頭,理應在科技創新上有更多擔當、有更多追求、有更多作爲。別隻惦記着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科技創新的星辰大海、未來的無限可能性,其實更令人心潮澎湃。”
有觀點稱,近一個半月,中央接連出臺反壟斷政策及多次反壟斷表態,或預示着互聯網反壟斷強監管時代已經到來。
12日,據券商中國消息,接近這些公司人士告訴記者,上述網傳爲謠言。也有券商互聯網行業分析師向記者證實“這是謠傳。”
“真實性肯定有問題,這麼大一個公司戰略問題呢,怎麼可能這麼兒戲。”有券商互聯網行業分析師向記者表示,“這應該是謠傳。”
證券時報·券商中國記者體驗多個社區團購業務產品發現,後者均正常使用,而且不少推出了雙十二的營銷活動。
打開美團APP——美團買菜,根據用戶的地理位置,系統會自動配置最近的“美團買菜”提貨點,用戶下單之後就可以儘快提到商品。
在盒馬鮮生“優選”區,拼多多的多多買菜裡,也在今天推出了雙十二專場,通過購物紅包、滿減折扣等激勵消費。
近來,隨着社區團購的競爭加劇,互聯網巨頭紛紛入局,多個社區團購產品也通過購物補貼和新客補貼等方式抓緊獲客。
據澎湃新聞,江西南昌,橙心優選、美團優選、多多買菜等多個APP都在今年上線,顧客只要通過APP選擇自提點購買生鮮後,就可以到店自取。但當地農貿市場有菜販稱,生意大受影響。
據悉,今年農貿市場的銷量至少減少了三成。看着越來越空曠的菜市場,衆多菜農苦不堪言。
12月12日,滄州市華海順達糧油調料有限公司發佈“關於禁止給社區團購平臺供貨公司供貨通知”,該公司稱,公司收到多方投訴,以多多買菜、美團優選等位代表的社區團購平臺出現嚴重低價現象,甚至個別產品遠低於出廠價,影響嚴重,損害客戶利益,現針對經銷商操作社區團購平臺做出以下要求。
華海順達董事長錢清華表示上述公告屬實。據他透露,公司業務部門在12月12日下午接到多個供貨客戶投訴,有多個社區團購平臺通過補貼拉顧客,引發了市場價格戰,因此公司發佈上述公告。
公開資料顯示,滄州市華海順達糧油調料有限公司始建於2003年,是國內第一批集生產、加工、分裝、銷售爲一體的綜合性農業產業化企業,產品主要包括香辛料、乾果製品、海產品、幹食用菌、雜糧、糖、澱粉等十一大類300個品種。
除此之外,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獨家獲悉,除了華海順達之外,也有其他供貨商相繼發佈類似停止供貨的通知,其中包括漯河市衛龍商貿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衛龍”)。
衛龍在《關於禁止給社區團購平臺供貨的通知》中稱,近期公司收到衆多投訴,以“多多買菜”、“美團優選”等爲代表的社區團購平臺出現嚴重低價現象,甚至個別品項遠低於出廠價,影響嚴重,損害客戶的利益。同時在該通知中對公司明星單品設定指導價格。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12月11日晚間消息,京東集團將以7億美元戰略投資湖南興盛優選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興盛優選”)。消息發佈後,京東盤前股價拉昇,從下跌轉爲上漲。
2020年以來,在疫情催化下,社區團購獲得空前關注,包括美團、拼多多、京東、滴滴紛紛涌入這一賽道,多個互聯網巨頭將社區團購視爲戰略級發展方向。
其實社區團購自2016年起就小有發展,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改變了人們的消費習慣,社區團購迎來了爆發式增長。
到了下半年,凡是有名的互聯網巨頭一一跑步入場佈局社區團購。據證券時報·數據寶梳理:
今年6月份,滴滴旗下社區團購品牌“橙心優選”上線。
7月份,美團宣佈成立“優選事業部”;
8月份,拼多多旗下社區團購項目“多多買菜”上線;
10月份,蘇寧菜場社區團購平臺在北京上線。
12月11日,京東集團發佈公告表示將向社區團購平臺興盛投資7億美元。
在其他巨頭紛紛入場的同時,哈囉出行卻悄悄關閉了旗下社區團購平臺“哈囉惠生活”的多個入口。在微信小程序中搜索“哈囉惠生活”,進入後卻顯示“服務器錯誤”,另一個“哈囉惠生活門店端”小程序也顯示“目前歇業”。資料顯示,“哈囉惠生活”於今年上半年”陸續在山東淄博、濰坊上線,運行時間不到一年。
資本也對這一領域呈現高度熱情。今年以來,中國社區團購和生鮮電商領域已累計發生十餘次融資,金額高達百億元。據天風證券統計,十薈團在今年內三度獲投,共獲2.497億美元融資;興盛優選完成了8億美金的C+輪融資,投資方包括KKR、騰訊投資、紅杉資本等。
根據艾媒諮詢,2019年社區團購規模達到340億元,預計中國社區團購市場發展態勢良好,到2022年中國社區團購規模有望達到千億級。
互聯網巨頭入局
讓買菜更便宜了嗎?
圖 / 圖蟲
據“看理想”報道,上海財經大學經濟學院教師樑捷認爲,菜場和小商販不會就這麼簡單地完全被替代。
中國老百姓對於“新鮮”的追求要求很高,尤其對於老年人,爲了追求新鮮,可以大早上就親自去買,而不會信任互聯網這樣通過“別人的手”來挑選的蔬菜。互聯網巨頭即使搶到這個市場,只要品質控制不能夠保證,消費者馬上就會離開了。換句話說,只要有中老年人存在,菜市場的需求就會存在。
那麼,鉅額補貼真的能讓消費者買到更便宜的菜?
別忘了“大數據殺熟”和壟斷所造成的後果。“一旦被社區團購壟斷後,東西會不會就不便宜了”?這樣的擔心不無道理。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教授聶輝華指出,電商有打價格戰的補貼,這些錢說到底是通過壟斷得來的。許多互聯網巨頭在各自細分行業往往處於壟斷地位;本來在競爭性行業打價格戰就是有爭議的,用壟斷行業的利潤到新的行業打價格戰,這就更是一種惡性競爭了,甚至可能涉嫌違反了《反壟斷法》。
清華大學國家戰略研究院特約研究員劉旭也向21世紀商業評論記者表示:
社區團購企業低於成本出售的行爲違反了《價格法》中相關條例。《價格法》第14條列出多種不正當價格行爲,其中包括“在依法降價處理鮮活商品、季節性商品、積壓商品等商品外,爲了排擠競爭對手或者獨佔市場,以低於成本的價格傾銷”。
《反壟斷法》中的相關條例也可用於規制社區團購企業的補貼行爲。
市監部門可以要求互聯網巨頭根據《反壟斷法》第45條作出經營者承諾,即在一定期限內採取具體措施消除涉嫌壟斷行爲的後果,及時整改,避免在推廣時進行大幅度的補貼,排擠中小商販。
但具體執行上困難重重。
劉旭指出,如果讓地方價格監督部門出面,舉證相對容易,但處罰金額少,執法範圍侷限於縣市一級。如果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反壟斷局出面,要求在社區團購這一細分行業涉嫌具有單一支配地位或者是共同支配地位的企業進行整改,但從立案到結案往往需要較長週期,不利於短期內解決問題。
此前網約車、共享單車行業未曾因價格戰受到監管機構的查處或約談,但在外賣行業,美團、滴滴、餓了麼三家企業由於2018年在無錫亂髮優惠券導致平臺爆單,遭到當地工商部門約談。
社區團購行業的瘋狂補貼模式絕非長久之計,依據網約車、外賣等行業的經驗,市場出現一兩家巨頭後,價格會恢復到正常水平。
那時,傳統的菜商肉販或已被擠出市場。
劉旭說,社區團購企業往往與大商家合作,對菜市場的個體商販影響很大。小商販風險抵禦能力差,需要承受商鋪租金、人力、產品積壓腐爛導致的損失等成本,一兩個月的虧損就可能把他們壓垮。“這對社會就業造成了負面影響,執法機構應該介入,例如限定促銷的額度、時間和次數。”
另一方面,互聯網巨頭進入社區菜市場,並非沒有可圈可點之處。
劉旭指出,農貿產業鏈的成本具有很大的壓縮空間。傳統農產品產業鏈中間環節多,從菜地到零售端經過多層批發商擡高價格,併產生冷鏈、運輸費用,終端的小商販還需承擔商鋪租金等費用,最終產生很高的運營成本。互聯網巨頭可提升農產品供應鏈效率,降低成本。
他認爲,傳統農貿行業在衛生安全方面存在較大隱患,巨頭們可以運用其規模效應加強對食品安全的控制。
“互聯網巨頭如果能夠平衡各方利益,讓小商販融入他們的體系,這是最理想的情況。”劉旭說。
反對社區團購,是否是反對一件新生事物?對此,聶輝華認爲,社區團購只是把已有的蛋糕切走了一些,卻並沒有真正地做大蛋糕。社區團購,只是通過不同渠道將蔬菜送到消費者手裡,並沒有創造新的產品;甚至還可能會減少就業。可能是因爲太多年發展中國家的經歷,導致我們對於效率的偏愛,和不公平的容忍,好像只要有效率,就可以完全不管公平了。
聶輝華提出了思考:
“說實話,中國的電商已經很強大了,它利用了中國的人口紅利和多元化的場景優勢。但是這些互聯網巨頭應該有社會責任,他們也有這個實力,有錢、有人、有豐富的應用場景,應該有更大的擔當。
爲什麼不去啃那些科技上的硬骨頭?爲什麼老是要在賣菜這些‘低端’的,沒有太多技術含量的事情上跟普通的人競爭?這是一個很好的反思契機,反思一下我們的增長模式、是否只注重效率而忽視了人的幸福感。反思這個社會這麼匆匆忙忙地往前奔跑,到底爲的是什麼?”
“別隻惦記着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科技創新的星辰大海更令人心潮澎湃”
圖 / 圖蟲
這段時間,互聯網巨頭企業相繼投入大量資源入局生鮮社區團購,“社區團購”成爲互聯網行業及資本市場熱議的話題。各大互聯網巨頭企業利用海量數據、先進算法和雄厚資本,研究如何拿下社區的生鮮團購。在購物、打車、外賣這些熱點之後,賣菜幾乎成了互聯網的又一個風口。
下沉社區終端,將線上流量與線下供應鏈整合,加大優惠補貼力度,用價格優勢換流量,用戶下單就能等菜上門……在“鷺鷥腿上劈精肉”的生意上發力,或許又是一個互聯網通過商業模式創新改變生活的精彩故事。但輿論場上也有許多不同聲音,除了對於菜販羣體利益深刻改變的討論外,也有不少思考指向對大型互聯網企業的創新期待。前不久,一些互聯網技術公司運用前沿技術破解科技難題,這深刻啓示我們:互聯網累積的數據和算法,除了流量變現,還有另一種打開方式,即促進科技創新。
今年以來,美國接連在芯片上制裁中國科技企業,攻克關鍵技術領域的“卡脖子”難題,成爲舉國上下的關切。互聯網巨頭擁有雄厚的財力、大量的數據資源、領先的數字技術,人們期待巨頭們不僅能在商業模式上進行創新,更能承擔起推進科技創新的責任。這不僅是爲企業發展儲蓄技術,也是企業的社會責任之所在。
事實上,從阿里巴巴的達摩院,到百度的無人駕駛汽車,中國的企業日益注重向科技創新進軍。在當今時代以及更長遠的未來,科技創新能力,掌握關鍵領域核心科技的能力,成爲國家競爭和長遠發展的關鍵要素。如果只顧着低頭撿六便士,而不能擡頭看月亮、展開贏得長遠未來的科技創新,那麼再大的流量、再多的數據也難以轉變成硬核的科技成果,難以改變我們在覈心技術上受制於人的被動局面。
當然,互聯網企業也有生存的壓力,也需要獲得投資回報,但科技創新並非要求企業不賺錢,而是把投資的存續期延長,不癡迷於急功近利、不熱衷於短期變現,而能夠在長週期視野下贏得技術變革帶來的更大收益。中國14億人口、4億中等收入羣體構成了超大規模消費市場,這不僅爲商業模式創新提供了沃土,更爲科技創新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超大規模市場,可以爲科技創新產品提供廣闊銷路,從而攤薄科技創新的成本,如果我們的互聯網巨頭具有更多超越性追求,能夠運用數字化技術探索未知、拓展人類知識疆土,再與超大規模市場結合,將會產生巨大的科技創新勢能。依靠硬核科技,讓企業站上價值鏈頂端,讓國家競爭力、自主性更強,讓人類的知識邊界更大,不是更“香”嗎?
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要把原始創新能力提升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實現更多“從0到1”的突破。掌握着海量數據、先進算法的互聯網巨頭,理應在科技創新上有更多擔當、有更多追求、有更多作爲。別隻惦記着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科技創新的星辰大海、未來的無限可能性,其實更令人心潮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