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億商湯,困在大模型裡
文|陸知春
“亞洲最大AI公司”商湯,還在虧。
8月28日,港股上市的商湯發佈2023年上半年財報。數據顯示,商湯2023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4.33億元,同比增長1.3%;歸母淨虧損爲31.42億元,同比收窄2%左右。毛利爲6.49億元,毛利率45.3%。
作爲一家行業領先的專注於計算機視覺技術的AI公司,商湯主營業務涵蓋智慧城市、智慧商業、智慧生活和智慧汽車四大類。商湯於2021年12月登陸港交所,成爲“亞洲AI第一股”。
但受多重因素影響,商湯在多重挑戰下的股價表現並不理想。上市初商湯股價曾大漲至9.7港元/股,隨後便開啓一路陰跌,至2022年10月跌至1.11港元/股的歷史新低。伴隨ChatGPT帶來的AI東風,商湯股價觸底反彈至3.7港元/股。但AI東風吹拂,商湯卻仍然走不出虧損泥潭,不理想的財務業績,又讓資本家失去了信心,股東軟銀、阿里巴巴“虧損式”大減持,就是最好的投票。商湯股價也長期在1港元/股附近徘徊,目前最新市值也僅有502億港元。
另一方面,商湯還深陷裁員傳聞。在2022年後半年經歷一輪裁員後,近日多家媒體又曝出商湯裁員的消息。一系列不穩定因素下,商湯的未來蒙着一層陰影。
連年虧損,商湯只講故事?
從2023年上半年虧損31.42億元的業績看,2023年全年又將是一個持續虧損的年頭。
「數智研究社」計算髮現,從2018年至2022的5年時間裡,商湯分別虧損34.33億元、49.68億元、121.58億元、171.77億元和60.9億元,累計虧損達438.26億元。照這個節奏下去,2018年至2023年的累計虧損有望超過500億元,這將創造出新的紀錄。
另一方面,持續高額的虧損背後,是AI公司持續的高額研發投入。從2018年至2022的5年,商湯累計研發投入超過128個億。算上2023年上半年的17.83億元,商湯的研發投入出現了回落。
從過去幾年的經營情況看,商湯總體維持着“營收平穩波動”,但“虧損忽大忽小”的情況。在諸多媒體報道中,「數智研究社」發現,商湯從軟銀、阿里巴巴、IDG等多家資方的12輪融資中,拿到52.2億美元融資。靠着強大資本的加持,商湯領先於並稱“AI四小龍”的雲從科技、曠視和依圖科技完成上市。
令資本家們沒有想到的是,連年虧損的商湯讓它們看不到“回頭的錢”,“爲圈錢上市”的質疑聲也一直圍繞在商湯旁邊。7月下旬,阿里巴巴清倉了商湯,軟銀也多次大筆減持。伴隨大手筆減持的,則是商湯股價的再次一路下跌。
從經營上看,商湯雖然坐擁智慧商業、智慧生活等四大業務,但外界熟知的則是其鋪天蓋地宣傳的“四大美女”。在社交媒體上,也見諸報端的是員工的吐槽,“同事說四個月了,每天PPT,大家都一樣,沒有產出,別慌,還有說自己兩年了,什麼項目都沒做成。”
至於講故事的段子,也來自於社交媒體。有員工表示,“公司會議室特別多,但是還是感覺不夠用,約不到會議室。所以你能在公共區域頻繁聽到一個詞,講故事。”
「數智研究社」認爲,一個公司通過講故事、PPT來融資,沒有真正的技術能力作爲底座的話,再好的故事,都是夢幻泡影而已。當然,資本市場也不會寬容這樣的行爲,軟銀減持、阿里清倉就是最好的投票。
降本增效式的裁員
作爲上市公司,企業經營不善,裁員也無可厚非。但商湯的操作,卻很迷。
本身作爲“亞洲最大的AI軟件公司”,商湯頭頂這一光環宣揚着大好前景,另一邊卻瘋狂裁員。「數智研究社」發現,在2022年6月30日,商湯還有員工5934人,到了2022年底只剩下5098名,裁掉了將近900人。
在那一撥裁員中,商湯採取的方式,寒了很多人的心。有北京商湯的員工在社交媒體爆料,“辛苦一整年,績效打NI,無年終。”
也有自稱已工作5-6年的老員工表示,“商湯暴力裁員已經開始了,HR以背調時候惡意詆譭工作經歷威脅,要求主動辭職。”
對於裁員的原因,被商湯裁掉的前員工李翔對「數智研究社」表示,“公司大部分業務就是炒概念的,沒辦法落地。”
在經歷第一波裁員後,商湯再次傳出裁員傳聞。包括財新在內的多家媒體報道稱,商湯開展了涉及多個部門的新一輪裁員,要求員工最快一週內離職。
財新援引一名智慧城市與商業事業羣的員工的說法稱,他所在部門裁員比例在10%-15%左右,該事業羣下屬的質量中心則直接宣佈解散,該質量中心的任務則被分派到其他各組。
還有該事業羣員工表示,有一些產品不管是否盈利虧損,都不再更新版本,轉爲維護狀態。而智能產業研究院的員工則表示,該研究院將裁掉10%左右的比例。至於大家所關注的賠償標準,均爲“N+2‘,外加繳付9月社保。而合同到期不續約的員工和應屆生,賠償標準則是”N+1“。
商湯在後續的迴應中默許了裁員傳聞。商湯表示,公司根據市場環境變化和自身發展狀況進行相應的戰略調整,並對組織和人才結構進行優化以更好地滿足業務發展需要。
迴應很官方,讓大傢伙找不到問題所在。但對於商湯這家公司來說,“炒作概念導致落地場景難尋”,這樣的情況擱置時間越久,對商湯、對員工都是不利的。只不過,對於一家上市還不到兩年的龍頭公司來說,商湯確實做得不夠地道。
“智慧商業”獨木難支
從2023年上半年財報來看,四大類業務累計14.33億元的收入構成中,智慧商業完成了8.54億元,佔比達到59.5%。這一比例在2022年上半年分別是5.68億元,40.2%。有意思的是,智慧商業的客戶數量,卻從512家縮減至481家。
出現如此重大變動的原因,商湯歸結爲生成式AI相關業務新涌現出的商機。
「數智研究社」從商湯官網發現,商湯的智慧商業業務主要針對B端企業,核心產品是SenseFoundry Enterprise商湯方舟企業開放平臺,擁有商湯睿目系列、火神系列和星雲智能端邊產品的企業方舟通用智能硬件;工業質量控制、商業空間管理、住宅物業管理、公共設施維護、智能礦山等構成的企業方舟行業產品;SenseID身份認證雲服務爲核心的企業方舟通用雲服務;SenseCore商湯大裝置AI云爲核心的AI-as-a-Service系列服務等。
作爲對比,商湯智慧生活收入從2022年上半年同期的2.92億元增至3.11億元,佔比從20.6%微增至21.8%。
營收出現較大幅度下滑的,是智慧汽車和智慧城市兩大板塊。其中,智慧汽車收入從1.2億降至8390萬元,佔比從8.5%降至5.9%。智慧城市收入從4.34億元降至1.84億元,佔比從30.7%大降至12.8%。
對於智慧城市如此重大的業績變動,商湯用了“由於我們將戰略重點轉向信貸狀況穩健的頭部客戶”一句話,一筆帶過。但據「數智研究社」瞭解,智慧城市主要集中在計算機視覺的安防領域,都是政府項目。前些年,這些項目佔到商湯營收的半壁江山。但目前,隨着安防市場的飽和,智慧城市的業務營收也進一步萎縮。
這一塊萎縮的市場,恰好被智慧商業的增長替代。但這種業務重大變化的情況,希望商湯不要再發生一次。
當然,從目前商湯持有的現金、銀行存款等148.19億元的規模來看,伴隨裁員等狀況,這筆錢應該還能維持燒3-5年時間。但3-5年後,商湯的發展會是如何,可能要參考大模型是否真正能夠賦能給各個行業和各個應用層。如果大模型確實成爲未來應用的基礎能力,那麼商湯可能還有機會分一杯羹。要不然在百模大戰的燒錢中,商湯可能不會成爲最後剩下的幾個玩家。
當然,在當下,商湯也還得陣痛那麼些日子。
“百模大戰”中,商湯何去何從
上半年年報中,商湯用了較大篇幅,講述在AI、大模型領域取得的成績。數據顯示,商湯生成式AI在2023年上半年錄得收入同比670.4%的增長,對集團業務的貢獻從2022年的10.4%增至20.3%,成爲商湯新的增長引擎。
2023年來,商湯聯合多家國內頂尖科研機構發佈預訓練大語言模型InternLM,成爲國內首個超越GPT-3.5-Turbo性能的基座模型,並在“日日新”大模型基礎上發佈了“商量SenseChat”、“秒畫SenseMirage”、“如影SenseAvatar”等產品。
財報介紹,商湯持續升級智能計算基礎設施SenseCoreAI大裝置,上線GPU的數量從2023年3月底的2.7萬塊提升至目前的3萬塊。同時,2023年上半年,商湯共有超過1000個參數量數十億至上千億的大模型在大裝置上完成訓練,並實現了技術迭代。
到8月,新模型InternLM-123B完成了訓練,新模型的參數量提升到1230億的級別。這個級別的大語言模型,不僅能夠生成更加準確、可靠的內容,還能夠在複雜的場景中進行推理計算,甚至還擁有自我反思和修正錯誤的能力。在此底座支持下,商量SenseChat有望在9月迎來3.0版本的大更新。
在語言模型之外,商湯還在訓練全球前三的文生圖模型。目前,商湯已經投入近2000漲GPU在文生圖研發上。從2023年1月秒畫的1.0版本至7月已升級至3.0版本,基模型參數量已經提升到70億的級別,能夠實現專業攝影級別的圖片細節刻畫。4.0版本也在快速迭代中,有望在三季度推出,該版本的基模型升級將拔高至美學系統支持的級別。
諸多花哨的產品,在「數智研究社」看來,要麼得到市場的認可,要麼建立良好的口碑。要知道,在2023年初的OpenAI帶來ChatGPT產品後,國內的大模型產品如雨後春筍般一夜間出現,而且在上半年的時間裡,也都在迅速迭代,完成升級和突破。
在“百模大戰”的環境下,商湯的預訓練大語言模型、文生圖模型,和其他產品相比,真正的核心競爭力在什麼地方?客戶爲什麼買單商湯?都需要細細思考。
本文由數智研究社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