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大因素易致電解質失衡 帶來6負面影響

本站體育6月19日報道:

當前正值炎炎夏季,跑者們特別需要補充一類營養物質,這就是電解質。雖然人體對它們的需求量小,但一旦電解質失衡,帶來的副作用可不小。

補充電解質

最常見的電解質包括鈉、鉀、鈣、鎂、氯等,它們在保持神經和肌肉功能、保持體液平衡、血酸和血壓平衡、受損組織修復等方面發揮着重要作用。夏季出汗較多,電解質易隨着汗水流失,所以跑者容易出現電解質失衡。

在導致電解質流失的因素中,出汗是排第一位的。有的跑者出汗率比較高,也就是說完成同樣強度同樣距離的跑步,有的跑者就是比別人出汗多。其次是氣溫,夏季氣溫炎熱,跑者出汗是最多的。不過,冬季由於穿衣服比較多,出汗也並不少,所以冬季跑步也可能導致電解質失衡。

第三個因素是跑步的持續時間和強度。距離越長、強度越大的跑步,會導致水分流失越多,意味着跑者對電解質的需求量就越大。第四個因素是海拔。海拔越高,呼吸越困難,體內水分的流失也會隨之增加,電解質需求量隨之增加。

如果跑者出現電解質失衡而不及時補充,就會產生一些副作用。肌肉痙攣和虛弱,這通常是電解質失衡的第一信號,特別是缺乏鉀、鈣、鎂等電解質時;疲勞,昏睡;噁心、嘔吐,這通常是電解質缺乏比較嚴重;注意力不集中,頭腦模糊;心律失常,通常是缺鉀和鎂比較嚴重時;頭疼、頭暈。

跑者的出汗量達到1升時,流失的鈉達到900毫克,鉀大約200毫克,鈣大約15毫克,鎂大約13毫克。根據這個流失量,跑者可以提前測試一下自己的出汗率,再有針對性的補充電解質,這樣就能防止電解質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