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世界烏龜日」動團籲漁業署檢討刺網管理機制
保育類綠蠵龜遭漁網纏繞致死。(京太郎提供。許逸民/澎湖傳真)
昨日522爲「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今(23)日爲「世界烏龜日」,一連2天的生態日子讓全球關注生物棲地破壞的問題。動團指出,海中缺乏管理的刺網已經成爲生態殺手,呼籲漁業署應優先輔導多層刺網及在岩礁區作業的漁船退場,並制定刺網網目規範等。
上週網路上一組令人心痛的影像引發各界關注,澎湖潛水教練於赤馬村人工魚礁區拍攝的影像顯示,數平方公尺大的漁網覆蓋在珊瑚礁上,網上纏繞着數條魚及一隻保育類海龜,均已死亡多時,屍體在海中載浮載沉的影像讓人震撼,今日正好是「世界烏龜日」,也帶動民衆關注龜鱉類的保育意識,以及關注棲地破壞的問題。
根據農委會漁業署統計,全臺灣約有2萬1000多艘漁船,其中刺網漁船約9000多艘,佔全臺漁船總數42%。西部沿海刺網以5-8 公分的小網目捕獲高價的白鯧、午仔、烏魚(鯔)等,而東部則多用30-36公分的大目刺網來捕捉鯊魚、旗魚等大型魚類
臺灣動物社會研究會表示,「刺網」是使用各種纖細的網線製成的網,在魚羣活動的水層當中如同一幅隱形網牆,魚類等海洋生物會在觸網時,因鰭或鰓蓋纏困在漁網上而被捕撈。
雖然單層且網目較大的刺網,一般會捕抓較大的魚種,小魚則可從網目中穿遊而過,但當網目過小或使用「多層」刺網時,便會形成「大小通吃」的傷害,而刺網也容易因海洋地形及氣候海流而流失,若管理不當,各類型網具都容易成爲海洋生物的殺手,傷害海洋生物多樣性。
研究會指出,雖然漁業署於2021年7月全面實施「刺網漁具標示實名制」,並搭配流失通報與廢棄漁網回收等機制,但根據海委會統計,2020年海底廢棄物共清除41噸,其中廢棄漁網就佔了9成;澎湖縣政府於2022年統計清除掉的海岸廢棄物中,廢棄漁網即佔4成,代表至今臺灣海域的廢棄網具問題仍十分嚴重。
研究會表示,刺網漁船作業多在沿近海3海浬內,而沿岸三海浬通常是海洋生物生活、繁衍、哺育、成長之重要環境,若在礁岩區中,則作業過程非常容易發生漁網纏繞礁岩、珊瑚礁的情形。漁業署應讓所有漁法退出三海浬,並優先輔導多層刺網及在岩礁區作業的漁船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