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土地市場繼續分化,有地塊溢價超60%,也有土地流拍

樓市銷售端沒有明顯起色,房企在土地市場上亦保持着謹慎的態度。12月,各個城市年底推地節奏加快,帶動房企拿地總額增速轉正。中指研究院統計的數據顯示,2023年,TOP100房企拿地總額13195億元,拿地規模同比微增1.7%。

值得注意的是,過去的2023年,房企拿地的分化趨勢繼續加強,例如,央國企仍然是土地市場的拿地主力軍,拿地TOP100的房企中,有80%的企業均爲國資企業;2023年銷售前20的房企拿地貨值就佔了近8成;有五成的企業未拿地,但是有25家企業的拿地金額都超過百億,甚至有房企拿地金額同比漲幅超過30%;有土地溢價率超60%,也有土地流拍。

房地產研究機構認爲,2024年,隨着十多個城市土拍已經取消地價上限,房企拿地將從過去的“拼運氣”,迴歸至“拼實力”,土地市場對於房企的資金實力、運營實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龍頭房企在獲取優質地塊中優勢將持續放大,行業的集中度或將持續走高、繼續分化。

實力型房企抓住拿地窗口期

12月末,武漢市舉行了年度規模最大的土拍,單日成交35宗地,成交金額309億元,被業內解讀爲“年底衝業績”,廣州也出讓了三宗涉宅用地,合計收金125億元。年底多個城市土地市場的翹尾行情,讓百強房企的拿地金額增速轉正。中指研究院統計的數據顯示,2023年,TOP100房企拿地總額13195億元,拿地規模同比微增1.7%。

具體來看,2023年中國房地產企業中,權益拿地金額排名前10的房企分別是保利、中海、華潤、建發、綠城、招商蛇口、中國鐵建、萬科、越秀地產、華髮股份,其中,保利、中海權益拿地金額均超過1000億元,分別是1125億元、1101億元,前六家房企的權益拿地金額均超過500億元,第十名的華髮2023年權益拿地金額爲280億元。

市場比較關注的品牌房企龍湖、金地、碧桂園,拿地金額分別是259億元、87億元、58億元,排名分別爲第11、35、57位。

2023年央國企及地方國資仍然是土地市場拿地的主力。中指研究院統計的數據顯示,2023年,拿地規模TOP100的企業中,央國企及地方國資的數量、金額佔比均約80%。其中,中建系公司連續兩年保持較高投資規模,建築業務承壓下積極拓展自投地產業務,除中海、中海宏洋外,中建東孚、中建智地、中建玖合等子公司也連續兩年進入拿地金額前100名的行列。

中指研究院認爲,受融資能力、銷售能力和信用資質等優勢影響,土地資源向央國企、地方國資富集趨勢較爲顯著,大型央國企抓緊土地市場底部機會,適度補充資源,有助於在市場回暖後搶佔先機。

隨着行業加快出清步伐,部分地方性中小房企也緊抓把握拿地窗口期,例如偉星房地產,2023年保持較高投資規模132億元,連續兩年進入拿地金額前20名;大華集團2023年拿地金額69億元,連續兩年進入拿地金額前50名。

2023年房地產行業內強者恆強的局面未改。克而瑞統計的數據顯示,2023年銷售10強房企的新增貨值佔比就已經達到59%,銷售11-20強房企新增貨值佔比19%,兩者合計佔比78%,較2022年提升6個百分點。

從拿地銷售比來看,房企的投資意願總體仍處在低位。克而瑞統計的數據顯示,2023年百強房企拿地銷售比回升至0.21,較2022年增加0.03。從房企的各個梯隊來看,僅銷售10強房企全年拿地銷售比超過百強均值,達0.28,較2022年提升0.06,相較於其他梯隊而言投資意願最強。銷售11-50強拿地銷售比同樣較2022年小幅回升。但後50強房企拿地銷售比低至0.09,“足以見得當前中小房企的生存困境”。

克而瑞統計的數據顯示,過去一年有近五成房企投資停滯未拿地,但仍有25家房企拿地金額超過百億,拿地超百億的房企以央國企爲主,其中,中海、綠城、中國鐵建等房企拿地金額較2022年有顯著提升,同比漲幅超過30%。

優質地塊受追捧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土地市場上有兩個政策方面的變化,即地價上限、以及地塊銷售限價的取消,這也將影響2024年的土地市場走向。

根據中指研究院監測的數據,截至2023年12月19日,此前集中供地的22個城市中,南京、成都、福州3城已明確取消銷售限價,杭州部分區域取消銷售限價,合肥、濟南、青島、天津等14城新掛牌宅地文件中對銷售限價均未明確設置,北京、上海、鄭州目前仍有銷售價格限制要求。

2023年10月以來,此前集中供地的22個城市相繼發佈新掛牌宅地公告,其中18個城市推出的住宅用地不設最高限價(天津部分地塊取消地價上限),目前仍延續之前的限地價規則的城市僅北京、上海、深圳、寧波四個城市。

地價上限取消後,優質地塊競拍熱度攀升,也帶動了整體溢價率上漲。中指研究院統計的數據顯示,2023年11月,22城住宅用地成交溢價率爲7.2%,較1-10月提升了0.8個百分點,整體處於近兩年月度中高位,結束了連續6個月的下行態勢。

具體來看,2023年10月以來,22個城市土拍出讓的土地中,有33宗地塊的溢價率都高於15%,溢價率最高的地塊是成都市天府新區麓湖地塊,該地塊因爲區位條件優越,經過60輪競拍之後由民營房企潤達豐濱江以8.9億元競得,溢價率達60.96%;其次是廣州市海珠區琶洲西區地塊,因爲該地塊位於互聯網創新聚集區琶洲西板塊,周邊聚集了大量的總部企業,且地塊靠近8號線及18號線交匯站磨碟沙站,南側還可以望江景,經過85輪競價,由越秀地產以22.7億元競得,溢價率達58.7%,樓面價約7.6萬元/平方米。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溢價的33宗優質地塊,央國企和地方國資企業就包攬了18宗,民營房企佔11宗,混合所有制房企佔4宗,央國企和地方國資佔絕對主力,而總體來看,民營房企也更偏愛小型地塊,中指研究院認爲,這也體現出融資或仍然是民營房企目前的難題。

另外,儘管有如此多的土地溢價超15%成交,但依舊有土地底價成交,甚至流拍。中指研究院統計的數據顯示,2023年,此前集中供地的22個城市中,流拍的土地宗數佔比爲11%。

中指研究院認爲,2024年,取消地價上限的城市,在房企投資聚焦下,部分核心地塊將競拍出高溢價,但土拍分化仍將延續,非核心區仍會出現底價成交甚至流拍的情況。另外,北京、上海、深圳三個城市有望根據市場變化優化土拍規則,如部分區域取消或提升溢價率上限等。

“央國企由於資金實力相對較好,後續拿地金額佔比或繼續提升,而對於中小房企而言,核心城市拿地壓力增加。”中指研究院認爲,隨着部分地塊競爭更加激烈,若企業高溢價拿地,則將導致項目利潤壓縮,在市場調整期,房企仍需將確定性的銷售作爲首要考慮因素,優中選優,保證項目安全性。

克而瑞預計,2024年房企在投資上的謹慎主旋律還將持續,在影響房企投資的兩大因素——資金與預期未有明顯好轉之前,拿地意願將保持弱復甦。從企業層面看,在聚焦策略下,優質土儲顯得更爲稀缺,結合核心城市土拍鬆綁的舉動來看,土地競拍將回歸市場化,房企拿地將從過去的“拼運氣”,迴歸至“拼實力”,2024年的土地市場對於房企的資金實力、運營實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龍頭房企在獲取優質地塊中優勢將持續放大,行業的集中度或將持續走高、繼續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