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鉅虧438億元,商湯科技“押注”大模型
文|韓 湘
進入2023年以來,全球的關注焦點,都聚在ChatGPT、AI大模型身上,行業“競賽”層出不窮,卷出新高度。
打響內地第一槍的百度“文心一言”,在研發階段曾與ChatGPT進行過對比測試。用李彥宏的話說,ChatGPT如果能拿99分,那麼百度就只能拿不及格的59分,“相差40分,一個月能追得上”。但事實上,技術團隊在“文心一言”發佈一個月後再次測試發現,如果ChatGPT能拿99分的話,“文心一言”都不能及格,二者差距反倒拉大了。
AI大模型的進化速度不是線性的,國內AI大模型卻“線性般”如雨後春筍冒了出來。整個4月,阿里雲發佈了“通義千問”,崑崙萬維推出“天工”3.5。隨後,毫末智行、科大訊飛和知乎等都推出了AI大模型品牌,後續還將有更多數智化品牌落地生根。如此激烈的競爭中,被稱爲“亞洲最大AI公司”的商湯科技,明顯有些慌了。
在上海技術交流日上,商湯董事長兼CEO徐立發佈基礎大模型“日日新SenseNova”後,一口氣推出了對標ChatGPT的大語言模型“商量SenseChat”、對標Midjourney的AI文生圖創作平臺“秒畫SenseMirage”、AI數字人視頻生成平臺“如影SenseAvatar”……業內稱之爲“AI模型超市”開張。6月,商湯、上海AI實驗室聯合香港中文大學、復旦大學等又發佈了千億級參數大語言模型“書生 浦語(InternLM)。
受益於大模型賽道的爆火,相關概念股也陷入瘋狂。2023年來,寒武紀漲幅超過310%,崑崙萬維漲幅超過280%,三六零、科大訊飛等概念股漲幅也超過100%……
在整個賽道都陷入瘋狂時,我們有必要冷靜看待目前“內卷”的AI大模型,也應該全面看待赴港上市一年多,財務狀況還沒有出現好轉的商湯。數智研究社不禁要問,對於目前的商湯來說,“豪賭”AI大模型所爲何?現在是好的時機嗎?
5年鉅虧438億元
頭頂“AI第一股”赴港上市的商湯,過得並不幸福。
整個2022年,商湯科技實現營收38.09億元,同比下滑19%;全年虧損60.9億元,同比收窄64.5%。
另外,從2018年至2021年,商湯科技分別實現虧損34.33億元、49.68億元、121.58億元和171.77億元,四年時間累計實現虧損377.36億元。加上2022年,近5年來商湯累計虧損438.26億元。
從目前國內AI公司發展來看,虧損是普遍情況。高額的虧損與行業高額研發投入密不可分。從2018年至2021年,商湯分別投入研發費用8.49億元、19.16億元、24.54億元和36.14億元。2022年,商湯研發投入再度漲超11%達到40.14億元。近5年研發累計投入超過128.5億元。
但持續增長的研發投入似乎並未拓寬、拓深商湯的護城河,在社交媒體上,反倒有員工將商湯比喻爲一家“娛樂公司”,大家都在講故事。
持續虧損當前,商湯的現金流也不盡如人意。截至2022年末,商湯科技經營活動所用現金淨虧30.85億元,年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爲79.63億元,總借款32.29億元。
二級市場上,大股東軟銀集團在2023年已經兩次累計減持5979.4萬股商湯科技的股票,累計套現1.6億港元。在2022年6月商湯基石投資者和早期股東解禁後,經歷一波超跌70%的阿里巴巴在2022年11月減持了8000萬股。2023年6月,阿里巴巴再度減持7000萬股,持股比例降至6.84%。這些都對商湯科技造成不利影響。
定位“堅持原創”卻曝出抄襲
在搜索引擎搜索“商湯”,映入眼簾的是“堅持原創,讓AI引領人類進步”的使命,和“以人工智能實現物理世界和數字世界的連接,促進社會生產力可持續發展,併爲人們帶來更好的虛實結合生活體驗”的願景。
這麼看,商湯稱得上是一家“偉大”的公司,即使鉅虧438億元,仍不斷堅持使命,靠近願景。但“翻車”似乎就在不經意的一瞬間。
“日日新SenseNova”發佈會上,徐立在發佈會PPT上展示“秒畫”精選模型中,網曝有兩張圖片被網友發現與AI畫圖模型社區Civitai中的圖片幾乎一模一樣。此舉被網友質疑自研文生圖是“直接從Civitai上下載的”。
隨後,商湯在社交媒體作出公開回應。但在數智研究社看來,商湯並未直接回是否涉嫌抄襲。
坊間不再追究,但危機後的商湯,面前也並非一片坦途。AI的商業化本就難上加難,商湯也竭盡所能在商業化上嘗試更多可能性。
2022年8月,商湯首次推出一款AI下棋機器人“元蘿蔔SenseRobot”,並邀請郭晶晶來代言。該產品一經發布,市場便反饋功能雞肋、無法聯網等問題。從目前商湯科技轉頭擁抱AI大模型的現實情況來看,商湯科技已經不在意“元蘿蔔SenseRobot”曾經帶來的尷尬。6月14日,商湯在上海再次發佈“元蘿蔔AI下棋機器人圍棋版”。
和圍棋版相比,象棋有固定套路,是有限次數的公開博弈,並不需要太多智力研究,而且古人已經基本上將研究成果以棋譜的形式流傳下來了。這個大玩具的出現說明,象棋不需要太高算力就能贏得大部分人而圍棋版本則更需要更多算力、算法和邏輯推理,更像是象棋版的進階和升級。
“押注”大模型的魄力
幾乎所有人都會承認AI賽道有美好的未來,這也是商湯在這一領域持續投入的底氣。
沙利文報告預計人工智能軟件是未來十年增長最快的商業領域之一。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軟件的市場規模將達1218億美元,自2020年起的複合增長率爲31.9%。中國計算機視覺軟件市場預期將按43.5%的年複合增長率從2020年的167億元增至2025年的1017億元。
作爲人工智能軟件的基石,AI模型是一種可以將輸入的非結構化數據轉化爲有價值的結構化信息的算法應用。伴隨各行各業數字化、數智化轉型加速,AI模型正被部署在客戶所在地、雲端等設備上。
在商湯科技披露的100多頁年報中,AI模型出現了52次,並且已經在智慧商業、智慧城市、智慧生活和智能汽車領域取得市場領先地位。“我們打造了行業內前所未有的通用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實現了多功能超高精度AI模型的大規模量產;我們開發的人工智能軟件平臺可將AI模型快速部署在海量場景上,並實現自身規模的不斷拓展”。
不可否認商湯取得的成績——自成立以來於全球競賽中獲得70多項冠軍,發表了600多篇頂級學術論文,擁有8000多項人工智能專利及專利申請。
即便如此,我們也應該包括商湯、曠視等在內的AI頭部公司,都遇到如何規模化、低成本生產高性能的AI大模型——這個被稱爲“主要技術壁壘”的行業問題。AI技術要真正代替人進入工作場景,這個進化過程不是僅靠商業化手段就能線性加速,被催熟的。
和多年前比,AI技術肯定取得了日精日進的發展,但尚未迎來跨越式發展。產品層面,似乎還有很多技術難點要去攻克,不同場景下的AI模型的使用還需要不斷優化。這些事情肯定還要繼續做,但關鍵市場、資本對AI公司們的熱情和耐心都有限。
AI浪潮如日中天的時候,似乎誰都可以拿到融資。市場和資本都期望融到錢的公司能“立竿見影”,明天上線大模型,後天商業化。
AI公司們也熟悉市場、資本的玩法,不先於資本、市場“造夢”,那風口、市場和資本的聚光燈就不會照到自己身上來,政府的需求也就不會找上門來。這正印證了“所有命運饋贈的禮物,都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
不止商湯,這樣的情況也發生在其他的AI公司身上。曾經有多被看好,後續也將迎來更大的考驗。沒有任何人、任何公司可以高枕無憂,巨頭也不能倖免。商湯們未來的發展,我們拭目以待。
本文由數智研究社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