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大危險族羣防曝曬 多喝水3招遠離熱傷害
各地出現高溫,民衆發生熱傷害的機會大幅增加,尤其是嬰幼童、老人等6大高危險族羣,更應避免曝曬在高溫下,謹記三要訣「保持涼爽、補充水分、提高警覺」,做好防曬、多喝水預防熱傷害。
根據統計,今年1月至5月有401人中暑急診,高於去年同期,每年的7至8月,是民衆因中暑等熱急症就醫的高峰期,102年及103年因中暑等熱急症至急診就醫的人次,就有1863人及2331人。
國民健康署指出,任何人都有可能會發生熱傷害,尤其是嬰幼童與65歲以上的長者、慢性病患、服用藥物者、戶外工作者、運動員或密閉空間工作者、過重者6大高危險族羣,容易因高溫而造成熱傷害。
►►►傳送第一手的新聞,鎖定《ET即時》粉絲團就對了!
國民健康署解釋,因嬰幼童體溫調節系統尚未發展成熟,長者、慢性病患的排汗功能、溫度轉變適應能力、調節體內水份的機能較差,服用某些藥物可能會增加熱傷害機率,如利尿劑會干擾水分及鹽份平衡、含有抗膽激性藥劑如三環抗憂鬱劑、抗精神病藥劑等,會抑制流汗減少熱量散失。
另外,戶外工作者及運動員直接暴露於陽光直射下,加上常忽略防曬、休息及補充水分,容易造成熱傷害。
國健署說明,防熱傷害三要訣是「保持涼爽、補充水分、提高警覺」,穿着輕便、淺色、寬鬆、透氣的衣服,也要隨時補充水分,不可補充含酒精及大量糖份的飲料,以避免身體流失更多水分;嬰幼童及長者應避免於上午10點至下午2點外出,塗抹防曬霜、戴寬邊帽以及太陽眼鏡。
國健署提醒,當發現疑似出現熱傷害徵兆時,如體溫升高、皮膚乾熱變紅、心跳加速,嚴重者會出現無法流汗、頭痛、頭暈、噁心、嘔吐,甚至神智混亂、抽筋、昏迷等症狀,務必迅速離開高溫的環境、設法降低體溫(如鬆脫衣物、用水擦拭身體或搧風等)、提供加少許鹽的冷開水或稀釋的電解質飲料,以最快的速度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