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和4960個小孩
4960這個數字大不大?不大。
但我如果告訴你,指的是4960個孩子呢?
8月29日,阿里巴巴發佈《2022阿里巴巴環境、社會和治理報告》(ESG報告)。這份長達百頁的報告,詳盡披露了阿里巴巴這些年的ESG實踐方案和成果。
其中有個數字,吸引了很多人的關注:
“2016年,(阿里巴巴)助力公安部開發兒童失蹤信息緊急發佈平臺‘團圓系統’,截至2022年5月,在全社會的共同參與下,累計成功找回4960個孩子。”
01
4960,尋找失蹤的孩子
“拐賣兒童”不止是公安部的眼中釘,也是公衆心頭的一根刺。只要網上出現“孩子丟了”“找孩子”這類信息,每每引起轉發熱潮。幾乎每個人都轉發過,但最後等來的,往往不是孩子已經找到的好消息,而是官方闢謠。
打拐刑警也常常苦於這種困境,花費大量警力跟時間內賽跑,卻要處理大量假消息,常因信息滯後錯過尋找丟失兒童的最佳時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纔有了阿里巴巴和4960個孩子的故事。
尋找失蹤的孩子,也是在和時間賽跑
2015年底,公安部打拐辦負責人找到了阿里員工魏鴻,提出藉助互聯網平臺的能力,建一個內部協調系統。他提出了自己的困惑和設想:“能不能第一時間,把真實權威的信息推送給公衆,讓公衆有效參與打拐?”
很快,魏鴻想到了公司安全部的資深程序員韓旭傑,他或許有能力實現這個設想。韓旭傑一口答應了下來,他以志願者身份加入這個項目,不算工時、不計報酬,完全利用業餘時間開發。
韓旭傑想起自己小時候差點被拐的經歷,如果不是鄰居給爸爸提供信息,如果爸爸再晚一點出門找他,他的命運可能已經是另外一副模樣。時隔多年再次談及這段人生插曲,韓旭傑的內心只有“天下無拐”的願望。
2016年,阿里巴巴首批參與開發“團圓”系統的志願者
項目的技術團隊越來越成熟,從韓旭傑一個人,到同事盧一寧加入,緊接着半年內逐漸發展爲六人團隊,再到獲得公司層面的支持。大家仍然利用業餘時間來做,但對於系統的功能和效率,要求幾近苛刻。
2016年5月15日,公安部兒童失蹤信息緊急發佈平臺“團圓”系統正式上線。
系統大大擴展了公衆和互聯網的力量,失蹤兒童案件的信息一經警方覈實,團圓系統就會緊急推送。以兒童失蹤點爲圓心,每小時擴大100公里半徑,3小時內消息就能精準推送到300公里內的用戶。根據公安部負責人的經驗,這是羣衆發揮力量的關鍵3小時。
系統大大擴展了公衆和互聯網的力量
“團圓”系統的效果很快就得到了印證。
5月13號下午,系統進入上線前的最後測試,兩歲的彝族小女孩“吉斯麼吃作”在父母打盹的間隙,於河北衡水火車站被拐走。
河北警方接到報案後的第一時間,在“團圓”系統留下了第一條信息。1個小時內,衡水火車站周邊方圓100公里內的智能手機用戶,都收到了吉斯麼吃作丟失的消息。
30個小時後,一位看到過消息的好心司機發現孩子並立即報警。5月15號凌晨,吉斯麼吃作安全獲救,犯罪嫌疑人被抓獲。
這是在“團圓”系統的助力下,社會力量找回的第一個孩子。
團圓系統上線以來,兒童找回率不斷上升
如今,高德地圖、支付寶、微博等25款由各方生態夥伴運營的熱門APP,都已主動接入“團圓”系統,兒童失蹤消息經確認後,第一時間向它們的用戶同步推送。2019年,“團圓”小程序上線,吸納更廣泛的公衆力量參與。
時間的指針走到2022年,“團圓”項目已經默默堅守了6年,截至目前,在社會各界的共同參與下,共找回4960個孩子。
02
平臺放大社會善意
6年間,“團圓”項目的釘釘羣從未停止過閃動,不斷有阿里員工毛遂自薦加入進來。盧一寧說:“我們可以發揮自己的專業,把公益做得更漂亮。”隨着一個個孩子被找回,每一個參與其中的阿里員工都對“平臺”有了全新的感受:平臺不僅可以支撐商業的運轉,還可以放大全社會的善意。
“團圓”項目並不是孤例,阿里還有幾十個這樣的公益項目。
淘寶用戶在完成訂單後,頁面上常常會出現這樣的提示:公益捐贈0.10元。這是“公益寶貝”計劃,網友買買買的同時,順手攜手賣家完成了一次聚沙成塔的公益捐贈。
幾分錢、幾毛錢很少,但平臺的用戶量、交易量巨大,它們匯聚到一起,不斷積少成多,便能給各類困難羣體帶來切實的幫助,比如鄉村空巢老人、留守兒童等……
阿里雲推出的“樂居橙色陽光行動”,該項目主要關注的是老年人的養老問題(圖源:阿里巴巴公益)
“公益寶貝”的故事,要從2005年說起。
2005年,蘇州小學教師周麗紅不幸患癌,爲給5歲女兒小魔豆攢學費,她在淘寶上開了家名爲“魔豆寶寶小屋”的網店。其他商家得知緣由後,主動在自己的網店上架“1元錢”籌款鏈接,幫助她。
作爲平臺方的淘寶很快也加入了進來。2006年底,淘寶又作出升級,上架“愛心寶貝”功能,商家只要把某個商品設定爲愛心寶貝,確定每單的捐贈金額或比例,交易完成後,捐贈金額便會自動進入魔豆寶寶愛心賬號,用於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4年後,“愛心寶貝”正式更名“公益寶貝”,更名的背後,是阿里巴巴希望聚合更多人的力量,幫助更多困難羣體的願望。
2021年雙11,阿里再次全面升級公益寶貝計劃,同時還披露了一組數據:升級後,天貓上已有10%的商品是公益寶貝。過去15年間,共有超過800萬商家參與其中,促成了473億筆愛心訂單,幫助了4300萬人次。數據背後,是平臺對善意的捕捉與放大,一羣善良的人在平臺相遇,匯聚迸發出了更大的行善的能力。
2021年雙11,阿里再次全面升級公益寶貝計劃(圖源:阿里巴巴)
人們發現,在那些社會各界共同面對的問題上,平臺可以充當探路者,發揮複印機的作用。阿里去年做出了減碳承諾,如今,阿里爲兌現自身承諾作出的努力,也被放大了。
2022年,我們迎來“史上最熱夏天”,極端高溫氣候讓人類意識到用電危機和節能減排的迫切性,而在此之前,國家其實已經出臺了多項政策和措施。
中小企業基數大,很多屬於高能耗製造企業,它們的綠色發展既是重點也是難點。
這種情況下,阿里對外發布“能耗寶”,這是一個面向中小企業的能耗管理工具。周文聞是“能耗寶”產品負責人,在他看來,節能減排的解題思路在於數字化技術,而中小企業規模小,缺的正是這種技術能力。
中小企業接入“能耗寶”後,便能對用電量分佈一目瞭然,實時在線測算碳排放。同時,基於阿里雲的大數據+AI能力,能耗寶通過自學習節能控制算法,幫助企業優化暖通空調能耗,算法帶來的平均節能率達到10%。
如今,已有近1700家中小企業在“能耗寶”上,全年碳減排總計達44萬噸。
03
創造商業之上的價值
一談到平臺,我們自然會想到“平臺經濟”,但在經濟之外,我們已經看到了平臺更多的可能性:團圓項目、公益寶貝計劃、能耗寶……以及阿里《ESG報告》提到的殘障人士發展、鄉村振興、科技抗疫等。這些項目的具體內容各不相同,本質卻是共通的,那就是發揮數字技術和平臺能力,幫助社會解決重要問題,給世界帶來美好的改變。阿里是家商業公司,但它正在投入更多精力,“創造商業之上的價值”。
在這些項目中,阿里巴巴的作用是利用數字技術“搭臺”,它雖然也上臺“唱戲”,但舞臺上真正的主角,是平臺上的每一家企業、商家,和社會上每一個期盼解決問題的有心人,一個個“人”在平臺上匯聚爲“衆”,以衆人之力持之以恆,積小步以致千里。
既要創造用戶價值和商業價值,又要創造“商業之上”的社會價值,這已經成爲各界評價一家科技公司好壞的新標準。阿里巴巴發佈長達百頁的ESG報告,正是呼應公衆的這份新期許。我們可以通過財報,評估一家上市公司對股東而言的“錢景”,以後我們也應該更加關注ESG報告,評估這家公司在時代潮流中的“前景”。
作者 | 滕三水
轉載自南風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