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在“絞殺”阿里巴巴?
不能悶聲發大財的阿里,註定會有一羣幸災樂禍的關注。
2020年的年底,阿里巴巴迎來了市值最高峰——8200億美金,而到了2024年,阿里市值不足2000億美金,被《巴倫週刊》評爲最便宜的科技股。
阿里的慘不只於此。最標誌性的,比如被拼多多這個“晚輩”超越,比如因爲和京東“二選一”官司被罰10億(一審,非終審)
阿里巴巴變了嗎?
變了,張勇離開了,十八羅漢回來了。
但阿里也沒變——雖然市場份額上面臨挑戰,但淘寶依然維持增長,而且結構越來越好;中小商家數量、會閱讀、訂單量維持增長;阿里年中報顯示,收入4589.46億,同比增長11%。
同一個阿里,爲何價格差了那麼多?這有點像“騰訊沒有夢想”的那段歲月,輿論踩踏擊潰市值的信仰,但公司還是那個公司。——騰訊還是那個騰訊,阿里也還是那個阿里。
阿里真正的價值是什麼?還是“老法師”段永平看得明白。這位剛剛爲自己母校浙大捐款10億的富豪是這樣看馬雲的:
從2000年代初期,湖畔花園別墅裡“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使命,再造了中國人的生活,纔有瞭如今便捷的互聯網基礎設施。
是支付寶,打通了電子交易的信任通路,學會了掃碼解決一切;
是淘寶塑,造了足不出戶買遍天下的新生活方式;
是1688(阿里巴巴),讓中國中小企供應鏈與全球化深度鏈接在了一起;
是阿里雲,開闢了中國自研雲計算,讓中國人首度佔領計算浪涌的鰲頭;
是速賣通,打造了中國第一個電商出海的模式……
對於很多00後而言,如今他們習以爲常的不攜帶錢包、貨通天下的快遞、流暢的網遊等等,背後都有阿里巴巴的一磚一瓦。
甚至,“後來者”拼多多,也是靠着被“1688”激活的產業帶,“撿漏”實現了更便宜貨品。快遞、支付、貨品,拼多多是站在阿里肩膀實現了逆襲。
當人們對於便利司空見慣,也會對過往開闢者熟視無睹,甚至缺乏對客觀事實的尊重。
例如,拼多多“逆襲”阿里背後,根本不是拼多多市值有多高,而是阿里縮水太多了。類似的,還有本站對美團“逆襲”。
若是對標同樣以“雲計算+快遞+電商”爲商業模式、背靠3億多美國人口的亞馬遜,過去1年股價增長了82%,有14億人口的中國市場卻跌得近40%。這樣的對比,顯然不是單純的業績所造成的,輿論的唱衰自然有一份“功勞”。
也許有人會說,阿里巴巴就是個“賣貨”的,和華爲比,不值一提。這更是一種錯誤、偏見。
如果我們拿出美國股市市值排名前5的企業來看,蘋果、微軟、谷歌、英偉達、亞馬遜,都是和消費密切關係的企業——蘋果賣手機、微軟賣操作系統、谷歌賣搜索,亞馬遜賣貨、英偉達就是“破”做遊戲的。
但這些賣消費品的企業,卻孕育了美國硬核科技。
蘋果推動了科技產業鏈,做了芯片;
英偉達靠賣遊戲主板起家,今天卡中國車企智能駕駛的“脖子”;
谷歌和微軟有了雲和AI;
亞馬遜更是雲計算第一。
不太“硬”的消費需求上,接了硬科技的果子。
所以,資本並不淺薄,而是洞悉問題的實質。把錢投向未來與當下最平衡的結合處。沒有終端引領消費需求,哪裡有錢去搞研發,升級科技。科技樹都是在消費土壤裡開花結果的。
枉顧需求的研發,會帶來什麼,前蘇聯科研得失已經很說明結果了。
對阿里巴這樣的科技公司,美國市場甘之如飴,在國內卻屢屢被非議。在中美科技競爭角力的當下,這無異於“親者痛仇者快”。更何況,在過去20多年,阿里確實爲中國市場修好了“路”、擴大了就業、增加了需求。
有些人樂見阿里的慘與垮,恰恰是因爲阿里太過強大和矚目,但這種強大源於責任與使命。無論中美,輿論對巨頭總有些幸災樂禍的心態,比如曾經公衆對微軟的態度。
和納德拉一樣,新上任的阿里領導層,也在追溯初心,向內求變。
當年納德拉爲微軟找到同理心,找到了雲;今天蔡崇信、吳永銘決定迴歸淘寶、迴歸互聯網、做好阿里雲。迴歸淘寶,就是重拾“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的初心,就是重拾對中小企業主扶持的初心。
而且,所謂強大的阿里。也不是“李嘉誠的城”,更不是“無所不能的三星”。阿里沒有壟斷,而是開闢了市場又在其中充分競爭,讓行業變得更好、更有規矩。
偉大的企業,往往誕生在寒冬。過去是,現在依然是。我們有理由相信,在互聯網寒冬中崛起的阿里,能在這個寒冬裡穿越週期。打了近20年順風牌的阿里,也需要這樣的挫折。
但當下,輿論應該給阿里等中國科技公司一個喘口氣的機會,也是在給我們一個新可能。在未來的科技博弈和競爭中,我們依然需要字節、阿里、騰訊這樣的英雄公司,在AI、在芯片、在更高效的通路上有所有作爲。
也許,他們看上去,可能不夠硬核,但他們所做每一步都是凝聚一種合力,讓硬核科技水到渠成。
而我們,也應該凝聚一種合力、共識,讓他們回到原本的市值和地位上去,才能避免西方資本對中國科技創新排頭兵、系統重要性企業的輿論絞殺。阿里,不應該被“三人成虎”的口水淹死。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