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貼近京都在地人生活 一年四季都美的「鴨川」

文、圖/摘自《踩踏京都時光》僞日本人MAY着,健行文化出版社

只要說到京都,除了清水寺之外,相信「鴨川」(かもがわ)也是絕對不會讓人陌生地方全長31公里的鴨川貫穿京都,將京都粗略地分成了洛中洛東且橫分爲各區域。而跨越鴨川、連結兩岸居民生活橋樑,則從源頭開始的七條一路往北建築依序推進,其中最具歷史的即是豐臣秀吉下令建造、充滿刻痕的「三條大橋」,至今仍保有許多木製部分

鴨川曾氾濫肆虐,平安末期掌權白河天皇將「鴨川之水」列在不如意的事的清單之中,直到20世紀陸續進行大規模的河川整修工程,將河川的幅度加寬、建造河堰來抑制河水流速,才慢慢地控制住河川暴流的情況,並逐漸成就象徵京都的地位。有着四季交疊的美景與生活感,春季時兩岸盛開着櫻花片片,夏季時享受着微風拂來的涼意,秋季時分河岸兩旁滿是染紅枝葉金黃耀眼的銀杏,冬季則有蕭瑟冷凜的寒風浪漫,成爲無論是京都人或外國遊客都必定造訪的地點

每次在鴨川,總能看到人們自在地做着悠閒的事,在同一個空間裡共存,卻不覺得彼此被幹擾。附近育兒園在陽光溫暖的時刻,或會帶領孩童們在草皮上嬉戲,接受大自然洗禮;三五好友恣意地坐在草地長椅上,隨性聊着天南地北;獨自一人留給自己的空白,又或是來此練習樂器,鴨川真是最能貼近京都當地生活的地方。

鴨川還有一個特別之處,被稱爲「鴨川等間隔法則」:在三條大橋至四條大橋間,從週末的下午到晚上,會有許多人在此停留,據說不管人數如何增加,人潮再怎麼擁擠,情侶們或人羣仍會自然地形成等間距,從較大的間距3公尺,甚至是縮短至只有50公分,無論人數怎麼增加,距離怎麼縮短,大家都會遵守等距離排排坐的原則

給予彼此適當的距離,不侵犯別人的領域,正是低調又含蓄的京都人特有的貼心舉動。京都新聞曾在西元2011年特地寫成報導「不顧左右談天說愛」(左右気にせずに愛語り合う),記者拿着捲尺實際丈量情侶們的間隔,來證實這有趣的法則。

除此之外,每年5月到9月的夏季,四條大橋附近、鴨川西岸料理店紛紛起「納涼牀」,讓客人們能在微風吹拂的美景陪伴下,享受用餐時光,這也是京都夏天不可錯過的定番一景。